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智能穿戴36手环案例:告别广告骚扰

智能穿戴36手环案例:告别广告骚扰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这个案例看,李女士虽然只丢掉了一个手环,但由于她缺乏安全意识,没有将设备从手机、微信上解除绑定,因此还存在着数据通路,最终致使个人数据外泄,引来了各种推销、广告骚扰。防范招数招数1 安全行业的发展滞后于智能穿戴设备的发展。招数2 智能穿戴设备的使用者更要注意信息保护。招数3 任何智能穿戴设备,都需要及时更新应用程序,以免不法分子利用漏洞造成用户的安全风险。

智能穿戴36手环案例:告别广告骚扰

近几年来,可穿戴设备及健康类应用变得越来越受欢迎,因为它们能帮助用户监控心率、消耗热量及睡眠模式等。毫无疑问,它们对用户的健康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同时它们还有可能对用户的隐私带来潜在风险。

案情

目前市场上,智能可穿戴设备琳琅满目,面对这些新鲜玩意儿,大家总会有忍不住想买的冲动。李女士就买了一款运动手环,主要是希望监督自己锻炼身体。买了以后一直都用得好好的,但是,在一个多星期前,李女士的这款手环不慎遗失,然而让她没想到的是,前几天,她看到自己微信朋友圈里,丢失了一个星期的手环竟然又“晒”起了步数。

这款手环是李女士在9月份购买的,买来之后,她在手机上下载了手环的APP软件,还用蓝牙与手环进行了关联。在看到微信的朋友圈里大家都在晒步数的时候,李女士就也将微信和手环进行了关联。

10月中旬,李女士去外地游玩,不慎将手环遗失。在使用APP软件无法连接手环的情况下,李女士就卸载了手机上的APP程序,但是微信里一直没有取消关联。然而就在3天前,沉寂已久的微信又开始给李女士发送信息,“晒”起了步数。“我的手环已经丢了,手机APP程序也卸载了,为什么还能看到别人使用我手环的情况?”李女士很担心,她怕自己的个人信息因此发生了泄露。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手环在丢失后依然能在微信的朋友圈里“晒”步数呢?李女士拨打了官方客服电话,一位工作人员解释说,微信朋友圈里依然能看到手环“晒”步数,可能是捡到手环的人并没有将手环和自己的微信进行关联,因此,李女士通过微信还能看到手环晒出的步数。而且手环记录下运动的步数,是通过蓝牙上传到APP软件后,由APP软件上传至云平台的,之后再从云平台传到李女士微信里的。

听了客服的解释,原本以为事情至此就算是结束了。李女士又重新购买了手环,与手机进行数据绑定,并制定了每天的锻炼计划。但万万没想到,让李女士担心的情况还是发生了。

“这段时间,不知道我的个人资料咋就泄露了,老能接到莫名其妙的电话,而且都是外省的电话。有的区号是0371,有的是0379。电话接通以后,他们就开始给我推荐各种补品,可是我都不认识他们。”(www.xing528.com)

“其实我挺烦这种电话的,但是他们一直打,有的态度还挺好,一直说这是自己的工作,而且强调不要钱,付邮费即可领取试用装,请我一定支持。我就纳闷了,这些人是怎么知道我的姓名、年龄、健康情况,有的甚至还知道我的家庭住址……”话音未落,李女士的手机响了,是一个河北寄过来的快递。李女士连忙下楼取件,打开以后,里面是一盒冬虫夏草,上面写着“保健食品”,牌子是“寿世宝”,还印着“卫生部批准”,但连个保质期也没有。

分析

本来,一个独立的智能手环是无法实现数据交互的,但是把它和手机及互联网应用绑定后,整个的数据循环就打通了,从单体设备采集,到云端数据回传,全链条都和互联网发生了关系,数据的汇集提高了数据的价值,于是也吸引了犯罪分子的目光。从这个案例看,李女士虽然只丢掉了一个手环,但由于她缺乏安全意识,没有将设备从手机、微信上解除绑定,因此还存在着数据通路,最终致使个人数据外泄,引来了各种推销、广告骚扰。

防范招数

招数1 安全行业的发展滞后于智能穿戴设备的发展。目前,智能穿戴是业内的一股潮流,科技巨头们纷纷推出最新产品,希望先期占领市场。然而,在目前应用较广的几种智能穿戴设备中,几乎每种都存在泄露隐私的安全问题。智能穿戴设备能够捕捉并收集个人的详细信息,比如生活方式、健康、位置、运动和日常生活信息。这些数据最终有可能以人们未曾想象到的方式被应用,并产生盗窃、跟踪、欺诈和其他犯罪行为。对于厂商来说,从手机发出命令开始,到网络传输加密,再到云端,从云端到家庭的网关等一系列传输过程,所有可能存在的风险点,都应做好加密措施和安全认证。同时,厂商还应注重使用人群的个性化安全需求。比如老年人用的监测类手环,要加强体征数据的安全传输和处理。儿童类手环,则要加强对定位功能的保护,增加儿童位置信息的隐蔽性,防止孩子们的行踪被非法获取。

招数2 智能穿戴设备的使用者更要注意信息保护。从使用者的角度来说,保护个人隐私最重要的是提高个人信息安全意识,在进行购买和设置时要了解清楚,哪些信息是可以被获取的。

招数3 任何智能穿戴设备,都需要及时更新应用程序,以免不法分子利用漏洞造成用户的安全风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