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学习主要是学生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这一过程包括知识获得(理解)、知识保持(巩固)和知识的提取(应用)三个阶段。
(一)知识获得/理解
知识的获得是知识学习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新信息进入短时记忆,与来自长时记忆系统的原有知识建立一定的联系,并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从而获得对新信息意义的理解。而要理解新信息的意义,需要通过直观和概括两个环节来实现的。
1.知识直观
直观是指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加工过程。直观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
(1)知识直观的类型
①实物直观
实物直观是指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例如,观察标本、演示实验、到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等。
实物直观具有真实性,因而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正确理解,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但是,实物直观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一,实物直观往往不易突出事物的本质要素。实际事物中,本质要素与非本质要素往往结合在一起,而且非本质要素一般表现得比较强烈。第二,由于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它无法提供某些重要的感性材料,如动植物的生长过程、化学反应的过程、原子的结构等都难以通过实物直接观察。
②模象直观
模象即事物的模拟性形象。所谓模象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例如,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电视等的观察和演示。
但是,由于模象直观只是事物的模拟形象,而非实际事物本身,因此,模象与实际事物之间有一定距离。为了使通过模象直观而获得的知识在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发挥更好的定向作用,一方面应注意将模象与学生熟悉的事物相比较,另一方面,在可能的情况下,应使模象直观与实物直观结合进行。
③言语直观
言语直观指的是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
但是,言语直观所引起的表象,往往不如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鲜明、完整、稳定。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配合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
(2)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①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
实物直观虽然真切,但是难以突出本质要素和关键特征;而模象直观虽然与实际事物之间有一定距离,却有利于突出本质要素和关键特征。因此,一般而言,模象直观的教学效果优于实物直观。但是,这一结论只限于知识的初级学习阶段。我们强调的是先进行模象直观,在获得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后再进行实物直观,比一开始就进行实物直观的学习效果好。
②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
为了增强直观的效果,不仅要注意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的合理选用,而且必须加强词与形象的结合。在形象的直观过程中,教师首先应提供明确的观察指导,提示合理的观察程序;其次,形象的直观结果应以确切的词加以表述,以检验直观效果并使对象的各组成要素进行分化;再次,应依据教学任务,选择合理的词语与形象结合方式。
③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直观过程中有关知识的获得,有赖于学生对直观对象的注意和观察。为促进学生有效地观察直观对象,必须运用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等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直观过程中,教师主要通过对一定直观教材的操作起引导作用,直观的效果最终如何,主要取决于学生的观察能力。为此,需要认真组织观察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⑤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由于知识归根到底要通过学生头脑中的加工改造才能掌握,因此在直观过程中,应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在可能的情况下,应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改变“教师演,学生看”的消极被动的直观方式。
2.知识概括
概括是指主体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深度加工改造,从而获得对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抽象的、一般的、理性的认识的活动过程。
(1)知识概括的类型
学生对于知识的概括存在着抽象程度不同的两种类型,即感性概括和理性概括。(www.xing528.com)
①感性概括
感性概括即直觉概括,它是在直观的基础上自发进行的一种低级的概括形式。例如,有的学生看到锐角、直角、钝角等图形中都有两条交叉的线,就认为角是由两条交叉的线组成。
②理性概括
在前人的指导下,通过对感性知识经验进行自觉的加工改造,来揭示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与联系的过程叫作理性概括。
从感性概括中,只能获得概括不充分的日常概念和命题。只有通过理性概括,才能揭示事物本质的概念和命题。因此,在教学条件下,我们关注的是如何有效地进行理性概括的问题。
(2)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①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概括的目的在于区分事物的本质和非本质,抽取事物的本质要素,抛弃事物的非本质要素。教师在指导学生概括时,不仅要注意抽取本质的一面,也要注意抛弃非本质的一面。因此,必须配合使用概念或规则的正例和反例。
正例又称肯定例证,指包含着概念或规则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例证。反例又称否定例证,指不包含或只包含了一小部分概念或规则的主要属性和关键特征的例证。一般而言,概念或规则的正例传递了有利概括的信息,反例则传递了有利于辨别的信息。
为了便于学生概括出共同的规律或特征,教学时最好同时呈现若干正例,以一个一个的例子来举例说明。在运用例子说明概念时,按由易到难的顺序呈现例子。如果所举事例中每个都包含着共有的属性,经过呈现多个事例之后,学生即可通过抽象化概括的方式而获得一个概括所有事例的概念或原理。
②提供丰富多彩的变式,并能正确运用变式
理性概括是通过对感性知识的加工改造而完成的,感性知识的获得是把握事物本质的基础和前提。因此,缺乏必要的感性知识,或已有的感性知识缺乏典型性、代表性,学生就难以对对象的各种要素进行鉴别,难以区分一般和特殊以及本质与非本质,从而也就难以达到概括的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欲提高概括的成效,必须给学生提供丰富而全面的感性知识,必须注意变式的正确运用。
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简言之,变式就是指概念或规则的肯定例证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变化。如在生物学中介绍“果实”的概念时,不要只选可食的果实(如苹果、西红柿、花生等),还要选择一些不可食的果实(如橡树子、棉子等),这样才有利学生看到一切果实都具有“种子”这一关键属性,而舍弃其“可食性”等无关特征。又如在讲惯性时,不仅要举固体的惯性现象,也要举液体和气体的惯性现象,这样学生才会形成“一切物体均有惯性”的正确观念,而不至于认为只有固体才有惯性。
在教学实际中,为了充分发挥变式应有的积极作用,防止其消极影响,所选用的变式应使那些显著的且非本质的要素得到变异,而突出那些隐蔽的且本质的要素。同时,对象的变式应与词的指示和分析相结合,最好在提出定义的基础上,再要求学生依据定义所提出的重要的或本质的特征去分辨各种客体。应该明确:变式的作用在于促进概括,而非取代概括。
③科学地进行比较
比较主要有两种方式:同类比较和异类比较。
同类比较是关于同类事物之间的比较。通过同类比较,便于区分对象的一般与特殊、本质与非本质特征,从而找出一类事物所共有的本质特征。
异类比较即不同类但相似、相近、相关的事物之间的比较,不仅能使相比较的客体的本质更清楚,而且有利于确切了解彼此间的联系与区别,防止知识间的混淆与割裂,有助于知识的系统化。
④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教师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的最常用方法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讨论。在概括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己去归纳和总结,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做总结,学生背总结”的被动方式。例如,一位语文老师让小朋友为班上同学介绍自己是如何记“荷”这个字的,一个小男孩就说,可以记成一个人躲在草下喝可乐。这个概括非常生动,容易记忆。
题目示例
【2020年下·单选】某生通过麻雀、乌鸦、燕子等都能飞,概括出会飞的动物就是鸟,而企鹅是不会飞的,所以认为企鹅不是鸟。这种知识概括方式属于( )。
A.形式概括 B.内容概括
C.感性概括 D.理性概括
【答案】C
(二)知识保持过程
知识的保持,又称知识的巩固,是指对新建构意义的持久记忆。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知识保持过程同工作记忆保持过程等同,记忆保持过程可视为知识保持过程。
(三)知识的提取
知识应用作为掌握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是通过具体化来实现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