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东西对峙与分界: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概论

东西对峙与分界: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概论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唯秦晋殽之战是以殽山、函谷关自然地理实体为东西对峙分界的。七雄中,秦处西方,六国处东方,秦奉行“连横”之策,关东六国奉行“合纵”之策,“连横”“合纵”,各为一方,基本上也是以殽山、函谷关为东西对峙分界的。历史上的东西对峙,如果考察其自然地理方面的分界线,显然主要是今河南省西北部、黄河南岸的崤山、函谷关一线。崤山、函谷关一线,成为历史上东西对峙主要分界线,这与当地地理形势十分险要有关。

东西对峙与分界: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概论

在我国先秦历史上,首先出现的是初步东西对峙的现象。这种初步的东西对峙现象主要出现在夏、商、周时期的黄河流域。出现这种局面,是因为黄河流域经济文化发展早,建立了国家,国力有了一定增强。在夏代时,夏处黄河中游,商作为一个对立的势力,则活动于黄河下游,夏、商两种势力,一东一西,基本上处于东西对峙中。在商代时,周族原居西部陕西关中一带地方,后来向东方发展,于是同商发生了矛盾,作为两种政治势力,商周也是东西对峙。春秋时期,西周时所分封一些诸侯国首先在中原地区强盛起来了,强盛后企图争夺霸主地位,进而达到胁天子以令诸侯的目的。而长江流域,则由于经济发展迟缓,文化也较北方落后,各族分散,不统一,力量弱小,故无法形成同北方政治势力分庭抗礼的局面。

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出现东西对峙的初步现象,都不是以山脉、河流和关塞为分界,而是以所筑长城为分界线。齐国在都城临淄之南修筑了一段长城,用以防御赵国,反映的是东西对峙;魏国在关中东部的洛河东岸修筑了“河右长城”,用以防御秦国,反映的也是东西对峙;后来秦国从华山脚下向北修筑长城至洛、渭汇合处,继而沿洛河再向北修筑长城,所反映的同样是东西对峙。唯秦晋殽之战是以殽山、函谷关自然地理实体为东西对峙分界的。至战国时,在中原及其周围形成了战国七雄。七雄中,秦处西方,六国处东方,秦奉行“连横”之策,关东六国奉行“合纵”之策,“连横”“合纵”,各为一方,基本上也是以殽山、函谷关为东西对峙分界的。

秦汉时期,东西对峙现象仍然存在。秦朝灭亡后,曾出现了楚汉战争,楚、汉双方相争五年之久,也是东西向对峙。西汉吴楚七国之乱,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但作为政治势力,同样是东西向对峙。纵观上述史实,若从总的政治斗争形势看,都是东西对峙;若从发展趋势看,东西对立的时间越来越短,这种现象,自然是同我国历史发展有着密切关系。(www.xing528.com)

历史上的东西对峙,如果考察其自然地理方面的分界线,显然主要是今河南省西北部、黄河南岸的崤山、函谷关一线。崤山即殽山,又名嵚崯山,是秦岭东段支脉,东北—西南走向,分东西两崤,延伸黄河、洛河间,其主峰干山在灵宝县东南。古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县东北,战国秦置,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东自殽山,西至潼关,通名函谷,号称天险。新函谷关在今河南新安县东,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移关于此,去故关三百里,故称新关。东汉中平元年(184年),为镇压黄中起义,遂置八关,此为八关之首。三国魏正始(曹芳年号)元年(240年)废关,今遗址尚存。

崤山、函谷关一线,成为历史上东西对峙主要分界线,这与当地地理形势十分险要有关。这里是北方黄河流域东西大道的咽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贾谊过秦论上》说:“秦孝公据肴、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公元前241年,楚、赵、魏、韩、卫合纵攻秦,秦据此坚守,楚、赵、魏、韩、卫诸国大败而还。西汉时,吴楚七国之乱发生,吴楚叛军很快攻到函谷关附近,并在那里设防埋伏,企图打败出关作战的西汉中央政府军,进而破关而入,夺取政权。汉朝政府派周亚夫率兵镇压叛乱。周亚夫识破了吴楚七国的阴谋,不出函谷关,改从武关出兵洛阳,这样对潜伏在函谷关外的吴楚叛军,造成了东西夹攻之势。周亚夫又乘势急攻吴楚叛军,致使其陷于被动,进而被迅速荡平。我们仅从数例中就可看出,崤、函形势的险要和战略地位的重要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