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应用,网络数据流量迅速增加,使原有速率的局域网难以满足要求,IEEE组织了由3Com、Cisco、Intel和Lucent等著名IT企业组成的联盟进行万兆位(10Gbit/s)以太网技术的开发。2000年初,其高速研究组(HSSG)发布了10Gbit/s以太网(10GE)的IEEE802.3ae规范,并于2002年6月在IEEE正式通过这个标准规范。
1.万兆以太网特点
10GE的主要特点是:
1)保留了IEEE802.3以太网的帧格式。
2)保留了IEEE802.3以太网最大帧长和最小帧长。
4)使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不使用铜线)。
5)使用点对点链路,支持星形结构的局域网。
6)数据传输率非常高,不直接和端用户相连。
8)所有数据传输都以全双工方式进行,这不仅极大扩展了网络覆盖区域(交换网络传输距离只受光纤所达距离限制),而且使标准大大简化。
2.万兆以太网体系结构
10Gbit/s以太网分层体系结构如图3-12所示。
10Gbit/s以太网分层体系结构各层功能如下:
1)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MAC子层是以太网标准的最高层定义,为了维护兼容现有的局域网技术,必须符合已经存在的以太网标准。在IEEE 802.3标准工作范围内定义MAC参数,对MAC子层可有一些很小改动,使10Gbit/s以太网帧结构在LLC实现全双工工作方式。
2)协调子层(RS):协调子层的功能是把XGMII的信号传送给MAC。
图3-12 万兆以太网体系结构
3)介质独立的10Gbit/s接口(XGMII):XGMII被定义为从MAC到物理层的10Gbit/s接口,还提供分离的8位或64位传输和接收数据的路径,提供必要的控制信息、时钟信号等用于控制同步的信息。(www.xing528.com)
4)物理编码子层(PCS):PCS层对传送出去的数据进行编码,对接收数据进行解码。PCS层实现64B/66B、8B/10B编码与解码,实现挠码和去挠码;连接广域网时实现速率匹配。
5)广域网接口子层(WINS):10Gbit/s以太网物理层提供与OC-192c和SDHVC-4.64c相兼容的接口,传输速率为9.58Gbit/s。与SONET不同的是,运行在SONET上的万兆以太网依然以异步方式工作。WIS(WAN接口子层)将万兆以太网流量映射到SONET的STS-192c帧中,通过调整数据包间的间距,使OC-192c略低的数据传输率与万兆以太网相匹配。
6)物理介质相关子层(PMA):PMA提供连续不断的数据传输。PMA支持各种可靠的编码方案,每个PMD都可用一个编码来支持并且与特殊介质适配。
7)物理介质独立子层(PMD):PMD通过介质相关接口MDI与传输介质(光纤)相连,主要负责比特流的传送和接收。
8)介质相关接口(MDI):MDI实质上是信号收发器和电缆之间的连接头的规范。
3.万兆以太网帧结构
图3-13为万兆以太网帧结构。万兆以太网帧与10Mbit/s以太网帧在结构上存在差异,在万兆以太网帧头部添加了长度字段和头部差错校验字段(Header Error Correction,HEC)。长度字段占2B,用于指示MAC帧的长度。HEC字段占2B,位于SFD字段之后,它是长度、前导和SFD字段的CRC-16校验。此时,前导字段由原来的7B减到5B。
图3-13 万兆以太网帧结构
4.万兆以太网物理层结构
由于万兆以太网支持局域网和广域网,因此,万兆以太网增加了一个广域网接口子层(WAN Interface Sublayer,WIS)。WIS介于物理介质相关子层和物理编码子层之间,负责将MAC子层的8B/10B编码与ANSI SONET STS-192C传输格式编码或ITU SDHVC-4-64C格式编码(统称OC-192帧)进行映射。
由于OC-192编码的数据传输速率是9.953280Gbit/s,而非万兆以太网的10Gbit/s,因此,要把MAC帧的物理编码插入OC-192帧,就必须降低MAC帧的发送速率。具体办法是:WIS在MAC帧编码之间插入一些额外的间隔,间隔的字节数与前一帧的长度成正比,在WIS子层进行64B/66B编码时,再将这些间隔剔除。这样经过WIS处理,其输出SONET/SDH帧的速率就符合OC-192要求了。WIS和PMA之间接口是16位接口(XSBI),是SONET/SDH帧生成器与高速的SERDES逻辑之间的电信号接口。万兆以太网使用的编码方案有以下两种:局域网PCS使用8B/10B(对应物理层标准中的字母X)、64B/66B(对应字母R);广域网WIS使用64B/66B(对应字母W)。
5.万兆以太网物理层标准
万兆以太网只支持光纤通信介质。万兆以太网物理层标准表示为:10GBase-[介质类型][编码方案][波长数],通式为:10GBase-[E/L/S][R/W/X][l/4]。其中各参数含义如下。
1)介质类型。S表示短波长(850nm),用于多模光纤在短距离(约为35m)传送数据;L代表长波长,当使用单模光纤时可支持10km的传输距离,而在使用多模光纤时,传输距离为900m;E代表特长波长,用于广域网或城域网中的数据传送,当使用1550 nm波长的单模光纤时,传输距离可达40km。
2)编码方案。X代表局域网物理层中的8B/10B编码;R代表局域网物理层中的64B/66B编码;W代表广域网物理层中的64B/66B编码。
3)波长数。当波长数为4时,使用的是宽波分复用(WWDM)传输。在短距离传输时,WWDM要比密集波分复用(DWDM)适宜。如不使用波分复用,则波长数为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