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活动理论和实践哲学来分析,教学活动中存在有三种亚活动,即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活动或称意义活动。教师与学生分别是前两种活动的主体,而在后一种活动中,教师与学生这两个都是主体即双主体,所以下文主要从这样三个方面并在上述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来论述。
(一)教师维度。教师在教的活动中,他的主要任务是对教育对象、教学过程、教学目标的认识,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和呈现,对课堂有序运行的建构、组织和调控,因此对教师的教的评价主要包括:
1.教师是否有明晰的教育观念。在前文中我们重点强调了教师的教育行为与他的教育观念之间的相互一致关系,在实施评价时,我们不仅可通过访谈了解到教师的教育观念,实际上从他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践中也能反映出来,比如他的学生观我们就可以从他的课堂整体设计、课堂提问、呈现问题的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师生关系等诸方面来进行判断。对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否可以重点考察他的:(1)学生观;(2)学习观;(3)教学观;(4)课程观;(5)评价观。
2.教学设计是否运用了有效的教育理论。关于教育理论与教师的教学实践的关系,我们在前文中也重点作了解释,同样地我们对教师的设计和实践过程中所蕴含的教育理论也是可以进行评价的,比如在课堂上可以分析出:学生的学习是机械学习还是有意义学习;是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同化学习理论还是人本主义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概念学习中是概念形成还是概念同化等。对教师的教育理论是否重点考察:(1)教学理论;(2)学习理论;(3)课程理论。
3.教师的行为是否合目的性。对教师行为的目的性考察,过去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那就是只指向教学目标(通常指学生的发展目标),其实教师的教学行为不能够直接指向教学目标的,它应该指向问题情景的生成,指向学生主体的建构,指向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生活的建构与生成,所以对教师教育行为考察的重点应该是:(1)是否有利于学生主体的建构;(2)是否有利于课堂生活的生成;(3)是否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4.课堂管理是否得当。情景化、多变性的课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多元双向互动,问题和目标的不断生成,都需要科学的组织和管理,尤其是课堂时间的合理安排和有效利用,教师的语言艺术、组织艺术、调控艺术、应变能力、教育智慧等在这里需要得以充分的展示,所以这里重点考察:(1)时间安排是否合理;(2)时间是否得到充分利用;(3)课堂问题行为是否得到有效调控。
(二)学生维度。学生的学习活动,由于有教师和教的作用影响,很容易“受压抑”“被淹没”,尤其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主体性得不到张扬、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因而学生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所以对学生和学习的评价主要包括:
1.学生是否获得了应有的发展。这里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强调的是发展性,比如对于知识不仅要求它本身有发展性(如数学思想方法等程序性知识就是具有发展性的知识),而且还要求知识的学习过程也具有发展性(如按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来学习就具有发展性),同时在重视发现的全面性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发展的充分性和自由性,要求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各种倾向性、各种品质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潜能和个性特点各自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所以评价时重点考察学生:(1)发展的全面性;(2)发展的充分性;(3)发展的自由性。(www.xing528.com)
2.学生是否是真正的主体。学生各自能否获得应有的、充分的发展,关键在于学生不是被动学习、强迫学习、机械学习,而是自己在主动学习,学习有兴趣并由内部诱因引发;主动联结已有的知识,积极思考,深入探究,手脑并用,情绪兴奋,克服困难,所以评价时重点要考察学生是否:(1)积极参与;(2)自主活动;(3)全身心投入。
3.学生的活动是否处于自我意识水平。学生的学习不仅要求是自觉主动学习,更加重要的是要求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把自己的学习过程作为认识的对象,实行自我监控,并及时作出评价和调整,从而学会学习,比如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解题方法和策略的选择和运用,要在自我意识水平上进行,解题之后还要有回顾和反思,所以重点要考察学生是否在:(1)自我调控;(2)自我评价。
(三)教师与学生互动维度。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不仅存在有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两种主客体间的对象性活动,还存在有一种人与外部的关系不是对象性关系,而是一种意义关系,即存在一种意义的活动。在这种意义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处于一种人格平等的“主——主”关系或“我——你”关系(表现为主体间性),教学也就成为教师与学生间的平等对话;成为教师与学生间的一种精神性交往,成为教师与学生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所以从师生互动角度的评价主要包括:
1.师生之间是否有互动。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的授——受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互动,除此而外,师生、生师之间的提问与对话、生生间的合作学习、师生间的研讨、师生间的评价等都应是互动的;对于师生或生生之间的双向互动,需要强调的应是一个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互讨论、共同提高的过程,而不是一个虚假的表面形式(如时下不少的课堂讨论在流于形式),所以我们注重考察课堂互动的:(1)多元性;(2)双向性;(3)流畅性;(4)实质性。
2.师生关系是否恰当。师生关系在我国一直比较“紧张”,学生害怕见到教师,只有学生尊重教师而教师可以不尊重学生(甚至侮辱学生),教师总是“高高在上”,总是“权威”,在课堂上师生之间“很生硬”、很僵化、不协调,这也许是中国的教师“文化”和教育“传统”,这种现象极大地影响着学生主体性的生成和张扬,制约着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压抑着学生创造力的成长和发挥,所以要着重考察师生关系的:(1)平等性;(2)民主性;(3)亲和性。
3.监控是否有效。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要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活动以及各种变化情况,同时学生也要知道教师的一些想法和相关信息,因此师生之间要不断地有反馈、有信息交流,师生共同维持课堂有序的展开和持续,所以要考察:(1)反馈是否及时;(2)评价是否恰当;(3)调整是否合理。
4.课堂气氛是否具有生命意义。课堂作为师生交往、交流、对话乃至生活的场所,要关注学生、教师的生命的延续和生长发展,课堂要对学生具有吸引力,是学生向往的地方,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示和自由的发挥,能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到生命的活力和人生的价值,所以要着重考察课堂气氛的:(1)和谐性;(2)愉悦性;(3)积极性;(4)生成性。教育工作明显加强,既增强了学生的遵纪守法观念,又规范了养成教育,使遵守纪律、勤劳俭朴、爱护公物、助人为乐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