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旦大学(L’Université de l’Aurore,1903—1952)是马相伯和耶稣会共同创办的近代大学,发轫于19世纪末维新运动时期。1898年,奉上谕办理译书局事务的梁启超奏请在北京创建翻译学堂,拟请原耶稣会教士、教育家马相伯出任院长。马相伯(1840—1939),江苏丹徒人,出生于天主教家庭。12岁时他独自乘船到上海,入徐家汇圣依纳爵公学(即徐汇公学)。马相伯在学校刻苦攻读,熟练掌握了拉丁文、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等,精通数学、哲学,并对西方自然科学有所了解。后来他加入了耶稣会,并于1870年获得神学博士学位,荣任司铎。1872—1874年,他担任徐汇公学的校长并兼任教师。1876年,马相伯因与教会发生矛盾,离开耶稣会,投身于政界,曾周游英、法、德、意、美诸国,参观了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等。他对所到国家的高等教育很感兴趣,尤其对法兰西学院的教学方式情有独钟。这段经历使他萌发了在中国创立一所能与欧美各大学相媲美的大学的想法,“想当年创办震旦,我因游历欧美回国,决心想办新式的中国大学,和欧美大学教育并驾齐驱,这是理想”[17]。马相伯对创建翻译学堂很热心,提议将学堂设在上海,并让法国耶稣会传教团参与校务。随后,法国外长阿诺多(M.Cabriel Hanodaux)、法国驻华公使毕盛(Pichon)、耶稣会会长倪怀伦(Mgr Garnier)和徐家汇耶稣会士为建立翻译学堂进行了多次磋商,并初步达成意见。[18]但维新变法很快失败,梁启超逃往国外。10月,学部决定停办翻译学堂。
1902年10月,南洋公学部分学生与学校当局发生冲突。当时蔡元培、张菊生和汪康年在南洋公学任职,他们带领24名学生罢课离校,到马相伯的住处学习拉丁文。这次学潮直接促成了震旦的建立。马相伯除了教他们拉丁文外,还教法文和数学,学生们进步很快。蔡元培和学生们都建议马相伯建立一所学校。耶稣会自1534年在巴黎创立以后,就由于在欧洲各地办学出色而享有盛誉,耶稣会士一度被誉为“欧洲的教师”。马相伯认为耶稣会有很好的办学经验和学术传统,认为要建学校,“个人之建设,势不能久,故托耶稣会团体,以期长久”[19]。于是马相伯邀请耶稣会会长丁绍明(Louail)和他一起筹备建校。(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