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动机是行动的直接动力,是激励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原因,是个体发动并维持其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动机对人的行为、活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它决定个体活动的自觉性、积极性、倾向性和选择性。动机水平的高低和强弱决定着个体活动的质量、水平和效果。
一般地说,动机来源于需要。需要的层次越高,个性活动的积极性也就越高。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按照需要的起源分为生理的需要与社会性的需要,也可以按对象的不同而分为物质的需要和精神的需要。关于需要的分类问题,目前心理学界说法不一。其中影响较大的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
1954年,马斯洛概括出七种水平的需要,按其重要性,从低级到高级排列成下面七个层次:①生理的需要。如对粮食、水分、性、睡眠等需要。②安全的需要。如对各种安全(包括生命、财产、职业、生理等方面的安全)、免于恐惧等的需要。③相属关系和爱的需要。如对与他人交往、爱别人和接受别人爱、成立家庭、归属等的需要。④尊重的需要。如对自我的尊重、为他人所尊重、得到赞许等的需要。⑤认知的需要。如对认识、理解、说明等的需要。⑥美的需要。如对顺序、对称等的需要。⑦自我实现的需要。如对寻求自我满足、成就、发展最优潜能等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在人的发展中,这七种需要是按次序逐级上升的系列,而生理的需要是最基础的需要。只有首先满足生理的需要,才能去发展安全需要及其他更高一级的需要。而要形成高一级的需要,必须先适当满足比其低一级的需要。前六级水平的需要相继得到了满足,自我实现的趋势才能达到顶点。实际上,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在不同情况下各人的需要也各有其特点和结构,难以划一。而且,人们还有一种满足理想的需要,这种高尚的需要是马斯洛所没提及的。但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仍可供大家在作文教学中借鉴。
现在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们往往从课本或教学参考书上找些现成的题目让学生写人、记事和状物,并不说明作文的实际效用,结果学生只能为分数而写作。这样做,他们需要的层次是低的,即可能是躲避教师和家长指责的安全需要,可能是追求教师奖励一朵小红花或进行一次全班表扬的尊重需要,甚至可能是要求家长物质奖励的生理需要。而要使学生产生强有力的作文动机,就必须激发他们较高层次的社会性的需要,如交往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取得成就的需要。(www.xing528.com)
目前国内不少成功的作文教改,都是首先在这方面下功夫的。例如上海师资培训中心徐家良以及蔡幽凤、徐鹄等老师“强化口语,注重实用”的探索,就是以激发学生交往的需要为突破口,试图建立“以用为目的”的作文教学体系。叶圣陶先生早就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提倡“实际作文”“实用作文”。他说:“我谓实际作文,皆有所为而发,如作书信,草报告,写总结,乃至因事陈其所见,对敌斥其谬妄,言各有的,辞不徒作……而作文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之技能,非语文教师强加于学生之作业所谓善写,非为饰美,务切实用,工作所需,生活所需,咸能畅达,斯为善矣。”
因此“以用为目的”的教学,强调每次作文训练一定要同明确的目的、动机相联系,把作文训练的实用价值放在首位,同时,以作文的实际效用,确定评价作文内容与语言、结构等表达形式的成绩标准,以此带动作文训练各个环节的改革。为了达到“以用为目的”,徐家良等设计作文教材强调多元性、灵活性、真实性和意识性。他们把作文内容的开拓放在第一位,既引导学生从自己生活的天地中开拓写作内容(包括个人生活、班级学校生活、家庭社会生活);又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关的活动(包括能表现个性的群体活动,有统一要求的个体活动,以学校为主要场所的大、中、小型活动的综合),从中取得写作素材。
又如上海师专张平南老师的小学课外作文辅助试验,也是以激发学生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为突破口的。这项试验从中年级开始,内容有“生活作文”“智能作文”“文学作文”三个方面。“生活作文”,就是以“每天写一两句见闻”的形式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和仔细思考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事情。“智能作文”,是以游戏形式在学生课外兴趣小组里开展,其目的是通过生动活泼的思维训练,提高学生作文兴趣。“文学作文”,是让学生阅读文学作品(诗、童话、寓言)培养审美感情,积累作文素材,然后将读转化为写。即读寓言—写故事,读童话—写童话,读诗—写文,使学生阅读、作文、思维、情感同步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