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新石器时代,我国历史逐渐进入氏族公社时期。在氏族公社时期,我国原始人的活动明显表现出一定的区域性。这些区域中的绝大多数不在中原地区,而在中原之外。这也说明,在氏族公社时期中国文化分布既是多地域的,也是多中心的。
那么,在氏族公社时期我国究竟有几个文化中心,或者说有哪几个区域属于主要的氏族文化区?根据现有新石器时代考古材料,我国部分专家认为,这一时代的中国先民,分别是在八大区域创造氏族文化的。这八大区域我们称作“八大氏族文化区”。这些氏族文化区在时间上有先有后,在规模上有大有小,在水平上有高有低,同时,各文化区还各具特点,自成系统,既有个性,也有共性。个性是各文化区在漫长的时期内形成了独具的特点,而共性则反映了各文化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流。“八大氏族文化区”是:
(1)中原氏族文化区。这里是仰韶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的主要分布区域。
(2)黄河下游山东氏族文化区。这里是大汶口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的分布区域。
(3)江汉、三峡氏族文化区。这一区域包括:川鄂三峡、鄂西南和湖南大溪文化;长江北岸江汉地区的屈家岭文化;江汉地区的青龙泉三期文化(湖北龙山文化)。
(4)长江下游氏族文化区。这一区域包括:长江下游江南地区的河姆渡文化、马家滨文化和良渚文化。(www.xing528.com)
(5)华南氏族文化区。这一区域包括:五岭以南的福建、江西、广东、广西和台湾等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6)甘青氏族文化区。这一地区主要分布着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其中以洮河、大夏河和湟水中下游为中心,东至渭河上游,西至河西走廊,南达四川和海南藏族自治洲东南的黄河沿岸,北入宁夏自治区)。
(7)东北氏族文化区。这一文化区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其文化系统既不同于细石器文化,又不同于中原仰韶文化。
(8)北方草原氏族文化区。这一地区从东北起,经内蒙古、宁夏,直到新疆的广大地区。文化以细石器为特征。
总而言之,中国氏族文化的分布,不限于中原一个中心区域,而是有八个中心区域;中华远古文化的发生发展,不是单一地从中原氏族文化区向四周传播,而是各个氏族文化区长期相互交流和逐渐融合。在各氏族文化区相互交流和逐渐融合的过程中,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氏族文化处于领先地位,它们对其他各文化区影响更大,为创造中华远古文化做出了特殊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