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的由来
1.“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唐宋期间。唐朝孔颖达为《诗经》作注:“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这是我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所能见到“课程”一词的最早使用。但这里所说的课程并不是现代意义的。宋朝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这里的课程即指功课及其进程。
2.在西方,“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它由拉丁语派生而来,意为“跑道”。根据这个词源,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简称学程。
3.一般认为,美国学者博比特在1918年出版的《课程》一书,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这也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著作。他提出了课程研究的“活动分析法”,成为目标模式的萌芽。
4.泰勒1949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公认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或经典课程理论著作。泰勒的课程编制模式又称“目标模式”。
(二)课程的不同认识
在众多的课程定义中,仔细梳理一下,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类:
1.课程即科目或学科
该类观点认为课程是指所有学科的总和或特指一门学科。其特点是:把重点放在科目的罗列、教科书的编写上,主张知识中心、学科中心,重视知识的选择与结构,重视学科专家对课程的作用,但忽视了教师与学生,认为教师只是教材的使用者、执行者,不是发展者、开发者,而学生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
2.课程即目标或计划
该类观点认为课程应是教学过程所要达到的目标、教学的预期结果或教学的预先计划。其特点是:课程是事先预期的、计划的,而非事后报告的,课程的工作重点在课程目标的选择、组织、实施及评估等,但此观点人为地割裂了目标与手段、计划与过程的关系,把课程视为教学过程之外的东西。代表人物主要有泰勒和博比特。
3.课程即经验
该类观点认为课程包含学生在学校指导下的所有经验。其特点是:课程不是预先编制好的物品,而是学生与学习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这样,工作重点由“教”转向了“学”,视学生为中心,但是却影响了系统知识的学习。
4.课程即文化再生产
任何社会文化中的课程,事实上都是该种社会文化的反映,学校教育的职责是要再生产对下一代有用的知识和价值。
5.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
课程不是要使学生适应或顺从于社会文化,而是要帮助学生摆脱社会制度的束缚;课程把重点放在当代社会的主要问题和主要弊端,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以及改造社会和社会活动规划等方面;课程应该有助于学生在社会改造方面得到发展,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参与制定社会规划,这些都需要使学生具有批判意识,使学生在规划和实施课程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www.xing528.com)
题目示例
【2020年下·单选】我国古代“六艺”和欧洲中世纪的“七艺”,所体现的课程定义是( )。
A.课程即学习经验 B.课程即文化再生产
C.课程即教学科目 D.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
【答案】C
(三)课程的定义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1.广义的课程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我们所研究的课程是广义的,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
主要涉及:
(1)是某一类学校进行的德、智、体等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
(2)不仅包括各门学科,课内教学,也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活动;
(3)课程兼有计划、途径、标准的含义。不仅规定了各门学科的目的、内容及要求,而且规定了各门学科设置的程序和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2.狭义的课程
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语文学科、数学学科、英语学科等具体科目就是课程的表现。
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课程,作为构成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同样体现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教育与个体发展相适应的基本原理,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蓝图,对保证学校教育功能的实现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