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理学家们大多以诗藏道,以诗喻理,他们的诗作大抵似语录讲义,味同嚼蜡,缺少诗的韵味。朱熹的诗虽多与理、道有关,但较少书卷气,生动蕴藉,不拘一格。上面这首诗是说,蒙冲巨舰,需借助江河春水才能畅快自在地航行。如果离开了这必要条件,违反自然的事理规律,即使用力推移,也是枉费心机。也许这首诗也暗示了人生之理,循理而行,就能得其大道,正象春水艨一样,滚滚东去,汇入大江大海。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号紫阳。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生于南剑州尤溪(今福建尤溪县),卒于宋宁宗庆元元年(1200年)。朱熹一生大多活动在福建,生于尤溪,长于建州建瓯,立业于建阳考亭。因此,他创建的理学派别,后人称之为“闽学”。(www.xing528.com)
朱熹是我国南宋时期的著名哲学家,是中国古代哲学客观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宋明理学,经过北宋一百多年的发展演变,到南宋时趋于成熟,著名理学家层出不穷。朱熹与吕祖谦、张轼齐名,被称为“东南三贤”。陆九渊发挥程颢的观点,自成“心学”一派。永康之学的陈亮和永嘉之学的叶适,继承王安石的事功和革新主张,而成唯物主义。但影响最大的还属朱熹“闽学”。朱熹继承二程、张载的哲学思想,成为“道学”嫡传,也成为“道学”的集大成者。他和二程的理学,被称为程朱学派。
朱熹的理学,以儒学为主,吸收佛、道的唯心主义理论,继承以往儒、道、佛相渗透、相互补充的成果,建立了一套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理学体系。在朱熹的理学体系中,他以理本论为核心,展开了对自然、社会、人生多方面的探讨,融本体论、认识论、人性论、伦理学和历史观于一炉,使其哲学体系呈现出分析与综合统一的趋势。“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正因为如此,朱熹所集大成的理学,才被南宋以后的封建统治者奉为统治思想,朱熹本人也被视为圣贤。
朱熹的著作,清人李兴池编《朱子大全》共100卷,他的学生辑录《朱子语类》共140卷。其主要著作有《四书集注》、《太极图说明》、《楚辞集注》、《诗集解》、《西铭解说》和《通书解说》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