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问题,一直是中国哲学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哲学发展到宋代,理学家们一方面探穷“无极”、“太极”、“理”、“气”等宇宙生成论问题,一方面注重伦理道德,人格修养等问题的讨论,并把明心见性,人性善恶提到本体论的高度,实现了由宇宙论向伦理学的转变。
张载的人性论是与他的自然观紧密联系的。张载认为,宇宙万物与人之男女都是由气凝聚而成的,气的本性就是人和万物的本性,“合虚与气,有性之名。”[25]“太虚”的本性与阴阳二气相结合,就形成人之本性。从这个角度看,每个人都具有“太虚”的本性,张载所说的“天地之性”就是指人与天地万物共有的属性。
但是,由于气有阴阳、清浊,每个人的本性也有所不同,张载把这种特殊的本性称为“气质之性”。“气质之性”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它是人与生具来的自然属性。“饮食男女皆性也,是乌可灭。”[26]张载以饮食男女为性,显然是指人的生理欲求和本能。而且,张载认为,饮食男女的这种本性是“气之末”,与“太虚本性”即“气之本”相比,是较低级的,属于嗜欲要求。第二,是人与物之所共有和别有的性。张载认为,草木与人都是物,都具有“气质”,这是人与物共有的,没有什么区别。但气质有刚柔、缓速、清浊之分,当“气”凝聚成物时,“清气”便聚成人,“浊气”便聚成物,这时,人和物的本性就不同了。他说:“天下凡谓之性者,如言金性刚,火性热,牛之性,马之性也,莫非固有。凡物莫不有是性,由通蔽开塞,所以有人物之别,由蔽有厚薄,故有智遇之别。”[27]万物之性者不是本来固有的。人与物因为有蔽塞与开通的区别,而有人物的性之不同。人又有气之厚薄,所以人有智遇之别。人的刚柔,缓急,才与不才都是由“气”决定的。张载由此得出结论,富贵、贫贱、夭寿都是命中注定的,这就导致了宿命论。第三,“气质”是可变的。在张载看来,气质能够变化,如果通过学习和修养,去除“气质之性”中恶的成分,就能成为贤者,学做圣人。
“天地之性”是“气质之性”高一层的“太虚本性”,它不是一般人所具有的圣人之性。“天地之性”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它是永恒的。人有生死,但“道德性命”却是常在的,不会消灭。第二,“天地之性”是善的。如果说“气质之性”是有善有恶的话,那么“天地之性”则是除恶而纯善的,它为圣人所具有。张载说:“纤恶必除,善斯成性矣;察恶未尽,虽善必粗矣”,这是说“天地之性”是至善无恶,更高一级的。第三,“天地之性”是“和”与“乐”。“天地之性”不仅是永恒的,而且即“大”又“久”,“和则可大,乐则可久,天地之性,久大而已矣”,任何东西都不能遮蔽它。总之,“天地之性”是永恒的、至善的、和乐的,没有任何缺点,它为人人所具有,是人与天地共有的本性。
“天地之性”是至善无瑕的,所以,如果人能够反省自己,禀有“天地之性”,就会得到善,其行为自然符合伦理规范。但是,人又有“气质之性”,它是善恶混杂的,有好有坏,这样,“气质之性”就成了妨碍“天地之性”实现的障碍。张载竭力推崇“天地之性”,把它说成善的根源,极力贬低“气质之性”,认为它是恶的原因。至此,我们明白了张载提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的根本用意,他是想以此来解决人性善恶的问题。
怎样克服由“气质之性”带来的气质丑恶呢?张载认为要加强人的伦理道德的自我修养,努力克服自我嗜欲,虚心学习,改过迁善,去除“气质之性”的不足。其具体标准就是张载提出的“知礼成性”说。
张载说:“礼所以持性,盖本出于性,持性,反本也。凡未成性,须礼以持之,能守礼已不畔道矣。”[28]张载的意思是说,“礼”能使“性”完善,能校正“性”之不足,使“气质全好。”所以,“圣人亦必知礼成性,然后道义从此出,……成性须是知礼,存存则是长存。”[29]“知礼”是“成性”的前提和条件,礼是性的内容。张载认为,“礼”非外作,它根植于人心,礼之根源在于心,只要人人持礼,便能弃恶从善,得到“天地之性”。张载从太虚之气起,到知礼成性终,目的是为封建伦理道德作理论的论证,劝人守礼遵道,自觉地服从封建礼教的约束,这是一种符合封建统治阶级要求的人性论思想。
从这种人性论出发,张载提出“复天理”,“去人欲”的道德原则。张载认为,自孔孟以后,人欲泛滥,天理失传,“今之人灭天理而穷人欲”,使道德失范,伦理不存。当务之急,是要恢复天理,抑制私欲。张载所谓“天理”,是一种普遍的道德原则,是贯通天下众人意志的道德。如果人们心悦诚服地遵守这种道德原则,则天下必归于一统。如何行天理呢?张载说:“今见人意、我、固、必以为当绝,于已乃不能绝,即是私已。”“意”、“我”、“固”、“必”是个人私欲,必须加以根除。什么是“意”、“我”“固”、“必”呢?张载解释说:“意,有思也;必,有待也;固,不化也;我,有方也。四者有一焉,则与天地为不相似。”因此,必须去除这四者,使天理得以恢复。
如果说“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是从人性论的角度论证封建礼教的自然性和合理性的话,那么,“复天理”,“去人欲”则是从实践论的高度树立了封建伦理道德的行为标准。张载的“复天理”,“去人欲”的思想为以后理学家所继承和发扬,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封建礼教的重要内容之一。
【注释】
[1]《张载集》第66页。
[2]《张载集》第8页。
[3]《张载集》第66页。
[4]《张载集》第63,8页。
[5]《张载集》第8页。
[6]《张载集》第66页。
[7]《张载集》第10页。
[8]《张载集》第11页。
[9]《张载集》第9页。
[10]《张载集》第207页。(www.xing528.com)
[11]《张载集》第198页。
[12]《张载集》第7页。
[13]《张载集》第313页。
[14]《张载集》第313页。
[15]《张载集》第25页。
[16]《张载集》第10页。
[17]《张载集》第25页。
[18]《张载集》第24页。
[19]《张载集》第18页。
[20]《张载集》第313页。
[21]《张载集》第333页。
[22]《张载集》第24页。
[23]《张载集》第20页。
[24]《张载集》第24页
[25]《张载集》第9页。
[26]《张载集》第63页。
[27]《张载集》第374页
[28]《张载集》第264页。
[29]《张载集》第19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