一方面,知识普及的程度在不断地发展。在多数人都能接受较长时间的教育的情况下,处于竞争优势地位将是拥有创造能力的人才。中等收入群体既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资本,又具有较多的经济资本,他们中“大多数是高考这架‘社会地位的提升机’所造就的”[7],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拥有较多的文化资本和符号资本。市场机制的确立使他们活动的自由度增大,他们得以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发挥自己的才干,他们体验到教育获得对于巩固社会地位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和21世纪,中国经济逐渐加入世界经济大循环,知识尤其是高新技术知识,在社会经济运行充当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企业发展越来依赖于技术创新,因此,个人的创新能力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最为核心的品质。人们发现,仅有知识,或者说,仅有一张大学文凭已经不足以保证其下一代拥有充分的文化资本,也就难以保住其现有的优势社会地位。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时代的迫切需求。
由于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值在升高,已经从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提升到掌握高深的知识和复杂的技能,从单纯掌握知识到要求具有高度的创造能力,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与中国以往的教育改革有着不同的特点。面对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人们认识到,依靠重复他人的知识,模仿他人,永远只能处于落后位置,于是强烈地期望通过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去开创一个美好的未来。20世纪90年代高技术产业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做出了神话般的贡献,世界经济贸易与合作组织发表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1996)的报告,表明“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有感于此,我国迅速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作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理想抓手。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创新发展”成为我国新闻媒体的核心词,“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体制创新”等名词出现于报刊、网站等各类媒体上,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社会”“创新型组织”等观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创新意味着发挥人的创造力,而人的创造力要依靠教育来培养,因此,教育如果不能较好地培养人的创造力,就必须进行改革,与此前重视知识传授不同,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定为教育改革要努力实现的目标。
重视创新,把创新能力培养放到教育与课程改革的中心位置,势必改变教育的原有构造。那么,此前中国基础教育构造的主旨是什么呢?它是以制度化的考试为核心,以知识传授为目标的。这种构造对于极度缺少现代科技知识和社会知识的中国既是合理的,又是必须的。因此,它在20世纪80和90年代,一直受到国人的拥护,而且直到今天仍然不失其支持者。这是因为知识是基础,是社会建构的基础,是现代社会人的发展的基础,是基本前提。缺少知识,任何发展都将是一句空话。但是,仅有知识已经是不够的,何况知识是发展的,是不断更新和进步的。
不能简单地把重视创新理解为放弃知识,而是要求高质量地获得知识,并且它要求以理解知识为背景,而不能仅停留在传授知识上,不能让教育的过程成为学生复制知识的过程,而是强调让学生学会探索新知识、创造新知识。如《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实验稿)的课程目标分为三类: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科学知识。《科学课程标准(7~9年级)》(实验稿)的课程目标分为四类:科学探究、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又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总目标要求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把探究列为课程的一个目标领域,这在我国课程改革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每次课程改革总有一个着重点,它反映出人们在特定的时期内对教育的认识。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第一,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积极加入WTO,我国经济改革融入世界大市场,不仅从世界获得资本,而且成为世界贸易、金融体系的一部分,不仅仅局限于从事低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与生产,而且逐步成为资本聚集、人才聚集的重要市场。许多企业自觉参与世界竞争,将自己的发展目标瞄准高尖端技术产品,努力研发核心技术,给我国的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经济发展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较强适应能力的人才。第二,我国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进程中,各项社会制度逐步完善,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发展,各项社会治理的问题又不断地突显出来,因此,必须培养人们的自觉意识、社会研究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第三,在社会伦理道德领域,社会发展使社会伦理道德处于伟大的变革之中。因此,道德教育不能只是传递不变的教条,而是要基于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建构。第四,在消费、娱乐领域,与传统的省吃俭用的消费观念不同,超前消费的主张越来越流行。人们要求教育把消费带动生产的新的经济学理论教给孩子们,提倡教育孩子文明消费,注重消费的品位。人们重视培养孩子的文娱生活能力,也鼓励孩子追求消费品位。
中国老百姓历来称教师教学活动为教书,就是教教材,强制学生学习书本上的硬邦邦的知识。古代私塾基本上是教人读书、背书的地方。现代中小学在学习书本知识方面仍然是古代的教学模式,只是教材的内容有了改变。但是,现代科学知识和社会知识已经不是古代千古不变的教条,而是日新月异的。时代要求知识分子不仅要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而且要根据现实的需要不断创造新知识,所以原来教授不变知识的方法必须彻底改变。因此,新课改根据时代对人才创新品质的需求,将改革的目标确定在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为基本理念之上,并将它落实到教材编辑、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操作程序上来。具体落实到课堂上,就看教师和学生对它的理解和把握。下面是笔者对一位教师A的访谈记录。
笔者:您用的是哪家出版社的教材?
A:人教版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笔者:您觉得新课改教材与以前的教材有什么不同?
A:新教材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要求不十分明确,留有的余地大。(www.xing528.com)
笔者:这样教师的自主权大了?
A:是的。但是,考试的不确定性就增加了。尤其是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学起来困难就增大了。
笔者:您说的是什么意思?
A:课本对生字有两种要求:一种是会认;一种是会写。会认的比会写的要多一倍多。学得好的学生,全会了。学得不好的学生低要求也达不到。五年下来,他们的差距越拉越大。旧教材就不会这样。
笔者:新语文教材课后练习很少呀!
A:是。它要求学生自己会发现问题,自己会学。这也只有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才能做到。因此就拉大了差距。
这是笔者始料不及的,笔者原本想了解教师对新课改教材创新点的认识,想了解教师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体会。但是,几句话下来,访谈教师就给出了一个结论:新课改更有利于学习优秀的学生。也就是说,创新学习、探究学习只是一部分学生的事。而模仿学习和死记硬背、知识搬家式的学习,是绝大部分学生都能适应的。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是让学习面向所有的学生,它试图降低知识学习的难度,以使所有的学生都达到基本要求。然而从实际效果来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探究性学习,却更有利于部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随着中国经济改革软着陆成功实现,大规模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型转变,需要大量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拥有更良好的发展机遇。如果接受良好教育还是未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所必备的条件,那么新课改所提倡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就能满足这一现实需求。也就是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是顺应时代对教育发展的要求。
新课改对创新能力的追求,对探究活动、研究性学习开展的要求,既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的结果,更是未来发展对人才能力的需求。选择固定不变的知识,意味着倾向于拥有这些知识的固定不变的现状,而选择创新知识,探究知识,其实主要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和自身体验的知识,正是敢于顺应时势的变化,敢于憧憬和创造一个新的世界。尤其是在当今世界市场形成的条件下,拥有关于世界事物的各类知识,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但仅有既成的知识还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必须具有综合运用各类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对创新精神、探究学习的追求会不会导致轻视知识呢?在学术界出现了关于课程知识选择的论争。有的专家担心强调创新,强调培养学生的素质会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这种担心来自两个方面:第一,学习时间有限。花费太多的时间在近似于玩耍的探究性学习方面,必然在学习基础知识上的时间相应地缩短。第二,探究学习本身使学生没有收获。一部分人认为,探究学习是没有必要的,花费时间多,而且学生难以有看得到的知识的收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