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改革概述

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改革概述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今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是指我国从1999年正式启动的新课程改革。遵循“先实践,后推广”的原则,新课程于2001年9月1日起进入新课程改革实验期。

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改革概述

当今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是指我国从1999年正式启动的新课程改革。此次新课程改革,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师资培训以及保障支撑系统等,是一个由课程改革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

(一)新课改的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是认知学习理论的新发展,对当前的教学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是一个特定的学习理论,而是许多理论观点的统称。建构主义思想的核心是:知识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建构起来的。(详见《教育心理学》部分《学习与学习理论》一章)

2.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这一理论认为,智力是在某种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之下,个体用以解决问题与生产创造所需的能力。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结构中存在着七种相对独立的智力,1999年,他又提出了自然观察智力和存在智力。传统的智力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是一元的,个体的智能是单一的、可量化的,加德纳的智力理论则对智力观念提出了新的诠释,所以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一经提出,就对当前教学改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为我国新课程改革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与支持。(详见《普通心理学》部分《个性心理》一章)

3.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由马斯洛创立,以罗杰斯为代表,被称为除行为学派和精神分析以外,心理学上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和其他学派最大的不同是特别强调人的正面本质和价值,而并非集中研究人的问题行为,并强调人的成长和发展,称为自我实现。(详见《教育心理学》部分《学习与学习理论》一章)

(二)我国课程改革的历程

1.1949—1952年的第一次课程改革

这次改革是教育部门自上而下进行的,实行对旧课程的改造,初步确立了我国中小学新课程体系,形成了全国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大纲与统一教科书的“大一统”课程模式。

2.1953—1957年的第二次课程改革

确立了今后教育工作的重点是整顿、巩固和发展中小学。教育部于1956年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全国第一套比较齐全的教学大纲——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修订草案)。

3.1957—1963年的第三次课程改革

第一阶段:1957—1958年的调整。

第二阶段:课程改革大跃进

从1958年到1960年,中小学校贯彻党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实行勤工俭学,兴起课程和教学改革的群众运动,其中课程改革的主题是:缩短学制、精简课程。

第三阶段:1961—1963年的调整和反思。

从1961年开始,以“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为指导对中小学课程进行改革。

这一时期的课改出现了新的动向:重视学科与育人的作用;首次提出设置选修课;实行了国定制与审定制相结合的教科书制度;重视地方教材、乡土教材的编写。

4.1964—1976年的第四次课程改革(“文化大革命”时期)

5.1978—1980年的第五次课程改革

第一,《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中小学学制十年,小学五年,中学五年。第二,为配合教学计划草案。教育部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第三,重建人教社,组织“中小学教材编写工作会议”,集中编写第五套全国通用的十年制中小学教材,于1978年秋开始在全国使用。

6.1981—1985年的第六次课程改革

1981年教育部根据邓小平“要办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的指示精神,颁发了《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并修订颁发了五年制小学和中学教学计划,九年一贯制整体设置。

7.1986—1996年的第七次课程改革

1985年5月中共中央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1986年4月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拉开了第七次课程改革的序幕。这一时期的课改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在课程行政管理体制上开始打破“集权制”的绝对支配地位,确立了“一纲多本”的课程改革方略;在课程目标、内容、组织、结构等方面大胆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敢于突破以往课程改革中的诸多禁区,如“个性发展”“选修课程”“活动课程”等内容在各地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中都有重要地位。

8.1996至今第八次课程改革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提出并开始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求有别于应试教育的课程。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了更好地解决前七次课程改革遗留的课程问题,为了顺应世界课改的潮流,我国又开始了一场广泛、全面、深入持久的课程系统改革。(www.xing528.com)

2001年2月,国务院批准《新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标志着我国新课程改革全面启动。遵循“先实践,后推广”的原则,新课程于2001年9月1日起进入新课程改革实验期。至此,新一轮新课程改革进入了试点实验阶段,并拟用5年时间,在全国推行新课程,使用新教材。2002年秋,实验范围扩大,省级实验区工作启动;义务教育新课程体系(包括三级课程管理的运行机制、评价制度等)全面进入实验阶段。2003年秋,全国范围内起始年级使用新课程的学生数达到同年级学生的35%。2004年秋,课程改革的工作进入全面推广阶段。起始年级使用新课程的学生数达到同年级学生的65%~70%。2005年秋,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的学生原则上进入新课程。

我国课程改革的未来发展

新世纪课程改革应朝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第一,提升课程改革的理念水平和理论品位。

第二,在课程政策上,要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整合。

第三,在课程内容上,要实现学科知识与个人知识的内在整合。

第四,在课程结构上,要更新课程种类,恰当分析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努力实现课程的综合化。

第五,在课程实施上,要超越忠实取向,走向相互适应取向和课程创生取向。

第六,在课程评价上,要超越目标取向的评价,走向过程取向和主体取向的评价。

第七,在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上,强调大众教育,即“教育为大众”“科学为人人”。

第八,在课程设置上,要把为人的发展服务与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统一起来,强调人的发展,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

第九,在课程目标上,过去强调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而现在更强调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第十,在课程编制上,过去以学科系统为依据,现在则以社会实际为依据。过去学习是为了升学,现在学习是为了走向社会。

第十一,在知识内容上,过去强调学习各学科的系统知识,现在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整合性,强调学科间的联系。

第十二,在教学过程中,过去强调以教师为中心,现在则强调学生的自主性。

(三)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我国新一轮新课程改革直面传统教育的痼疾,广泛吸纳当代教育理论发展的合理成分,体现了全新的理念。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即“使学生发展为一个整体的人”。

1.课程目标上,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在课程目标上的具体体现就是使学生发展成为一个“整体的人”。“整体的人”包含两层含义:人的完整性与生活的完整性。从本质上说,人是一个智力与人和谐发展的有机整体。人的完整性根植于生活的完整性。生活无非就是人与世界的交往,生活的完整性表明人与世界的其他构成,自然、社会亦是彼此交融的有机整体。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包括两个层面:谋求学生智力和人格的协调发展;追求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2.课程内容上,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

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是各有其特殊规定的两个不同的世界。所谓科学世界,是指在建立数理、逻辑结构的基础上,由概念原理和规律规则构成的世界。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又是内在的、历史的统一。现代课程在与生活世界的剥离中不断被人们诘问、剖析和审视,因此需要通过改革去寻找失落的人的主体价值。“人”的发展需求呼唤着课程改革踏上回归生活世界的旅途,统整学生的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

3.课程实施上,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

什么是知识?怎样获得知识?对诸如此类问题的认识深刻地影响着学校教育的课程形态、教学特点、学习方式乃至评价方式。因此,把握体现当今时代精神的知识观和认识论是建构新的教学和学习理论的前提。20世纪末,随着建构主义知识观与认识论的兴起,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观念和教学原则。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意味着课程体系必须建构知识和人之间的一种整体意义关联,使之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产生积极意义。

4.课程管理上,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的重建是课程改革的直接诉求和终极目标。学校文化的重建和再生是一个发展新的价值、信念和规范的过程。学校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应该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建立“学校共同体”的理念。课程改革为学校的改革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为创建新型的、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提供了契机。教师要以人格的力量去塑造新生代的人格发展,以学校文化的底蕴去奠定新生代学习发展的基础。为了实现这一理想,在“学校文化”再生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特别关注建立民主的管理文化、建设合作的教师文化和营造丰富的环境文化。学校文化是课程改革的核心课题。学校文化的重建是课程改革的直接诉求和终极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