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科学的整体性原理,与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原理是相通的。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指出:教学从单纯传授知识技能为主转变为着重培养能力,从研究教材转为研究学生,把学生视为教学对象转为教学中心,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最优化应以系统的方法论为基础,用整体、相互联系、动态的观点来研究教学过程,把教学过程中师生活动的内部因素、外因条件都看成是相互联系的整体,把教学过程中各个成分融成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整体。
(一)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处理好双重转换关系
作文是学生心理功能的学习实践活动。小学生写一篇作文,都要经过双重转换的过程。学生通过直接地参与体验生活,或间接地触发感受生活,从而积累作文素材,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思维和想象活动,确定表达的内容和叙述的顺序,再选择相应的词句,遵循语言规律把要写的东西写出来。
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篇中说:“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刘勰精辟地阐明了构成一篇文章的主要成分:一是情理;二是文辞。情理是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反映,是文章的“经”,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文辞是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对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掌握与运用,是文章的“纬”,来源于培养与学习。经线正了纬线才能织上去,“情理”确定了,“文辞”才能畅达。这才是作文的根本,这是整体性原理的具体化。
从整体性认识出发,学生写作文,先是经历生活(包括直接、间接),即客观事物转换为作者的认识,包括认识产生的观念和情感,形成“情理”,这是第一重转换。然后在教师的表达技能指导下,这些观念、情感转换为语言文字,即“文辞”,这是第二重转换。这个过程就是物客观事物)→情(观念情感)→辞(语言文字),由物到情,再由情到辞,就是作文认识过程整体性原理的双重转换。
(二)把握教与学的关系,调节指导效果(www.xing528.com)
最优化的教学过程,要把师生活动的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都作为相互联系的整体。因而,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必须把学生学习活动心理这个主体的内部因素,与教师教学指导这个对内部因素起作用的外部条件统一起来,才能取得显著的效果。传统的作文教学,由于作前准备指导不足,甚至无所作为,因而教与学的心理是不统一的。当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作文题后,就喋喋不休地进行写作技能的指导:怎样审题,选取什么的材料,怎样确定和表达中心,怎样写具体写连贯、写得有条理,以及怎样开头结尾,乃至选用些什么词语也提供给学生。
这些指导,是按照教师的教学心理——“怎样写”来进行的,且又是抽象的概念性指导。而学生呢,一看到教师的命题,其心理活动是:用什么材料写这题目,往往处于“选定——否定——再选定——再否定……”的急躁心理情绪中,是“写什么”的思维。两者的心理就不能统一。要是作前的学生已掌握了训练题要求的素材,并有表达激情,接触题目后,就会有跃跃欲试的情绪,教师的“怎样写”的心理与学生“写什么”心理达到了统一。从而调动了学生和教师的积极因素,从另一侧面体现了整体性原理,优化了教学过程。同样,在作文指导过程中,根据训练要求,运用范文进行文章结构和写法技能的过渡,也要按照师生双方整体性的和谐统一,才能取得指导效果。
(三)加强自改能力的培养,完善整体能力
作文教学过程是一个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的过程,这也应反映在作和改中,才算是完整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写作要经历“认识——思维——表达——再认识——再思维——修改原来的表达”的过程。学生作文写得不具体、不正确,是因为认识不足造成的,根本办法是加强认识来修改原表达的不足。教师精批细改,实质上是教师包办代替学生跳跃了一个认识过程。而学生自改作文往往反复两三次,这个过程就是提高深化的过程。培养学生自改能力,是改变学生只知“作”不知“改”的问题,使学生不但会写,而且会改,这才是完整的作文能力的培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