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在长城线上设关现象多见。长城从根本上讲,不是边界,而是军事防御线,因此历朝历代,在有些地段需要派兵去长城外巡守、屯田、作战,从而就在长城的起点、终端以及长城线上山脉断裂处、河谷地段设关,并与长城构成军事防御的一个整体。这样的关有玉门关、悬索关、山海关、嘉峪关、居庸关等。现将这些关简介如下:
1.玉门关
玉门关的美名,当与玉石有关,这是毫无问题的,但却与历来史家所说不同,此处的玉石当初不是来自西域和阗之南的“和阗玉”,而是当地玉山所产之玉。《重修肃州新志》载道:“嘉峪山在酒泉西七十里,即古之玉石山,以其常出玉,故名之。”[6]同时,“今天名闻遐迩的酒泉夜光杯所用玉石亦部分采自是山”[7]。当时玉山可能也在玉门县境内,据此推断:玉门县名也因玉山而得名,这一点自然加强了“玉门关”最初得名于当地玉山的说服力,而此后西域和阗之玉东入玉门关更使得“玉门关”之名远播于世界。另据《十三州志》载:“玉门县(汉)置,长三百里。石门周匝,山间才经二十里,众泉流入延兴。汉罢玉门关屯,徙其人于此,故曰玉门县。”对《十三州志》这一记载若于分析,明显觉得玉门关、玉门县得名原因以及设置时间前后问题必将更加清晰。这是说,石关峡中有“石门”,在峡中呈“周匝”状,即在峡谷中道路弯曲似绕圆圈,且在“山间”延伸长达“二十里”之遥。汉朝先在此设玉门关,继而又把在玉门关附近从事屯田的戍卒迁徙到附近绿洲,故在当地“长三百里”间置玉门县。这显然说明玉门关创设在前,玉门县继设在后。玉门关关址,因有过迁移,有关记载又不够明确,所以学界多有争议。从文献记载看,玉门关曾经有过两次迁移其址现象。据李并成于1990年9月、1992年3月实地考察,今嘉峪关西北的石关峡“东口南侧,墙垣残迹尚存,夯筑,残宽3米许,残高0.5~2米,顺山坡而上,直达山顶,当为昔日玉门关、玉石障的残址”。又说,“五代宋初,即曹氏归义军时期这里重又设为玉门关”,初设的玉门关址“确在距今赤金绿洲不远的石关峡”[8]。
玉门关设置以后,在开拓西域、西北屯田、丝路贸易等方面留下了丰富的记载:唐王之涣《凉州词》有“春风不度玉门关”诗句,把玉门关荒远、苍凉、孤寂的情景表现出来了。
2.悬索关
悬索关,汉简称“县索关”。“县”即悬,亦即悬挂、悬系之意。“索”即绳索,亦即用芨芨草、芦苇茎叶拧成的绳索。“悬索”,即将芨芨草、芦苇茎叶所拧成的草绳悬挂、悬系在栽植成行的“柃柱”(悬挂悬索的木桩)之上,形成长条状标志,用以警示外敌不得逾越。据此可以说,在附近地方建置有“悬索”的关塞,就叫作“悬索关”。
悬索关的关址,学界颇难寻觅,但由于有较多简牍的出土,使得难题的破解变得容易起来了。居延简206.2记载:“吞远候史李赦之……三月戊寅,送府君至卅井县索关,因送御史李卿居延尽……”[9]出土于甲渠候官的简文有“匈奴人渡三十井县索关门外道上燧”,“匈奴人入三十井诚··燧北蓬……三十井县索关诚··燧以南”[10]。从这些简文所载分析,悬索关在卅井附近,且在“诚··燧以南”。若再从居延地区自然环境看,悬索关必在居延绿洲南部边缘地方,这里距从酒泉毛目县延伸而来的汉长城也很近。所以,有专家经实地考察断定悬索关位于居延地区纳林河东岸的布肯托尼[11],这是有实物根据的新颖见解。
3.山海关
山海关,以地处燕山支脉平顶山、角山与渤海之间而得名,又因地理形势十分险固,控扼着华北平原与辽西走廊间咽喉要道,故又称“天下第一关”。
山海关,是在当地险要地理形势基础上,由历代戍兵和民夫在长时期里逐渐修筑、扩建防御工程缓慢修筑而成。据载,隋大业年间(605—617年),今山海关附近,曾称“临渝”(“渝”即渝河)或“渝关”。辽代在此地设置迁民县,并又置迁州。元代降为迁民镇,并在今山海关以东山下至海边挖掘了一条堑壕,作为军事防御工程,即史所载“发平、滦民,堑迁民镇”工程。至明代洪武年间(1368—1398年),行军元帅徐达戍守燕山与渤海间要地,并经其“规方度势”,进而“移关于此,连引长城为城之址”。《临渝县志》亦载:“洪武十四年春正月辛亥,发燕山等卫屯兵万五千一百人,依山阻海,筑长城及修永平、界岭等三十二关。”又在迁民镇设山海卫,在山、海间仅距7.5公里的平原地段中部筑城为关,从而形成重关险隘的形势,“山海关”之名因此而来。(www.xing528.com)
山海关地区,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加之位于明代万里长城东部端点,从而成了华北平原与辽河平原的交会点,屡为兵家必争之地。隋唐征高丽,派重兵戍守山海关地区。元代为防辽东兵攻打大都在今山海关至海边掘壕堑进行防御;明代后期,为防女真入侵,先后由徐达、戚继光戍守、扩建山海关,终于建成一战略要地。正如明张恺《山海关》诗赞道:“群山列剑水流汤,城郭连云锁路旁。何处兹如此处险,一夫防似万夫防。”
4.居庸关
居庸关,是长城线上又一名关。“居庸”的关名,据中国名关研究专家安介生认为,始见战国时《吕氏春秋》一书:“天有九野,地有九州,土有九山,山有九塞……何谓九塞?大汾、冥阸、荆阮、方城、殽、井陉、令庛、句注、居庸”[12]。至于“居庸关”,明巡关御史王士翘在《西关志》中说:“洪武元年(1368年)徐达、常遇春北伐燕京,元主夜出居庸关北遁,二公遂于此规划建立关城,以为华夷之限。”
居庸关的地理形势十分险要,对此,历史文献多有记述:《水经注》对居庸关地区的自然地理形势有详细描述:居庸关“在沮阳城东南六十里居庸界,故关名矣。……南则绝谷,累石为关址,(理袁)崇墉峻壁,非轻功可举,山岫层深,侧道褊狭,林鄣据(邃)险,路才容轨”[13]。王士翘《西关志》也说:“南环凤阙,北枕龙沙,东连军都之雄,西界桑乾之浚。其隘如线,其侧如傾,开若扪参,降若趋井。翠屏吐秀,金楹吞奇,跨四十里之横岗,据八达岭之要害。诚天造地设之险,内夏外夷之防云。”[14]《边防考》也说:“居庸者,京师之门户。”[15]古代的边塞诗也赞诵道:“居庸天险列峰连,万里金汤固九边。”看来居庸关,是一座极为奇特的关塞。
在古代历史上,居庸关在御边中曾起过重要作用,尤其明代在防御蒙古诸部中所起作用更为显著。
5.嘉峪关
嘉峪关的得名与关址,文献多有记载。《读史方舆纪要》载道:“嘉峪关,在(肃州)卫西嘉峪山下,山之西即关口。”[16]《重修肃州新志》亦云:“嘉峪关在(肃)州西六十里,嘉峪山西麓,明初置。”[17]对以上所载,若粗略一看,似乎觉得嘉峪关因位于嘉峪山西麓而得名,可是当仔细思考时问题就产生了,即嘉峪山因何而得名?它位于何处?有专家认为,西汉在今嘉峪关市西北石关峡设玉门关,至五代宋初,即曹氏归义军时期这里重新设为玉门关,并说嘉峪关是玉门关的延续。另有专家认为,嘉峪山是黑山的余脉等。以上说法,似乎都有一定道理,但都未把问题的关键点即嘉峪山名中“嘉峪”二字的来历与涵义点破。
据本作者看来,凡是目睹过今嘉峪山在关城东侧的人们都清楚,嘉峪山只不过是一座高60米左右的小土山包,位于关城东北,并无什么雄姿与奇特之处。试想,这样的小土山包怎么能够成为嘉峪关借以命名之山呢?经反复思考和查阅资料,始知奥秘完全在于小土山包东侧山谷及其在当地早已存在的“九眼泉”与附近的自然风景上。这是怎么回事?原来,嘉峪山东侧山谷中存在“九眼泉”,泉水“冬夏澄清,碧波不竭。以极西边关,有此涌泉,不惟民资以生,且又沃田数顷”[18]。这就表明,因嘉峪山东侧山谷中有“九眼泉”,水很清澈,周围也不乏水的存在,因此,“九眼泉”及其附近地方自然环境幽美,是嘉峪关市西面少见的自然美景。再若联系“嘉峪”二字的涵义,问题就更为清楚了。“嘉”,《辞海》缩印本释为“善;美。”[19]“峪”,《辞海》缩印本释为“山谷”[20]。这是说,“嘉峪”是美丽的山谷之意。这美丽的山谷指何处呢?我们现在把嘉峪山东侧“九眼泉”地方美景联系起来看,这才搞明白,“嘉峪”原本是指“九眼泉”地方美丽的山谷风景,后来就把“九眼泉”西侧近旁的小土山包也称之为“嘉峪”山了。到了明朝初年,在“嘉峪山”之西筑关城,自然就命名为“嘉峪关”了。清代梁份《秦边纪略》说:嘉峪关“初有水而后置关,有关而后建楼,有楼而后筑长城,长城筑而后关可守也”。梁份此出“初有水”之说,似乎隐约说出了“九眼泉”地方因“水”而风景美好的事实。
嘉峪关设置与修筑时间,虽然较为晚近,但在河西走廊防御及中西交往方面仍然起了重要作用。据《明史》记载,成化年间(1465—1487年),西域吐鲁番首领满速儿率军进攻哈密,继而又进攻河西走廊,先占领沙州,又进攻嘉峪关,明军一部全军覆没,吐鲁番攻占嘉峪关,后进军至肃州,后明军击败吐鲁番军队,迫其退回吐鲁番。嘉靖三年(1524年),吐鲁番再犯嘉峪关,围肃州,后被明军击溃,吐鲁番军投降,在此形势下,吐鲁番只好与明朝通好。这说明嘉峪关在防御西域土鲁番等族扰掠方面曾起过一定积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