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计算机网络千兆以太网的体系结构和传输速率

计算机网络千兆以太网的体系结构和传输速率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3-11 千兆以太网标准1.IEEE802.3z千兆以太网IEEE802.3z千兆以太网标准的体系结构结合了IEEE802.3 Ethernet和ANSI X3Tll两个标准。光纤通道标准定义了5层操作,千兆以太网使用FCO和FCI层。IEEE802.3z千兆以太网系统采用8B/10B编码方案,并以1.25G波特的速率在信道上发送信号,以达到1Gbit/s的传输速率。

计算机网络千兆以太网的体系结构和传输速率

100Mbit/s快速以太网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飞速发展,成为当时局域网连接应用的主要技术。但在高速宽带连接中面对ATM和FDDI技术的挑战,只达到100Mbit/s的快速以太网已显吃力。1995~1997年,IEEE802.3委员会组建两个工作组,研究以太网环境下不同介质上如何使分组包的传输速率达到Gbit/s(即千兆)级数据传输,分别制定了IEEE802.3z和IEEE802.3ab标准,下面分别介绍这两种技术标准。千兆以太网标准如图3-11所示。

978-7-111-43162-6-Chapter03-11.jpg

图3-11 千兆以太网标准

1.IEEE802.3z千兆以太网

IEEE802.3z千兆以太网标准的体系结构结合了IEEE802.3 Ethernet和ANSI X3Tll两个标准。千兆以太网信号系统的基础是光纤信道,有关光纤技术的标准是由ANSI制定的(ANSI X3.230-1994(FC-PH)描述)标准。光纤通道标准定义了5层操作,千兆以太网使用FCO和FCI层。其中,FCO层定义的是物理链路部分,包括接口(连接器)和介质标准。FCI层定义的是8B/10B编码方案的编码和解码操作。IEEE802.3z千兆以太网系统采用8B/10B编码方案,并以1.25G波特的速率在信道上发送信号,以达到1Gbit/s的传输速率。

IEEE802.3z标准定义了3种介质系统:

(1)1000Base-SX

1000Base-SX是短波长激光器(SWL)多模光纤介质系统标准,是一种在收发器上使用短波激光作为信号源的媒体技术。1000Base-SX收发器上的光纤激光传输器的激光波长为770~860nm(一般为800nm)。1000Base-SX仅支持多模光纤介质,不支持单模光纤,根据光纤类型和工作模式不同,最大传输距离为275m至550m不等。1000Base-SX标准规定连接光缆所使用的连接器是SC标准光纤连接器。(www.xing528.com)

(2)1000Base-LX

1000Base-LX是长波长激光器(LWL)光纤介质系统标准,是一种在收发器上使用长波激光作为信号源的媒体技术。它使用激光波长为1270~1355nm(一般为1300nm)的光纤激光传输器。1000Base-LX既支持多模光纤,也支持单模光纤。1000Base-LX规定在使用多模光纤且工作在全双工模式时,最长传输距离为550m。对于单模光纤,全双工模式下最长的传输距离可达5km。1000Base-LX与1000Base-SX相同,也使用SC标准光纤连接器。

(3)1000Base-CX

1000Base-CX是短距离铜线千兆以太网标准,使用一种特殊规格的屏蔽双绞线,即TW型带屏蔽铜线,双绞线的特性阻抗为150Ω,最长传输距离仅25m。连接这种屏蔽双绞线的连接器是9针的D型连接器或8针带屏蔽光纤信道2型(HSSC)连接器。

2.IEEE802.3ab千兆以太网

IEEE802.3ab工作组成立于1997年,负责制定基于UTP的半双工链路的千兆位以太网标准,该工作组制定了IEEE802.3ab标准及其协议。IEEE802.3ab定义基于5类UTP的1000Base-T标准,其目的是在5类UTP上以1000Mbit/s速率传输100m。

IEEE802.3ab标准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两点:其一,减少用户在5类UTP布线系统上的投资;其二,1000Base-T是100Base-T的自然扩展,与10Base-T、100Base-T完全兼容,保护用户已有投资。在5类UTP上达到1000Mbit/s的传输速率需解决5类UTP衰减和串扰问题,因此,1000Base-T采用与1000Base-X完全不同、更为先进的4D-PAM5编码方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