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阻力的研究必然涉及具体的文化环境下的课程变革,它表现为一系列的由文化要素组成的结构,以及它们的运动过程。下面结合对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揭示课程变革的文化阻力的基本要素、结构和运动过程。
我国新课改旨在使新一代中国公民培养起新的文化素质,必然要与某种现有文化进行斗争,消除现有文化传统中的某些因素。基础教育新课改努力塑造的文化发展倾向是现代科学理性文化,从文化价值观、符号、知识内容、习惯等几个方面来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所主张的文化价值观属于现代的理性主义和反理性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其知识内容主要是现代科学知识,其文化形式是传承新的社会生活方式和时尚。基础教育新课改尤其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不足,确实是中国基础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而且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因为这不仅是知识缺乏的问题,而且是一种文化差异。与现代科学文化的理性主义把外部世界当作一个可以分析认知的客观对象不同,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天人合一”,不区分出客观世界,就无法突出主观世界,这种哲学观导致中国文化至今对科学理性的精神实质缺乏严肃认真的思考,尤其是不能深入普通民众的文化生活,也就是说,科学理性仍然没有成为中国中小学校通行的文化理念。中国传统习俗与这些文化内涵相对,中国中小学存在着某些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如师道尊严、文本崇拜、文牍主义等。
与基础教育新课改的价值取向对立的文化要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括:
第一,道德教育方面主张向内修炼。自省、自克、修身,提倡个人道德的完善,并把它与人生的精神境界联系起来。这与现代教育主张的顺应外部约束不同。当现代教育改革打破传统的道德教育形式,人们不能在文化上转变过来,于是就出现了传统道德教育的精髓被抛弃,但因为文化阻力,现代教育的实质却没有得到真正的传播。长期以来,中国社会因为强调道德内省,因而增加落实社会公德的难度,即便能重视社会公德的教育,也会因为传统道德教育不是对所有人的要求,而只是对圣人、君子的要求,因为向内修炼道德仅是圣人向善之道,道德修养被视为高人一等的修炼,而不是对所有人的普遍要求,也就是只要求准备成为圣人的人努力修德。社会公德是对社会的普遍约束。它具有普遍性,普遍性是民主性的重要基础。当实现全民性的普及教育时,教育的目标不再是培养少数圣人,而是为社会培养普通劳动者,但是学校在传统文化的浸染下,学校所进行的社会公德教育,被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修养观念所影响。于是,就形成了道德知识与道德行为两张皮的状况,即学校只重视教授道德知识,缺乏真正的公共道德行为的训练,因为文化传统所推行的道德与学校教授的道德知识并不是直接对应的,传统文化所要求的君子、圣人,现代社会并不要求,但是传统文化的道德只是对圣人的要求,这种理念仍然存在于文化之中,于是人们就认为公德也不过只是对他人的要求,而不是每个人都必须遵从的。(www.xing528.com)
第二,中国文化在学习观方面主张述而不作,厚积薄发。中国传统教育是传播圣人的思想,是接受圣人的思想,进行个人的修炼,不是主张探索外部世界,而是主张完善自我。重视学习微言大意,不主张客观准确地揭示外部世界运行的规律。学习的内容是经典文献,是关起门来做个人的功夫,所谓接受教育仅局限于习文和修德。这种思想仍然在阻碍今天的学校教育,学校更重视的是书本知识的传授,而不重视现代科学的实证精神,实验教学成为一种技能训练,而不是探索外部世界的一种手段。现代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科学知识,但它更重要的不是科学知识本身,而是科学的理念和科学的方法训练,是科学精神的培养。科学精神强调怀疑和探究,而不是积累科学知识,科学知识与科学创新甚至不是“述”与“作”的关系,而根本就是一种否定的关系,所以它强调的是培养人的内在的探究欲望和反思习惯,培养基础的研究方法。但是,我国学校受传统文化思维方式的影响,更重视知识教学,强调知识积累,考试就是考知识积累,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学生创新探究的欲望。长期训练掌握知识,反而养成了思维上的惰性,把创新当成他人的事,当成只有少数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能达到的不可企及的伟人的工作。而实际上,科学是人人的科学,是现代人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是一种生活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教育的文化阻力主要表现在把科学知识当成经典接受,而不是以科学思维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为主。新课改突出了科学探究,但是由于缺乏探究教学的文化环境,在学校课程改革的实践层面,传统的传播知识为主的教育方式仍然占有主导地位,新课改的理念仍然无法深入实践。这种文化阻力是多方面的:1.教师缺乏科学创新的欲望与能力。一则教师把创新看成是一种只有少数人能从事的活动,二则教师认为探究的目的也是掌握知识,直接将知识告知学生不仅更为快捷,而且更为全面系统。2.社会、家长不支持学校创新。社会和家长要求学校为学生参与激烈的考试竞争做好准备,迫使学校全力提供考试教育。3.教育评价取向不支持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支持知识掌握的量和质。教育评价对人的创新能力的品质缺乏充分有效的检查方法与工具,教育评价经常只是局限在对知识掌握程度的检测上,因为,创新的品质本就是指向未知的,要测量人对未知认知的能力,存在着不可逾越的困难。4.探究与创新不是被看成科学思维和科学教育的基本前提,而是被想象成一种高的要求与追求。因而不被所有的基础教育学校所支持,只被一些质量较好的学校作为追求的目标,成为它们在学生掌握知识之后的一种锦上添花行为。5.追求统一、划一的文化思维习惯,不鼓励创新与探究。中国传统文化习惯于整齐划一,不提倡求异思维,阻碍了个人性的探究与创新活动。
第三,中国文化在学习方法方面主张勤读苦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咏”。不问实践,只求读书,理解书本是中国传统教育和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这种思想至今还对我国学校教育存在一定的影响,人们不把实践看作教育的基本形式,至今只承认它是一个偶尔用一用的辅助形式,而在现代教育文化传统中,实践教学比书本教学更为重要。新课改要求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然而实际情况是,许多学校仅只在课程表上把它列出来,经常被学习书本知识的课程所占用,或者作为一种书本综合学习课,即把多种学科知识综合在一堂课里来传授或学习。实践教学在学校所遇到的文化阻力主要来自:1.“读书做官”的观念。“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里尊崇的不是读书本身,而是官本位,读书之所以高,是因为读书是社会底层的人们进入仕途的唯一途径。因此,读书本身不是目的,不是为求得认识外部世界的方法,是为了身份。2.读书是为了学习和追随古圣先贤。通过自我修炼,完善自身。3.读书是为明人伦的大道,而不是为器用之小术。4.读书可以增长知识,便于附庸风雅。多志于鸟兽虫鱼之名,能说文章典故,只是增长用以说叨知识。5.面对外部自然的实践被认为是小人所从事的术数之技,不登大雅之堂。在今天的学校和社会上,这些文化观念在许多场合仍然通过文化活动和制度表现出来。如不重视实践课堂,不重视实践考查,只看重理论知识,看不到在实践教学中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价值等。
第四,在价值观方面,以现代法理为主的学校主流文化,与以中国传统伦理为主的社会文化间存在着矛盾。民主、法制的理论知识在传播,制度在建立,而在内在精神培养方面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因为民主法制知识是嫁接在亲疏关系、法外容情等传统观念的基础之上,所以会出现严重的文化悖异。一方面,传统的伦理道德——德治——的文化体系,从理论、观念到体制都被撕破;另一方面,现代理性——法治——的文化体系又因为传统的阻碍难以生根。学校按照主流文化宣传的价值观进行教学,但是学校师生仍然受到以中国传统伦理为主的社会文化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