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管演奏风格:四个时期的演奏指导

大管演奏风格:四个时期的演奏指导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13年,米尔德在德国逝世,享年64岁。《F小调协奏曲》第一乐段Allegretto con energia 拍,F小调谱例4.11:米尔德《F小调协奏曲》第一页谱例4.12:米尔德《F小调协奏曲》第二页谱例4.13:米尔德《F小调协奏曲》第三页谱例4.14:米尔德《F小调协奏曲》第四页谱例4.15:米尔德《F小调协奏曲》第五页谱例4.16:米尔德《F小调协奏曲》第六页这首作品具有典型的“新古典主义风格”,蕴含了19世纪的人文精神——自由奔放但又墨守成规。

大管演奏风格:四个时期的演奏指导

米尔德(Ludwig Mild)1849年4月30日出生于捷克布拉格。12岁起在布拉格音乐学院学习大管和作曲。1870-1872年,他曾在奥地利的林茨歌剧院交响乐团担任大管首席;1886年5月12日,年方37岁的米尔德从4个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布拉格音乐学院的大管教授。1894年,执教仅8年的米尔德由于健康原因辞去布拉格音乐学院大管教授一职。1913年,米尔德在德国逝世,享年64岁。此曲的创作者既是大管教授又曾是乐队首席,对于大管的演奏技巧和性能是十分熟悉的,因此,该作品相对其他作曲家为大管而作的作品来说,更加专业,难度自然也较高。米尔德更广为人知的是其创作的《25首大管音阶及琶音练习曲》作品编号Op.24以及《20首大管音乐会练习曲》作品编号Op.26,这两本练习曲集是几乎所有学习大管的学生都会使用到的,被称为大管的“圣经”。

此首协奏曲为单乐章作品,但是由三个部分组成,速度为快—慢—快,第三段是动力再现第一段主题。虽然从创作时期上来看是属于浪漫时期晚期,但是调式还是在大小调体系内。更加频繁的移调、离调出现在此时的作品中,复杂的和弦连接、丰富的调式色彩在这个时代步入繁荣,对演奏者们无论是技术上还是思想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作品结构使用的是奏鸣曲式,有再现部、展开部,呈示部中也存在对比明显的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

《F小调协奏曲》第一乐段

Allegretto con energia 拍,F小调

谱例4.11:米尔德《F小调协奏曲》第一页

谱例4.12:米尔德《F小调协奏曲》第二页

谱例4.13:米尔德《F小调协奏曲》第三页

谱例4.14:米尔德《F小调协奏曲》第四页(www.xing528.com)

谱例4.15:米尔德《F小调协奏曲》第五页

谱例4.16:米尔德《F小调协奏曲》第六页

这首作品具有典型的“新古典主义风格”,蕴含了19世纪的人文精神——自由奔放但又墨守成规。充分地采用了古典时期的许多音乐元素,利用此时期大管优秀的性能在旋律上进行大胆的尝试。大管演奏的第一句旋律跨度达到了十七度,比两个八度还要多。而在第二乐句上,音域则更加宽广,从低音C跨越三个八度到大管最高音区的C音。这个位置的C音在整首作品中多次出现,在古典、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几乎都不给大管写如此高的音,而在浪漫主义时期虽然乐器制造技术得到了充足的发展,但是频繁地使用大管高音区的音却只有大管教授米尔德的此首作品,而在往后的20世纪音乐作品中,大管的高音更是一再突破乐器的物理极限。在该作品的第22小节中,有一个较为复杂的节奏型,第一拍为十六分音符的六连音,第二拍为四个十六分音符,第三、四拍为八分音符的三连音,建议在练习时先把前两拍单独练好,以找到节奏感,以八分音符为一拍的方式练习,这样六连音就成为了两组三连音,而四个十六分音符就是一拍两个音了,而小节的后两拍相对容易奏准。

在呈示部的主部主题结束时使用了“莫扎特式”的颤音终止乐句。副部主题使用的“稍慢的速度”,降E大调的调式,但是旋律中变化音较多,有情绪的高潮点,在超高音区的C音上使用了“ff”的力度记号,准确的音准和有力的气息支撑需要在长音练习中训练。情绪高点后是连续的断奏三连音,类似于莫扎特KV.191作品的第三乐章。

第二部分是行板速度,类似于协奏曲第二乐章的风格,抒情而缓慢,调号为C大调。有再现部分,但力度处理上更加弱。最后的低音区C音,演奏逐渐变弱,需要使用前端较薄的哨片才能支撑住低音区的弱奏而不破音。

最后一部分是第一乐段的再现,在尾声部分有变化。最后的G音颤音要使用替代指法才能演奏,正常指法无法演奏出颤音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