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书记载,包括贝加尔湖地区在内的蒙古高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
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政策,使赵国力量迅速强大,并把势力向北伸展到阴山之下,接着修筑了西起狼山高阙,东至河北张北的长城,在长城以南又设置了云中、雁门、代三郡,对当地进行行政管辖。
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派蒙恬北逐匈奴,河套及其以南地区并入秦朝疆域。同时,秦又北越黄河,攻占河套地区,并修复了赵长城,袭用了赵国北方三郡建制,并增设了九原郡。这说明,秦朝北部边界也在阴山之下。秦汉之交,中国匈奴族在蒙古高原建立了一个奴隶制军事政权。此后,这里又先后成了中国鲜卑族、突厥族、蒙古族八部的生活地区。(www.xing528.com)
1260年,忽必烈继承蒙古汗位,1271年建立元朝,从此蒙古贵族入主中原。这样以来,我国中央王朝北部边界由于蒙古贵族的入主中原第一次正式从阴山之下向北伸展到了贝加尔湖及其以北地区。1368年,元朝灭亡后,蒙古族的一部分又退居漠北,实行长期割据。满族兴起东北后,蒙古贵族又臣服了满州贵族。这样,贝加尔湖周围地区归入清朝疆域。
清朝初年,在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期间,沙俄侵略势力开始进入这一地区。沙俄一方面积极支持噶尔丹分裂我国,另一方面又派兵蚕食贝加尔湖地区我国领土。在《尼布楚条约》签订后近四十年中,中俄双方在这一地区进行了激烈斗争,结果于1727年8月31日签订了《布连斯奇条约》。这一条约规定了中俄中段边界:以恰克图附近为起点,向东达额尔古纳河西岸,向西至唐努乌梁海地区西北端沙毕纳伊岭。这一线以北归俄国,以南归中国。第二年(1728年)经双方具体勘界,接着于同年6月25日在恰克图签字互换,因而又叫《恰克图条约》。《恰克图条约》基本包括了《布连斯奇条约》的内容。在签订这两个条约之际,中俄双方实力大体相当,条约签订后,沙俄也不敢任意违犯,因而对沙俄进一步侵略我国蒙古高原地区的野心起了某种遏制作用。在1728年以后的一百多年中,中俄中段边界尚未发生大的变动。这也表明我国的北部边界早在十八世纪初也已稳定了,而且边界在长城以北很远的地方。但是,《恰克图条约》的签订,并没有满足沙俄侵略我国北方领土的野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