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图书馆建筑的发展,我们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65年)。在这一阶段我国政治稳定,经济文化发展较快,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1957年,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图书馆的数量稳步上升。公共图书馆从1949年的55个增至400多个,大专院校图书馆从132个增加到235个。当时,国家财力不足,不可能大量投资修建新馆舍。以京、津、沪三个直辖市为例,首都图书馆的馆址是元,明、清三代的最高学府国子监,上海图书馆馆址是旧社会的跑马厅,而天津图书馆馆址却是新中国成立前法国的巡捕房。即使是新建的一些图书馆,规模也不大(最大的为8600平方米)。同时,限于当时对于图书馆功能的认识只是借还图书,在传统的设计上大都采用书库、出纳、阅览三大块布局,图书馆建筑学术思想没有新的突破。1950—1960年的大学图书馆建筑,也可以说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座新建的大学图书馆是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50年,1952年竣工,1953年投入使用。图书馆建筑面积2498平方米,是一座“工”字形平面的平房建筑,书库在中央,其内部为南北两个出纳台、四个阅览室,还有办公区,南出纳台为普通中外文图书外借,北出纳台负责全校教材的出借,当时全校学生所用教材都是由图书馆负责提供的。书库用木质材料隔成2层,可藏图书20万册。此馆舍一直使用到1980年。这座校区保存最完整的平房建筑已经整修并作为永久性保留建筑加以保护,现作为“学生活动中心”使用。这座建筑在中国图书馆建筑史上有着特殊意义。
1956年,国务院主持召开了全国公共图书馆工作会议,明确规定了各类型图书馆的性质、任务、服务方针及开展馆际协作等,使图书馆事业进入了全面发展的阶段。一些图书馆开始建立专藏阅览室,并部分地试行开架借阅。这些对于当时新建图书馆的建筑设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到1965年年末,我国图书馆的闭架管理为主的设计居于主导地位,并形成了以借阅在前、书库在后的“工”字形传统平面格局。同时,根据不同情况演变出“一”字形、“T”字形、“士”字形、“日”字形的不同设计平面。更重要的是在这一建筑结构基础上,开始探索图书馆新的管理方式、开架借阅的图书馆设计等。如没有文化大革命我国图书馆建筑一定会有较大的发展。(www.xing528.com)
第二阶段(1966—1976年)。由于“文革”十年动乱,我国图书馆事业遭到空前的浩劫,损失惨重,导致公共图书馆锐减,大专院校图书馆不少也处于关闭状态。虽然在此期间也新建了少数图书馆。但是,由于把图书馆当成阶级斗争的工具,加上当时建筑界存在着形式主义,使当时的图书馆建筑严重地脱离了图书馆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从全国形势来看,图书馆建筑事业发展可以说是处于停滞状态。
第三阶段(1977—1994年)。这是图书馆事业新的发展时期。特别是三中全会以来,各类型图书馆发展迅猛,仅在1975—1980年的五年间,公共图书馆即由629个增加到1732个,高等院校图书馆由500个发展到970个。更为突出的是,有近300所高等院校新馆落成。由于党中央所倡导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精神日益深入人心,社会对文献需求量大增,同时图书馆建筑不能适应图书馆事业发展这一矛盾也日益突出,所以,图书馆建筑无论从规模、数量、类型或风格上,都大大超过了前两个时期,被图书馆界称之为“图书馆建筑的黄金时代”。图书馆建筑学术思想,吸收国外图书馆建筑的新思想,涉及范围广,类型完整,反映了这一时期图书馆建筑“一大二新”,类型多样,风格各异的特点。所谓‘大’主要指建筑规模大。除北京图书馆为14万平方米外,其他省市级图书馆大都在20000—80000平方米、市级图书馆在5000—30000平方米、县级图书馆在1500—4500平方米、大专院校图书馆在15000—26000平方米之间。所谓“新”是指设计思想、设计形式、内部装修到图书馆设备都较过去新颖。如深圳图书馆已成为全封闭型、开架借阅、自动化、机械化程度很高的现代化图书馆。还有一个所谓“新”就是建筑类型新型多样、风格各异,则是指图书馆建筑大、中、小配套,各种类型齐备。而在同样类型的图书馆建筑中,从设计、建筑到内部设施又各具特点,形成了图书馆建筑百花齐放的可喜景象。北京图书馆作为我国现有的最大的文化设施耸立在祖国的首都。可与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的国家图书馆相媲美,它标志着北京图书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