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跨文化背景下中美高校图书馆学科认识及发展比较

跨文化背景下中美高校图书馆学科认识及发展比较

时间:2023-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国图书馆学教育事业发展道路不平坦,有起伏。中国图书馆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有过同样的经历,主要是发生在“文革”期间。尽管如此,图书馆学教育发展还是崎岖不平,并非一帆风顺,对图书馆学科的认识还是摇摆不定。

跨文化背景下中美高校图书馆学科认识及发展比较

美国图书馆教育事业发展道路不平坦,有起伏。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由于经济萧条的影响,使得图书馆员的数量出现过剩。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许多图书馆员从军,并且还有一些人放弃图书馆工作去从事待遇优厚的工业和政府部门的工作,同时,由于在1941年凯佩尔退休后,卡内基基金会除支持“公共图书馆咨询处”以外,不再资助任何图书馆事业,这些使得图书馆学院的招生人数急剧下降,战后图书馆员的数量奇缺,由此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中又出现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战”后,美国图书馆事业经过近十年的复苏,到1956年至70年代初期,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美国图书馆事业的黄金时代”。各类型图书馆的巨大发展,图书馆舍和馆员数量的巨大增长,使得生活在美国图书馆界的每一个人都感到异常兴奋。

中国图书馆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有过同样的经历,主要是发生在“文革”期间。1966年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停课,教师受到批判,图书、设备遭到损失。1969年,专业教师被下放农村劳动,图书馆学系陷入彻底停滞状态。1972年,两个学校的图书馆学专业恢复办学,仅招收两年制的工农兵学员,到1976年有五批学员顺利毕业。图书馆学专业的正常招生与教学,直到1977年全国高考制度恢复才得以重新开始。尽管如此,图书馆学教育发展还是崎岖不平,并非一帆风顺,对图书馆学科的认识还是摇摆不定。(www.xing528.com)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期,有些院校的图书馆学专业经过调整撤销,但国内图书馆学专业的整体规模还保持在二十多个。伴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办学层次也丰富起来。首先,在正规学历教育中出现了中等学历教育,如1983年长沙的湖南图书情报学校首开中等专科教育,其后北京海淀中学图书情报班、上海市图书馆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天津市图书馆中专班等诸多中等专科班相继开办,多时达二十余所。其次,在高等教育领域图书馆学专业也建立起不同的培养层次。1981年11月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同时获得了图书馆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91年北京大学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图书馆学博士学位授予点;1993年武汉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获得了图书馆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为“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经过二十多年的平稳发展,到2003年年底,我国共有35个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图书馆学教育,其中有25个本科专业、21个硕士授权单位、6个博士授权单位、2个博士后流动站,已经形成了一个具有本科、硕士、博士与博士后流动站层次齐备的图书馆学教育体系。到2006年年底,我国图书馆学本科教育点从25个增长到28个,硕士学位授权单位从21个增长到40个,博士学位授权单位从6个增长到9个,获得一级学科博士点授予权的有5个机构。截至2008年年底,据中山大学资讯管理系的最新调查,中国大陆共有50所高等院校和机构开设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其中有29个本科专业、42个硕士授权单位、8个博士授权单位、5个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图书馆学专业在校学生5000人左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