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亨利·杜蒂耶:《萨拉班德与戈尔泰》的大管演奏指导

亨利·杜蒂耶:《萨拉班德与戈尔泰》的大管演奏指导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萨拉班德与戈尔泰为大管与钢琴而作》创作于1942年,当时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的浩劫让社会不稳定因素变多,人们更希望安定与和平的生活。《萨拉班德与戈尔泰》谱例5.1:《萨拉班德与戈尔泰》第一页谱例5.2:《萨拉班德与戈尔泰》第二页谱例5.3:《萨拉班德与戈尔泰》第三页谱例5.4:《萨拉班德与戈尔泰》第四页对于超高音的多次使用是此首作品最大的特点之一。

亨利·杜蒂耶:《萨拉班德与戈尔泰》的大管演奏指导

亨利·杜蒂耶(Henri Dutilleux 1916-2013))法国当代作曲家。1916 年1 月22 日生于法国北部的昂热市(Angers)。在他三岁的时候,全家就迁户到杜埃(Douai)。在1922 年,他外祖父给予杜蒂耶音乐基础知识和钢琴的启蒙教育,并且建议他的父母为他报名进入杜埃国立音乐学院学习,所以他最初的音乐教育是在杜埃国立音乐学院(Conservatoire National de Douai)。杜蒂耶在这里遇到了一位非常重要的老师,杜埃音乐学院院长——著名作曲家及罗马大奖获得者维克托·加洛伊斯(Victor Gallois),他跟随这位老师学习和声、对位法和钢琴。1933 年离开杜埃考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深造作曲和音乐史。1938年,杜蒂耶凭借一部康塔塔获得了重量级的罗马奖学金,不过在罗马的学业因“二战”爆发而被打断。他之后在部队中担任了一年医疗护理员,1940年重回巴黎,找到一份钢琴家、编曲者和音乐教师的工作。两年之后,杜蒂耶成为了巴黎歌剧院的合唱团指挥。从1945年开始,他担任了十多年法国广播电台的负责人,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成为了巴黎高等音乐师范学院和巴黎音乐学院的教授。上世纪九十年代,杜蒂耶移居美国,在坦格尔伍德安享晚年。作曲家本人拒绝被归类到任何流派中,更多的是吸取融合当时各种新颖的作曲技巧并形成了一套他自己的风格,比如,他发明了一种“反向变奏曲”,其中主题不被直接呈示出来,而会在几次试探性的变奏后才被完整,缓慢地呈示。

此首作品是为巴黎音乐学院考试而作的四首作品的其中一首,另外还有《长笛与钢琴的小奏鸣曲》《双簧管奏鸣曲》以及《赞美诗以及赋格曲为长号和钢琴而作》。《萨拉班德与戈尔泰为大管与钢琴而作》(Sarabande et Cortège pour bassoon et piano)创作于1942年,当时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的浩劫让社会不稳定因素变多,人们更希望安定与和平的生活。该作品由两个部分组成,从标题来看是新古典主义风格的作品,但是个中变化还是体现了20世纪音乐多元化的特点。在法国所流行的萨拉班德舞曲是一种庄严的慢三拍子形式,而戈尔泰是一种游行队列形式,有点类似进行曲风格,有着稳定节拍。

《萨拉班德与戈尔泰》

谱例5.1:《萨拉班德与戈尔泰》第一页

谱例5.2:《萨拉班德与戈尔泰》第二页

谱例5.3:《萨拉班德与戈尔泰》第三页

谱例5.4:《萨拉班德与戈尔泰》第四页

对于超高音的多次使用是此首作品最大的特点之一。在乐曲结束之前的华彩段,大管需要演奏到超高音区小字2组D、降E、E、F等音,此处需要特别的指法以及灵敏度高的哨片才能保证演奏不会吹破音或错误的音。指法建议见下图:(www.xing528.com)

图表4:大管指法说明

图表5:小字2组 升C音与D音指法

图表6:小字2组的E与F音指法

图表7:小字2组降E与E音指法

在演奏此作品最后华彩段的E、F音时,建议使用以上的指法并适当调整演奏的嘴型以能顺利吹此高音,哨片也需要挑选后半部较厚的,过于薄的哨片高音无法稳定的支撑。而在《萨拉班德》中,从小字2组降E连贯演奏到小字2组的E则是另一种指法,演奏E音会更好,见图表7。

该作品在第一部分整体呈现出橄榄型起伏变化,摇曳而缓慢的开头和激烈情绪高音形成强烈反差。第二部分速度较快,特别的行进风格让作品具有鲜明的特征。乐曲具有古典时期的轮廓,但是在旋律上却是作曲家个人的音乐语言,结合大管华丽的技巧,让整首作品既体现出作者对创作音乐精细考究的性格,又把大管演奏的难度上限拉升了一个等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