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近代中法教育交流史》第二震旦如日中天

《近代中法教育交流史》第二震旦如日中天

时间:2023-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震旦在校政、教学和经费等各方面都由耶稣会负责,不同于1903年创办的震旦。在耶稣会的主持下,第二震旦蒸蒸日上,开始步入辉煌时期。1912年6月30日,震旦大学为12名学生举行毕业典礼,“是日中西官绅,均命驾莅止。冠裳济济,萃于一堂。”震旦毕业生所获得的文凭,在中国境内具有法律上的效力。这是震旦自开办以来首次接受来自法国政府的大额资助。此后一直持续对震旦进行资助,数额多少不等。另外设有两所震旦高级护士学校。

《近代中法教育交流史》第二震旦如日中天

第二震旦在校政、教学和经费等各方面都由耶稣会负责,不同于1903年创办的震旦。耶稣会非常注重师资的选择和培训,早在1599年就公布了《耶稣会教学方法与组织》。美国教育史专家格莱福斯(F.P.Graves)认为:良好的教学方法和优秀的教师是“耶稣会高等学校最称特色的地方”[33]宗教史学家穆尔(G.F.Moore)也称赞耶稣会是“欧洲天主教国家中的教育改革家”[34]。在耶稣会的主持下,第二震旦蒸蒸日上,开始步入辉煌时期。

1.走上法国式大学之路

1905年5月27日,《时报》刊载震旦学院复学广告:“震旦学院前因学生误会意旨解散,而本学堂及各教员于中国教育之前途,热心未懈,即院中书籍标本等亦一切无恙。现拟商订学科规则,定期招生,于七八月间开办,先此广告”。[35]同年8月开学,经考试录取学生96人,年龄在16岁至22岁之间。[36]

耶稣会委派中国籍神父李问渔总理校务,南从周仍任总教习。李问渔是马相伯在徐汇公学时的同学,德高望重,待人谦和,曾创办《益开录》、《圣心报》和《汇报》,并编辑出版过许多书籍。在他主持下,震旦重订章程:“以西国普通学校课程预科;以中学校及高等学校程度为本科,以立能入大学之基础。”[37]学校取消外语课程中的德语日语希腊语等,外语主课改为法文,南从周自编的震旦学院法文课本成为内地学校法文课程的标准用书。[38]学校加强了校方的作用,解散了学生自治会,取消了学生的行政职务,不再组织时事辩论军训,不再吸收学生参与学校的决策

1908年学校学生人数增加到172人。“然学生虽加多,而师生间之感情转和易亲爱,如家人父子。”[39]从Bulletin de L’Université L’Aurore里毕业生写给老师和校领导的大量信件来看,震旦的学生和老师、校领导的关系比较和谐

随着学生人数增加,徐家汇天文台校舍已不敷使用。1908年震旦学院筹建新校舍,马相伯毁家兴学,捐银4万元,并献出位于英租界和法租界的8处宅院(当时价值超过10万元)。教会用这笔资产购置校园103亩。学校改由法籍耶稣会神父韩绍康(H.Allain)主持校政,称为院长(Directeur)。他重订学校章程,声明本院宗旨“主为便益本国学生,不必远涉重洋留学欧美,而得欧美普通及高等程度之教育,不涉宗教”。体现出震旦教学具有鲜明的世俗性,这与其他教会大学有很大的区别。学生入学年龄从原来16岁至22岁改为15岁至20岁,只招收男生。他参照法国高等教育的模式,将原来的预科、本科四年,改为预科三年、本科三年,共六年。学生从预科第三年起,每年两次将作业送至欧洲校园校阅、比勘、评点。[40]学校注重对学生进行美育和体育教育等,探索出一条有利于震旦生存发展的道路,使震旦继续朝着世俗化、专业化方向迈进,尤其学校实行预科、本科各三年的学制,标志着震旦开始走上参照法国大学办学的轨道

1912年6月30日,震旦大学为12名学生举行毕业典礼,“是日中西官绅,均命驾莅止。冠裳济济,萃于一堂。”上海民政局长发表演说:“震旦名誉,昭昭在人耳目间,科学程度,视欧美同等学校,初无愧色。”[41]从1912年正式授予文凭开始,至1918年,共有64人获得文凭,震旦在社会上声誉日著。震旦毕业生所获得的文凭,在中国境内具有法律上的效力。[42]1918年11月30日法国教育部颁布部令,承认震旦高中(前预科)毕业证书与法国中等中学有同等程度,各院卒业之学生考入法国大学时可免修法定学分一次。凡在震旦理工学电气机械系毕业者,得免试入巴黎高级电学院。每学年终了,法驻华公使署派员到校监视,每院1人,并在法学士、法学博士、工程师、医学博士证书上签名。[43]

2.创办医学院,并获得法国政府大量资助

医科是法国传统优势学科,震旦早有开办医科的计划,所以1908年为新校舍选址时以广慈医院为邻。[44]1913年,法国里昂大学资深教授、里昂科学院院士万桑博士(Eugène Vincent)来震旦考察,回法国后,他发表文章极力称赞震旦办学完善、学生成绩优异,并举1912年北大入学考试第一名为震旦学生为例,主张法国应该大力相助,此论一出,颇引起欧洲人士的注意。他还撰写了《法国在中国的影响和德国事业——法国在中国建立医学院的必要性》一书,指出德国在震旦附近建立的同济医工学堂对法国的利益构成了挑战。法国不能坐视德国在华医学教育的发展而无动于衷,应该立刻采取行动,“如果法国政府也像德国政府一样,就能够实现我们扩大法国道德文化影响的愿望,并和德国机构抗衡。”[45]该书在法国出版后,引起法国政府的关注,并拟拨款25000法郎帮助震旦成立医学院。1914年,南道煌任院长时震旦学院正式设立医科,学制四年,采用法国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大纲和教材。

1918年,法国政府向震旦拨款588000法郎。这是震旦自开办以来首次接受来自法国政府的大额资助。1919年、1920年,法国政府向震旦拨款250000法郎和477000法郎。从1921年到1925年,每年625000法郎。此后一直持续对震旦进行资助,数额多少不等。[46]广慈医院(今瑞金医院前身)、圣心医院都是震旦医科的附属机构,学生以此为实习医院。另外设有两所震旦高级护士学校。在战争时期震旦还设伤兵医院等机构。1923年,震旦规定:“得医师文凭者可入巴黎大学五年级医学科实习”。后来有很多学生到法国巴黎医学院、巴斯德研究所、斯特拉斯堡医学院留学。1932年,教育部批准立案,定名震旦大学医学院,贝熙业(Bussiere)兼任院长。1938年由富莱梅(P.Flaimet)继任,医学院设医学和牙医两系。医学系学生毕业后授予医学博士学位。

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的第二天,震旦医学院师生及法医研究所同人共同筹设救护医院,被上海市救护委员会编为第三救护医院,由孙达方医师任院长,设总务、收发和医务三科。护士则由天主教修女充任。[47]震旦师生把数十间自己的宿舍和新建的大礼堂作为收治伤员的地方。20多名医学院学生还冒险奔赴前线救治伤员。时正值暑假,医学院学生纷纷返校,与教师一起积极救护伤兵,成效显著。时中国红十字会会长称震旦救护医院“诊治热心,设备周到,故伤兵死亡者极少,而用费亦极经济[48]。“八一三”事变期间,震旦总共收治伤兵1424人,实施手术1629次。法国Brugeas博士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为军医,在震旦从事教学工作时间长达14年,这次他亲自为很多伤员做了手术。除收到民众慰劳金4678元、中国红十字会两次拨款共1800元外,震旦承担了其余医疗、伙食等费用。[49]宋国宾教授还率一部分学生于安当医院开设第十八伤兵医院。他们为伤兵包扎伤口,取出子弹碎片,做截肢手术。不具备救护知识的学生主动做事务性工作,如维持秩序、做担架员等等。整个抗战期间,因为震旦大学位于法租界,没有被日军占领,大多数师生继续上课,没有受到大的损失。

3.工科走在中国各大学的前列

工科是法国传统的优势学科。震旦工科的设置适应了中国社会发展的需求。1937年之前,全国只有少数高等院校开设了工科专业,如圣约翰、津沽、岭南、之江的土木工程,金陵化学电力机械工程,圣约翰的机械制造等。震旦是最早开设工学科目和开设工学科目最多的教会大学。早在1903年就开设了冶金科、开矿科、电机试验、铁道科、建筑学等科目。1914年增设工程科。正是因为其工科的设置适应了中国需要,其毕业生始终供不应求。

4.震旦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院有当时中国最多最全的标本

1868年,韩石贞(P.Heude)司铎创办了徐汇自然科学研究所博物院。1929年,上海耶稣会决定把其并入震旦,名为震旦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院,为了纪念其创办人,法文名称定为Le Musee Heude。韩石贞司铎来华前,徐家汇天主堂中已有些生物标本。韩司铎长期在中国各地搜集标本,坚持了30余年。徐汇自然科学研究所博物院的标本数量越来越多。后来柏永年司铎(Frederic)、白玉戊司铎(P.Belval)和郑壁尔(Piel)主持院务,又增添了很多标本,此外还收藏了一些历史文物。

震旦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院多次与美国国家博物院、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英国伦敦博物馆、法国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日本东京帝国大学以及奥地利有关机构交换动植物标本和刊物。[50]在上海市档案馆留下的关于与国外交换标本的外文函件极多。震旦博物院所藏中国产动植物标本数量为远东第一。植物学室藏有标本五万余件。动物陈列室及哺乳类陈列室藏有皮张、脑骨各千余。[51]很多国家的科学家慕名而来。震旦博物院南有植物园一所,培植花卉树木以供研究。震旦博物院的经费非常充裕,不但得到震旦大学的拨款,还受到美国洛克菲勒基金委员会的资助。[52]

5.世俗化的特色(www.xing528.com)

在其所著《传教士与近代中国》第十三章第四节“对三所教会大学的考察”中,顾长声认为:震旦大学“宗教气氛浓厚,学生都必须接受神父的宗教灌输并参与弥撒等宗教活动。学生一踏进校门,首先要接受所谓‘爱天主、爱教会、爱教宗、爱天上的美善’的‘四爱教育’和熟读‘校规’。在校期间如有违反,轻则罚不准领‘圣体’,重则开除教籍及学籍。”但是他并没有提出立论的证据。笔者从大量的原始史料中得出的结论并非如此。

“信仰绝对自由为本校传统的政策,故校内不设宗教课程,而对宗教仪式亦向无强迫一般学生参加之情事,在一般教会学校中可谓独具特色。”[53]1903年,马相伯提出学院的办学原则:“一崇尚科学,二注重文艺,三不谈教理”。第一震旦和第二震旦初期,在校学生都是非教徒,以后逐渐有了一些来自上海和外地天主教教会中学的教徒学生。1905年,学校制定《乙巳年重订章程》,声明本院宗旨“主为便益本国学生,不必远涉重洋留学欧美,而得欧美普遍及高等程度之教育。不涉宗教”,体现出震旦具有鲜明的世俗性,这与其他教会大学有很大的区别。从1903年、1905年和1909年震旦的课程设置来看,都没有宗教课程。[54]

1911年震旦才有第一个非教徒学生受洗入教。1918年,教徒学生只有50人。1924年震旦学生共392人,其中320人为非教徒。[55]20世纪20年代,震旦学生大多数仍是非教徒。20世纪三四十年代,教徒学生的比例上升,但从没有超过半数。1936年9月10日,《上海泰晤士报》刊载了题为“震旦大学的辉煌”的文章,文中写道:“震旦大学1903年诞生于中国本土,由法籍传教士举办,它是中国第二大私立大学。虽然它由法籍耶稣会士领导,但不论从什么方面来说,它都不是一所宗教机构。它没有神学院,不提供自然进化论的课程。不强迫学生到小礼拜堂做礼拜。”宗教课程和活动也只面向天主教徒,不强迫非教徒参加。震旦大学向无强制性宗教教育,只对天主教徒学生讲授教理,引导宗教生活。一次考试中,才尔孟院长以“上帝是否存在”为题,让学生发表评论,一位学生在试卷中论证了“上帝并不存在”,结果他的分数名列全班第二。[56]

那么作为天主教教会大学,震旦能给天主教带来什么影响呢?首先它解决了天主教徒接受高等教育的问题,“震旦的存在本身,就是护教的明证。震旦向教友提供了高等教育。如果没有震旦,教友只能去新教大学或者异教大学”[57]。其次,它使更多人了解了天主教,“一个中国人哪怕在教堂前经过100次而不被邀请进去,也就永远不会了解天主教。但是在教会学校就可以通过接触天主教的教师、神父或教友来了解”[58]。震旦正是通过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弘扬了天主教。

6.震旦在教育部成功立案

震旦曾三次向政府立案。第一次是在1904年,获时任两江总督周馥批准。第二次是在1912年,震旦“以本校章程及课程详表代呈前教育部声明备案,是年6月,校中即接奉部电‘核得程度尚无不合,暂准备案’”[59]。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震旦筹划第三次立案。1931年9月,震旦成立九人校董会,由中法知名人士组成,其中华籍六人,分别为马相伯、王一亭、林康侯、陆伯鸿、朱铭德和杨维时;法籍三人,为韦礼敦公使、惠济良主教和才尔孟司铎,而以马相伯为校董会主席。[60]上海天主教耶稣会重要人物南从周、孔道明(De Lapprent)、富而康(P.Fourier)、姚赞唐(Y.Henry)、帅理蔼(Scellier)、桑黻汉(Lefèrer)、才尔孟(Germain)和茅若虚(Dumas)都先后担任过震旦的“院长”或“常务校董”。董事会介于教会与学生之间,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起到了缓解矛盾、维持学校平稳发展的关键作用。震旦向教育部提出立案申请后,1932年11月7日,教育部派员到校视察。按相关规定,要由中国人担任大学校长。于是耶稣会请震旦校友、曾留学比利时的数学博士胡文耀(时任中法国立工业专门学校代理校长)担任校长,管理震旦大学及其从属机构,主持校务。但他只是名义上的校长,耶稣会仍掌握着震旦的实际权力。12月,教育部正式准予立案,全称为“私立震旦大学”。学校将医科改为医学院,院长由法国驻华使馆医师贝熙业兼任;将理科改为理工学院,学制四年。教育部对立案前的学位也予以承认。这使在校生和以往毕业生极为振奋。在南京政府任职的震旦毕业生在立案一事上对震旦帮助很大。对于政府要求震旦用国语上课,学校予以拒绝。桑黻汉认为,用国语上课“震旦一定会灭亡,学生既然能在别的学校受到同样好的教育,何必来震旦呢?”[61]

立案后,震旦仍由法国人才尔孟主持校务,继续用法语进行教学,震旦声誉更佳,直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入学人数保持上升势态。1935年,震旦法学院法科研究所成立,分设法律学政治经济学两部,可授予学生硕士学位[62]1937年震旦医学院增设两所高级护士学校,一所设于广慈医院,另一所设于圣心医院,统称为震旦高级护士学校,胡文耀兼任校长,由二所医院的修女直接管理,聘请所在医院的临床医师兼任教师。

7.增设震旦女子文理学院

1936年,震旦大学与美国天主教圣心会达成协议:以震旦大学的名义在上海开办一所女子大学,由美国天主教圣心会负责管理,而受震旦大学校长的节制。1937年,在上海的蒲石路增设震旦女子文理学院,简称震旦女大,这是当时唯一的女子教会大学,其设置的课程有教育、中英文学、化学、经济和家政等。其第一教学语言为汉语,第二教学语言为英语,招收高中毕业的女生。

8.建立大学区制度

大学区制便于衔接大、中、小学三种不同层次的教育,从而达到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优化配置。震旦大学仿照法国的大学区制,建立了大学部、高中部和初中部,均由震旦大学校长任校长,并在高中部和初中部设教务主任和训务主任各一人。[63]高中部和初中部的经费由震旦大学拨付。1920年,震旦应扬州官绅的要求,创办了扬州震旦附属中学,开办之初学生仅23人,但是随后发展很快。震旦又相继建立了南京震旦附属中学、松江震旦附属中学和安庆震旦附属中学等。震旦还支持建立了一批预备学校,如北平南堂法文学校、天津法汉学校、汉口中法学校、上海中法学校、上海圣芳济中学、昆明法越学校、广州法国中学、澳门撒肋爵会立中学等。[64]这些附属学校和预备学校是震旦大学部的生源基地,其法语课程的设置为学生打下了语言基础。附属中学一般是各年级同时招生,如上海中法学校附中1936年招生广告规定初高中一、二、三年级同时招生,凡投考初高中一年级者,免试法文。扬州附中、南京附中及附属光启中学也是如此。[65]

9.雄厚的师资队伍

震旦“对于教员人选异常注意,其本籍教授讲师则务求受过最新科学教育者,外籍教授亦类多通达中国情形者”[66]。曾任震旦医学院院长的富来梅神父(P.Flamet)拥有法国里昂大学病理学博士学位。另外还有不少毕业于震旦又出国深造的校友,在学成后也回校任教。如著名的内科医师邝安堃教授、外科医师傅培彬教授、耳鼻喉科医师刘焘教授等。1933年,毕业于巴黎大学牙医学院的勒乔爱(Dr.Le Goaer)担任牙医系主任,1939年自法国留学归来的沈国祚继任系主任一职。文学院下设中国文学系、法国文学系与拉丁文学系。巴黎大学文字学博士、耶稣会会士张伯达神父任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系主任,法籍溥君南神父任法国文学系主任,拉丁文学系则由王昌祉与陈云棠两位中国神父负责。中国文学系聘请上海著名学者任教,如钟泰、施蛰存、朱雯、唐弢、周子美、王元化、贾植芳、程石泉、何满子、钱钟书、赵国材、黄朴、赵乐谦等。不少国内外著名教授应邀前来任职。其中,外籍耶稣会士任院长的有:法学院院长彭廉石神父(P.Bonnichon),他是法国巴黎大学的法学博士,曾为凡尔赛学院的教授;理工学院院长雁月飞神父(P.Lejay),他是法国巴黎大学物理学博士。根据1936年《私立震旦大学一览》的统计,在学校的师资队伍中,法籍教师人数居第一位,中国教师居其次,另外还有一些来自其他国家的教师。具体来说,法学院中,法籍教师16人,华籍教师13人,其他1人;医学院中,法籍教师11人,华籍教师11人,其他1人;理工学院中,法籍教师18人,华籍教师10人,其他1人。[67]

10.震旦桃李满天下

震旦大学在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全国高中毕业生纷纷踊跃投考。1947年有3000多人参加震旦招生考试,录取了460人。在校学生人数迅猛增加,1948年在校学生人数达到1300人,而在最初的15年,人数从没有超过200人。[68]其工程类毕业生就职于铁道、矿务、化工、电力和船舶制造等部门,数理专业毕业生则多服务于大学和研究机构,另有许多毕业生赴法国留学。1908年秋,浙江省举行留学欧美考试,震旦方面应试者有宁波的胡文耀、翁文灏及嘉兴的孙文耀,发榜时三人俱名列前茅,一时有“震旦三文”之称。这三人赴比利时鲁文公教大学,学业成绩每冠同侪,多次受该校嘉奖,学成归国后各有贡献于学术界。医学院学生人数虽不多,但有相当部分赴法、比、加、美等国留学或进行研究。到1934年为止,震旦医学院已经培养出89名医学博士,其中有据可查的有[69]

20世纪40年代,天主教会在华开办的医院和诊所中,75%到85%的医生是震旦大学医学院的毕业生。[70]许多人医术好、医德高,成为当时的名医。1932年以后,法学院学生越来越多。法学院毕业生多就职于政府机关。据1935年统计,法学院毕业生在政府工作的有70人,在海外担任使领者有十四五人。[71]如司法院副院长谢冠生、最高法院推事胡文秉、外交部总务司司长宋国枢、外交部专门委员陈雄飞、外交部礼宾司司长凌其韩、外交部国际司司长朱鹤翔、西贡总领事尹凤藻、西贡领事李文显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