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古传说史中,华夏祖先的居住地是华夏文明史研究中史家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在历史上和当代,部分学者曾经把“昆仑山”视为华夏祖居地,其中一些学者甚至把现今甘肃省敦煌西南昆仑山、新疆和田之南昆仑山和青海西部昆仑山视为华夏祖居地。如果我们对华夏祖居地问题的诸方面考虑得更为细致一些、深入一些的话,就不能不觉得以上说法有着重新审视的必要。
(一)“昆仑”名称溯源
“昆仑”名称从何而来?这自然要从历史文献中找答案。但在历史文献中所见“昆仑”又称为“崑崙”。同时,“昆仑”与“崑崙”因是“昆仑山”和“崑崙山”之名的简称,于是“昆仑”与“崑崙”、“昆仑山”与“崑崙山”名称,在历史文献中总是混用。出现这种混用现象,是因古代有的史家以为“昆仑”是山名,故给“昆仑”二字加了“山”字偏旁部首,结果使得后世人很难一时搞清楚哪一山名出现在前,哪一山名出现在后。其实史学界所关注的与华夏祖居地相关的“昆仑”,有着一个较为复杂的演变过程,这个过程的源头与当今甘肃省境崆峒山和陇山的原名有关。现就这一问题的相关情况,进行以下考辨与分析:
(1)崆峒山的原名
今甘肃省平凉市境内“崆峒山”,因华夏人文初祖轩辕黄帝问道广成子于此,故成为中国名山,然而“崆峒山”却不是这座山的原名。
据清张伯魁纂修的《崆峒山志》[1]和其他资料记载分析,崆峒山的原名,是因这座山悬崖峭壁上存在众多天然石洞而得。那么,《崆峒山志》等文献所记载崆峒山崖壁上有哪些天然石洞呢?请看:
广成洞 五千年前,道家始祖广成子在崆峒山修炼时,曾住在山上东台别峰之阴一个天然石洞里,后世故遂将这个石洞称为“广成洞”。当年,轩辕黄帝曾去崆峒山“广成洞”向广成子问道,以此之故,“广成洞”有时也被称为“问道宫”。后来还有“广成丹穴”“丹穴”等名称的记载。
玄鹤洞 又称元鹤洞。玄鹤洞位于崆峒山东台峰下崖壁上,因黑鹤在此洞中栖息,故名“玄鹤洞”。《崆峒山志》又记载:栖息玄鹤洞的黑鹤很大,在空中展翅飞翔时,其状大如木车车轮。
钻羊洞 据《崆峒山志》记载:在崆峒山之阴,“俗传:昔有群羊,夜踏田苗,土人逐之,悉入洞中,次早视之,则皆白石也”。以此之故,始有钻羊洞和石羊洞之称。
归云洞 又名青龙洞。据《崆峒山志》记载:“空同(山)石骨中多有孔穴,雨前风后,云从石隙中生,小者如麟,大者如轮……满山谷,须臾开爽,群山如故。”又载,“一名青龙洞,在半山,岩窦玲珑,云气出入,又雨晴云辙归洞”。据这些记载看,“空同山”上的“归云洞”,是一些洞口小的山洞或石壁上的裂缝。
朝阳洞 据《崆峒山志》记载,朝阳洞“在崆峒山之阳,道家修炼处,人迹罕至。”(www.xing528.com)
另在《崆峒山志》中还载有若干山洞,其中较为著名者有“三教洞”“灵官洞”和“玉女洞”等。
《崆峒山志》对有关崆峒山的资料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所以,从中还可以看到崆峒山的名称有数个,如:崆峒山、峝山、空洞山、空桐山、空同山等。显而易见,早在古代,人们就已熟知在崆峒山崖壁上存在着若干天然石洞,其中一些人还了解天然石洞的得名缘由。据此可以断定,当初人们将平凉崆峒山原名叫作“空洞山”是自然而然的。
(2)陇山的原名
陇山,是一座南北向伸展的大山,其山势恰似一条游龙爬在地上。它的北段,部分在甘肃省境内,部分又在甘肃省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交界处;中段位于今陕、甘两省界上,中间又被渭河拦腰截断,其不同段落有着不同的名称,如崆峒山西北段称六盘山,往南一段称关山,再往南则为大陇山或陇山;陇山南段,位于渭河以南,被称小陇山等。那么,陇山的原名是什么?对此今人多所不知,需作一定考释。
最近,在无直接相关历史文献可查阅的情况下,我便想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甘肃省》和《甘肃省张家川县地名资料汇编》等书中的地名。经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甘肃省》一书,其中有“龙山镇”[2]地名。《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地名资料汇编》中有“龙山”“龙山镇”“龙口”“龙口峪”“龙衣山”“龙衣沟”“龙山桥”[3]等地名。秦安县境有“龙山”“龙泉”等地名[4]。另据《甘肃省秦安县地名资料汇编》记载,“吊湾公社的把龙(村),胡缵宗《秦安志》疑为‘八龙’”[5]。这些资料,读后令人喜出望外,因为它们表明:陇山的原名是“龙山”。“龙山”之名,是因西汉在今陕西陇县设“陇州”后被改变了。
(3)“昆仑”名称的由来与演变
崆峒山和陇山的原名,到底与华夏祖居地有着怎样的关系?要能搞清楚这个问题,就得认识三种历史现象:一是古人将两个以上名词的首字(或其中一字)连在一起,组成一个带有综合特点的新名词,如将长江、黄河,组成江河;二是古人将名词进行同音假借,变成新名词,如将空洞变为空峒、峝、空桐、崆峒等;三是道教的崇拜者与信徒,附会出一些新名词等。如“昆仑”“崑崙”名称,极有可能是道教崇拜者将崆峒山原名“空洞山”第一个字“空”和陇山原名“龙山”第一个字“龙”,组成为“空龙”一词,进而予以神化、仙化就变成了“昆仑”或“崑崙”了。
“崑崙山”名称出现较晚,对此托名西汉东方朔著的《海内十洲记·提要》说:《海内十洲记》“似道家夸大之语,大抵恍惚,支离不可究诘。考刘向所录,东方朔书无此名。……盖六朝词人所依托”[6]。《海内十洲记》本文载道:“崑崙号曰崑陵,在西海之戌地,北海之亥地,去岸十三万里,又有弱水……山高地平,三万六千里,上有三角,方广万里,形似偃盆,下狭上广,故名崑崙山。”[7]据此可知,“崑崙山”是六朝时期的崇道之徒,假借《海内十洲记》中首次出现的,并把帕米尔高原说成了崑崙山。
在唐代和唐代以后,中原王朝进一步开拓并加强对西北内陆地区的管理,加之寻找黄河源活动的进行,进而逐渐确认了西北内陆三座昆仑山。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史学界“疑古派”等学者通过对中国古代神化传说的研究,得出结论认为:“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神话中,有两个很重要的大系统:一个是崑崙神话系统,一个是蓬莱神话系统。崑崙的神话发源于西部高原地区,它那神奇瑰丽的故事流传到东方以后,又跟苍莽窈冥的大海这一自然结合起来,在燕、吴、齐、越沿海地区形成了蓬莱神话系统。……探索崑崙与蓬莱这两个神话系统,对回复古史的原来面貌有极其重要的意义。”[8]再到后来,西北高原神话和蓬莱神话,便传播到了全国各地。在这一过程中,“崑崙山”名和“昆仑山”名逐渐统一为“昆仑山”,其由崇道者多方进行神化和仙化现象极为明显,并认定为华夏祖居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