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概论:探索计里画方历史地图制作

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概论:探索计里画方历史地图制作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8]裴秀在这里指出了魏晋以前历代地图的共同缺点。而裴秀本人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系统绘图原则的著名地理学家。这就表明,在缩制成《地形方丈图》时,运用了“计里画方”方法,这就是《地形方丈图》的主要特点。这三者在地图的绘制中是最为重要的。“制图六体”的提出,为我国地图的制作,奠定了较为科学的基础。由于裴秀“制图六体”的核心是“计里画方”,从而自此,我国的地图学史发展到了“计里画方”的阶段。

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概论:探索计里画方历史地图制作

从先秦到魏晋,我国的历史地图已经有了很大进步,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可是,这一时期的地图是画有山川、草木、怪兽等实际事物图象的形象化地图。这种地图既没有统一的绘制原则,也很难求得精确可靠。魏晋之际的裴秀曾在《禹贡地域图序》中评论汉代的地图时指出:“汉氏舆地及括地诸杂图,各不设分率,又不考证准望,亦不备载名山、大川,虽有粗形,皆不精审,不可依据。”[8]裴秀在这里指出了魏晋以前历代地图的共同缺点。正是有这些缺点,才阻碍了地图的进一步发展。从这里也可看出,魏晋以前的地图科学性是不强的。因此,总结以往的绘图经验,提出一套较为科学的指导绘图的原则,在当时来说是十分必要的。而裴秀本人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系统绘图原则的著名地理学家。裴秀提出的绘图原则,就是著名的“制图六体”。“制图六体”的核心是“计里画方”。

裴秀是西晋武帝司马炎时的司空(朝廷官吏),由于职务的关系,曾接触了大量国家收藏的地图。裴秀在使用原有地图的时候,深感传统的地图上古今地名变化很大,地图绘制方法也很粗糙,特别是“不设分率,又不考准望”。不计“道里”,“皆不精审,不可依据”。鉴于这种种情况,他决心绘制新图,以代替旧图。

在裴秀绘制新图之前,西晋朝廷保存有一幅《旧天下大图》,这幅图“用缣八十匹,省视既难”,不便展阅。为了使用方便起见,裴秀就把这幅《旧天下大图》缩制为以一分为十里,一寸为百里(1∶1500000)的《地形文丈图》。据载,其图很大,而且内容十分精细,说“王者可不下堂而知四方也”[9]

裴秀绘制的这幅《地形方丈图》有什么特点呢?从上述可知,原有的《旧天下大图》十分巨大,裴秀在缩制时,采用了“一分为十里,一寸为百里”即一百五十万之一的比例缩尺。这就表明,在缩制成《地形方丈图》时,运用了“计里画方”方法,这就是《地形方丈图》的主要特点。(www.xing528.com)

裴秀在他的门客京相璠的协助下,还精心绘制了一本名为《禹贡地域图》的地图集,共十八篇,就是说,他把当时的全国地图分别绘制为十八幅。这可能是世界上见于文字记载的最古的地图集。那么,裴秀把全国图分别绘为十八幅图时,所依据的原则是什么呢?关于这一点,尚无具体记载,不过可以从裴秀总结的“制图六体”中找到旁证。

裴秀在认真总结前人制图经验的基础上,独出心裁地提出了六项制图原则,即所谓“制图六体”。裴秀在《禹贡地域图序》中写到:“制图之体有六焉:一曰分率,所以辨广轮之度也;二曰准望,所以正彼此之体也;三曰道里,所以定所由之数也。四曰高下,五曰方邪,六曰迂直,此三者各因地而制宜,所以校夷险之异也。”[10]。这里的“分率”就是比例尺;“准望”就是地理方位;“道里”就是交通路线的实际距离。这三者在地图的绘制中是最为重要的。而“高下”就是地势的高低,“方邪”就是道路方向的邪正,“迂直”就是道路的曲正。这三者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道里的远近。可以说,这六者把今天地图学上的主要问题都扼要地提出来了。这在经纬度方法用于绘制地图之前,算得上是世界上最精审、最科学的地图画法了。“制图六体”的提出,为我国地图的制作,奠定了较为科学的基础。因此,我们可以称裴秀是中国传统地图学的创始人。由于裴秀“制图六体”的核心是“计里画方”,从而自此,我国的地图学史发展到了“计里画方”的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