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莫扎特短短35年灿烂而戏剧性的一生中,创作领域可以说涉及甚广,他至少有过4首大管协奏曲的创作,这一首是莫扎特于1774年在萨尔斯堡完成的,此曲一直是大管演奏最重要的曲目之一。莫扎特用他对木管乐器天生特殊的感觉创作了它,演奏者对音色的处理、演奏技巧的掌握、处理音乐的概念等各方面都可以体会出莫扎特音乐的自然流畅、优雅的风格。古典协奏曲式是随着奏鸣曲的发展而来的,但两者之间又有着许多的不同:奏鸣曲有四个乐章,而古典协奏曲只有三个乐章,小步舞曲被省略。与奏鸣曲不同的是,后者在乐章中间或者乐章结尾处会加上一段即兴演奏(一般演奏者会提前准备好即兴演奏的内容)的华彩乐段(Cadenza),通常是在再现部结尾要进入尾声之前。演奏时乐队一般在属和弦上结束引入独奏者的华彩,然后华丽的炫技乐段以后接入尾声(Coda)结束。此作品为莫扎特18岁时所创作,当时他在萨尔斯堡宫廷担任乐团首席,而且从小就在欧洲各地旅行演出,对于欧洲各国的乐器的演奏方式、特征、与音响效果应该是有一定认识的。作品风格受前人影响比较明显,特别是呈示部主题部分与德国作曲家J.C.巴赫(Johann Christian Bach,人称“伦敦巴赫”,1735-1782)所创作的《降E大调大管协奏曲》十分类似,节奏型、旋律的走向都几乎一样。莫扎特曾经跟J.C.巴赫学习过作曲技术,并且很尊敬这位老前辈,因此此首协奏曲三个乐章的曲式分别是,第一乐章:奏鸣曲式。第二乐章:两段式的歌谣曲式。第三乐章:回旋曲式。
《降B大调协奏曲》第一乐章
Allegro 拍,♭B大调
谱例2.1:《降B大调协奏曲》第一乐章 第一页
谱例2.2:《降B大调协奏曲》第一乐章 第二页
谱例2.3:《降B大调协奏曲》第一乐章 第三页
由于18世纪的大管音量较小,所以这些作品常由大键琴弹奏低音伴奏,即使是协奏曲,在巴洛克时期也是以小编制的弦乐团伴奏,以达到音量上的平衡,此曲中莫扎特在乐队配置上使用了两把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两支双簧管及两支法国号。乐曲中的装饰音处理方式参考上一节音乐风格中的处理方式。关于第一乐章与第二乐章的华彩乐段的处理,请参考以下的谱例,有几个不同的版本供读者参考。
《降B大调协奏曲》第一乐章
谱例2.4:《降B大调协奏曲》第一乐章 华彩第一部分
谱例2.5:《降B大调协奏曲》第一乐章 华彩第二部分以及版本二
谱例2.6:《降B大调协奏曲》第一乐章 华彩版本三 第一部分
谱例2.7:《降B大调协奏曲》第一乐章 华彩版本三第二部分,第二乐章华彩版本一
《降B大调协奏曲》第二乐章(www.xing528.com)
谱例2.8:《降B大调协奏曲》第二乐章 华彩部分版本二
《降B大调协奏曲》第二乐章
Allegro 拍,F大调
谱例2.9:《降B大调协奏曲》第二乐章
第二乐章的速度平缓,在使用弱音器的弦乐衬托下,大管吹出一段感人至深的旋律。熟悉莫扎特作品的人一定对这个旋律不陌生,他曾多次使用这个旋律;在第二十一交响曲(K.134)第二乐章中;在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第二幕第一场,伯爵夫人的咏叹调《请给予爱》中都曾出现过。或许那首咏叹调能够带我们走入莫扎特的内心,让我们更能体会到莫扎特谱写这段旋律时的内心情绪感受。古典时期的第二乐章一般是慢而抒情的,但是莫扎特的音乐总能给人带来阳光般的感觉,尽管如此,透过第二乐章我们不难看出,莫扎特也有深邃的一面——他的生活也不尽然如他的音乐那般充满希望,只不过内心的伤感不易被人察觉罢了。
《降B大调协奏曲》第三乐章
Rondo 拍,♭B大调
谱例2.10:《降B大调协奏曲》第三乐章 第一页
谱例2.11:《降B大调协奏曲》第三乐章 第二页
第三乐章使用的是回旋曲式、小步舞曲的速度,重复出现的主题被莫扎特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基于优雅风格中“舒畅的旋律,伴奏和声尽量简化”的基本原则,演奏者必然采用自然的吹奏方式,让三连音与十六分音符旋律听起来自然、细巧、灵活。
这首《降B大调协奏曲》是莫扎特在他一生中最平静的一段时间里创作的,透过音乐,我们仿佛可以看见莫扎特心灵中那块清新而不受世俗干扰的净土。他的音乐给人的感觉总是与高贵、晴朗、静谧、优美分不开,而它的音乐却又与贝多芬或其他作曲家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在他首次为管乐器创作协奏曲时,曲式上明显地受了巴赫的影响,华丽的风格尤其明显地表现在回旋曲中,整首曲子的独奏部分从头到尾,无论是语言特性的跳跃、音阶段落或是如歌般的乐句处理都显示出作者的用心,相同的特性也显示在乐队生动的配合上,莫扎特在此曲中利用优美的旋律,大跳音程、音阶等技巧将大管乐器的特色意义表现得淋漓尽致,更将乐队与大管之间做了相当和谐的搭配,令演奏者动情,听者动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