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法教育交流史:中国与法国教育碰撞与融合

中法教育交流史:中国与法国教育碰撞与融合

时间:2023-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代法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成为欧洲的强国。一部近代中法教育交流史,就是一部中国与法国的教育相互碰撞、融合和创新的历史。中法旺盛的市场供求需求,产生了教育交流的巨大潜力。中法教育交流促进了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中法教育合作事业所留下的一些教学设施,比如校舍、设备、图书等,为中法两国所继承,个别合作事业如法兰西汉学研究所等延续至今。

中法教育交流史:中国与法国教育碰撞与融合

中国和法国分别位于亚欧大陆的两端,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犹如两颗璀璨的明星,一东一西,遥相辉映。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曾把两国连接起来。近代法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成为欧洲的强国。中法两国的交流,尤其是教育交流越来越频繁。一部近代中法教育交流史,就是一部中国与法国的教育相互碰撞、融合和创新的历史。近代中法教育交流是在中法两国各自利益需求推动和外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产生的。

首先,法国完成工业革命后,经济实力强大,教育发达,其课程、教材、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管理制度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先进水平。法国的教育资源产生剩余,有输出教育资源的能力,与中国的教育合作可以帮助其消化过剩的教育资源。再加上法国看到美国利用部分庚子赔款,支持中国建立了清华大学,资助大批中国学生赴美留学,既改善了中美关系,赢得了中国人民的好感,又扩大了美国文化的影响,从中谋求最大的经济和政治利益,所以法国政府也支持中法教育交流。(www.xing528.com)

其次,近代中国经济和教育落后,教育思想、课程设置、教材内容、师资水平和教学方法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教育资源短缺,教育供给满足不了国内对教育的旺盛需求,除了在数量上满足不了广大教育消费者的求学需求之外,在质量上也存在较大的差距。于是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借鉴国外先进的办学观念、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影响和带动本国教育改革,成为当时中国教育界的共识。中法旺盛的市场供求需求,产生了教育交流的巨大潜力。从赴法俭学的涓涓细流,到波澜壮阔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从中国境内的震旦大学、天津工商学院、北京中法大学、上海中法工学院,到法国境内的里昂中法大学、巴黎大学中国学院等一系列高等院校的相继诞生,无不显示出中法教育交流发展的勃勃生机。在撰写本书的准备阶段,笔者查阅了许多有关档案资料和研究成果,发现学术界对于中日、中美教育交流的研究已经硕果累累,但对于中法教育交流的研究却很不充分,大量的法文资料还没有利用,绝大部分研究集中于福州船政局派遣的留法学生和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但即使是研究得比较多的事件,其盲点仍然很多,如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以往研究成果可说是汗牛充栋,但绝大多数研究者是从政治层面来着手的,而对勤工俭学运动的初衷,即学习法国先进科技和教育来振兴中国,则研究成果甚少。我国历史上长期把欧洲诸国当作一个整体,所以中法教育交流常被包括到中欧教育交流中,有关中法教育交流的研究支离破碎,尚不深入,至今没有一部完整的近代中法教育交流史专著问世。中法教育交流促进了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中法教育合作事业所留下的一些教学设施,比如校舍、设备、图书等,为中法两国所继承,个别合作事业如法兰西汉学研究所等延续至今。所以非常有必要对近代中法教育交流作出系统的研究与总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