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古代历史地名的渊源与语源

中国古代历史地名的渊源与语源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每一个历史地名都是有其渊源的,其渊源主要指两方面:一是指地名因何而产生,二是指地名的语源。以上地名的产生都有其历史根源,又都是在汉语语境中产生,显然这些地名产生的原因和汉语语境二者是相互关联的。

中国古代历史地名的渊源与语源

每一个历史地名都是有其渊源的,其渊源主要指两方面:一是指地名因何而产生,二是指地名的语源(指地名产生之时属什么民族的语言)。其实,很多地名产生的这两方面是相互关联的。

1.部分汉语地名的渊源

金城酒泉、马邑等汉语地名,它们的起源都有着生动的故事,而且又都是在汉民族语通行范围内产生的。我们通过对这几个地名产生情况的介绍,自然可以使大家了解地名产生与语源的关联性

金城 东汉应劭说:“初筑城得金,故曰金城也。”[3]“金城”于西汉时始筑。应劭的话是说当时在筑城的劳动中于土里发现了天然的金块。应劭此说,郦道元在撰《水经注》时引为注。在这里虽然没有留下修筑金城和“得金”的具体情况,但却把金城地名美好的涵义保存了两千年之久。

酒泉 《汉书·地理志·酒泉郡》条注引应劭语曰:“其水若酒,故曰酒泉也。”其意是说,酒泉郡城中泉水有酒味,故曰酒泉。后来有的史书说:西汉时,“霍去病率军前往河西走廊征匈奴有功,汉武帝赐给他一壶酒。霍去病得到御酒后认为,战胜匈奴本是全体将士集体的功劳,御酒应该全体将士共同喝。可是一壶酒太少,无法做到全体将士都能喝到御酒,在此情况下,他只好把一壶御酒倒入泉水中,这样,全体有功将士都喝到了带有酒味的泉水。酒泉因此而得名”[4]

马邑 据《元和郡县图志》“朔州州城”条记载:“昔秦人筑城于武周塞以备胡,城将成而崩者数矣,有马驰走,周旋反覆,父老异之,因依而筑城,乃不崩,遂名马邑。”[5]据上述记载说,早在秦朝时,为了防御北方匈奴南侵,遂决定在雁门关以南筑城。可是,城屡筑屡塌,筑城者实在没有好办法。正在这时,筑城的人发现有一匹马在附近一处地方奔跑。当时有人详细一看,发现那匹马奔跑有固定路线,也就是说那匹马在固定地方转圈跑着。不知是什么人,从马的转圈跑中意识到那匹马是一匹神马,它在固定地方转圈,实际上是示意筑城的人,应在它奔跑时留下的踪迹上去筑城。后来,秦朝筑城的人,真的到那匹马转圈的地方去筑城,结果一次就把城筑成功了。这样,就把所筑城叫马邑城。以上地名的产生都有其历史根源,又都是在汉语语境中产生,显然这些地名产生的原因和汉语语境二者是相互关联的。(www.xing528.com)

2.部分少数民族语地名渊源

我国少数民族语的地名同样很多,多得难以数计。少数民族语地名在产生时,其原因及其语境同样有着关联性。现在我们来认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语地名的产生简况:

塔克拉玛干 是新疆南疆大沙漠的维吾尔族语名称,属区域性地名。相传,生活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维吾尔族人民,因受沙漠扩展的影响,他们所在地区严重缺水、土地沙化,难以在当地继续生活下去。为了能够在当地生活下去,有一个维吾尔族青年自告奋勇,表示要到沙漠中去找水。有一天,这个维吾尔族青年骑着马进入了沙漠地区,从这一天起,当地的乡亲们天天等待着他回来,可是这个维族青年再也没有回来。从此,当地维族群众就把这片沙漠叫作“塔克拉玛干”。在维吾尔族语中,“塔克拉玛干”是进去出不来沙海之意。

瓯脱 据有的学者考证,瓯脱一词本为突厥语词,当时北方草原匈奴族在与突厥人的交往中习用而成为匈奴语词。“欧脱”意为“中间地”,当匈奴族习用后,就将匈奴与东胡间千里之地称作“瓯脱”,故产生了“瓯脱”这个匈奴语地名。另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在匈奴单于冒顿时,活动于今辽河流域的东胡族颇为强盛,故想占有东胡与匈奴间东西长千余里草原即瓯脱,于是派使者去匈奴,先索要头曼单于千里马,后又派使者去索要匈奴单于“阏氏”(即妃子),以此试探匈奴是否怕东胡。对此,匈奴王冒顿深知是试探,故将千里马和“阏氏”送给了东胡,以此麻痹东胡王。再到后来,东胡王又派使者去匈奴,并向匈奴提出把东胡与匈奴间千余里之地即瓯脱送给东胡,当匈奴王听到这一无理要求便大怒说:“地者,国之本也,奈何予之!”为此立即率骑兵讨伐东胡,东胡因毫无防备故被灭亡。冒顿返回后又击走河西月氏,从此整个北方草原都成了匈奴的牧场[6]。因东胡与匈奴的争夺,遂使“瓯脱”地名流传两千多年,而且在这一漫长过程中,它的语意也发生了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