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构筑考评内容的板块
我们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及教学实际,将考评内容分为两大块四个组成部分。两大块即“知”的板块和“行”的板块,四个组成部分即书面考核、学生的学校生活行为考评、家庭生活行为考评和社会生活行为考评。其权重为知的板块占60%,行的板块占40%。其中,知的考核主要通过书面考试的形式进行,侧重于理论联系实际的考查;行的考核主要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把每一单元、每一课、每一目细化为知识和行为两大板块,四个不同的指标,并分别占有不同的比重。
(2)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从教学实际出发构建了实施评价的四个阶段性评价模式
A.提前诊断性评价。根据教学内容,在上新课之前用几分钟的时间采取恰当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态度和行为进行检测,它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根据检测获得的反馈信息,及时进行补偿,使绝大部分学生进入一个良好的准备状态,同时也使教师的教学更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例如,围绕“意志”这一知识点,我们拟定了这样一组题目:①“你参加晨练吗?你坚持了多长时间?在寒冷的冬季你也能天天坚持晨练吗?”②“当你在学习上遇到难题时,你能独立思考多长时间?对思考不出的问题你是否想办法克服?”根据这些问题,学生纷纷行动起来,历数自己意志方面的表现。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做到有的放矢。(www.xing528.com)
B.自评、互评、任课教师评定相结合。根据行为细化指标首先由学生个人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知行对话。在此基础上,由小组成员互评,并组织任课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表现量化打分,最终形成学生行为表现的综合分值。
C.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家庭、学校、社会是学生的三个生活圈,为此,对学生的行为检测要将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使行为细化指标的内容兼顾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从而形成立体的教育网络。学生的家庭行为量化结果主要是通过家庭——学校联系卡来完成,将行为细化指标进行变通,家长根据学生在家的实际行为表现进行量化反馈;学生的社会生活行为量化结果主要是通过星期天、节假日的体验模式来完成,如做一次交通警察、参加社区劳动等。
D.补偿评价。对行为检测不及格的学生实施补偿评价,主要方式是针对学生所出现的错误,根据行为细化指标自己找出原因,有针对性地做变式行为检测,进行自我补偿;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评议小组互帮互学的积极性,通过互评互助进行相互补偿,共同提高。其次,教师采取个别帮助和课外辅导的形式,对检测不及格的学生进行重点帮助,帮助其分析原因,明确行动的目标。一周过后,教师可再拟定一份与行为细化指标类似但不相同的行为考核细则进行再检测,以期学生最后达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