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必备教案:激发学习动机的有效方式

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必备教案:激发学习动机的有效方式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心理学研究表明,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A.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自我提高内驱力D.欲望内驱力3.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是()。A.言语暗示B.个体的成败经验C.榜样D.情绪状态6.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

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必备教案:激发学习动机的有效方式

(一)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简单地说,问题情境就是一种适度的疑难情境。在学习过程中,对难度过小或难度过高的东西学生都不会感兴趣,只有在学习那些半生不熟、似懂非懂、似会非会的东西时,学生才会感兴趣而迫切希望掌握它。

要想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发展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它既可以用教师设问的方式提出,也可用作业的方式提出;它既可以从新旧教材的联系方面引进,也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经验引进。

(二)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动机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动机激起水平越低。

(三)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心理学研究表明,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四)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在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教师也应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的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归因,一般而言,归因于主观努力的方面均是有利的。

习题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  )。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欲望内驱力 D.自我提高内驱力

2.在儿童早期,以下哪种内驱力的作用最为突出?(  )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欲望内驱力

3.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是(  )。

A.学习需要 B.学习期待

C.成败归因 D.成就动机

4.小刘为了得到老师或父母的奖励而努力学习,则他的学习动机是(  )。

A.自我提高动机 B.内部动机

C.外部动机 D.认知动机

5.班杜拉认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

A.言语暗示 B.个体的成败经验

C.榜样 D.情绪状态

6.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  )。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B.社会性动机

C.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D.低级的动机

7.著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  )。(www.xing528.com)

A.也是中等 B.不利

C.关系不大 D.最有利

8.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

A.线性关系 B.U型关系

C.倒U型关系 D.平行关系

9.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社会交往需要即为(  )。

A.生理与安全的需要 B.爱与归属的需要

C.求知与审美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10.下列属于学习的内部动机的是(  )。

A.努力提高学习成绩,得到老师的表扬

B.为得到同学的羡慕而努力学习

C.为家长挣面子而努力学习

D.对某门学科本身感兴趣

二、判断题

1.按照维纳的归因理论,努力是一种稳定的、内在的、可控的因素。(  )

2.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儿童主要是通过观察学习而习得新行为的。(  )

3.成就动机的形成过程中,有两种相反方向的心理作用:希望成功和害怕失败。(  )

4.对于困难或复杂的任务,有较高程度的动机水平,做事的效率最高。(  )

5.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是需要的动态化和具体表现。有时把动机和需要视为同义。(  )

6.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能力是一种内在的、可控的、稳定的因素。(  )

7.越是低层次的需要,力量越强,越力求优先得到满足,只有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完全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  )

8.学习动机可以影响学习效果,同时学习效果也可以反作用于学习动机。(  )

9.要使学生产生认知需求,首先要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或缺失需要。(  )

10.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越好。(  )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DBBCB;6-10.ADCBD

二、判断题

1-5.错对对错错;6-10.错错对对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