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沙漠发展情况简介

中国沙漠发展情况简介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我国西北的荒漠地带内,沙漠在地质时代就已经形成,但在沙漠的边缘地区和沙漠中的一些河流沿岸地方,由于水分条件较好,因而形成了沙漠中的绿洲。我国西北部荒漠地带的搭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有些地区,以及阿拉善、河西走廊等地沙漠的局部变化均属这一类。这是因为,分布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部、西南部边缘地区的各河流均发源于昆仓山和阿尔金山。

中国沙漠发展情况简介

在我国西北的荒漠地带内,沙漠地质时代就已经形成,但在沙漠的边缘地区和沙漠中的一些河流沿岸地方,由于水分条件较好,因而形成了沙漠中的绿洲。可是,在历史上,因为一些人为活动,如战争破坏了水利设施、河流上游大量灌溉用水,以及滥伐山地水源涵养林等,又造成了水量减少或河流改道,从而严重危害绿洲中的农田和天然植被。植被破坏后,失去了防止风沙前移和抑制地表起沙的作用,因此在“就地起沙”和外来沙丘前移的影响下,使原来的沙漠在历史时期内进一步扩展,绿洲进一步缩小,结果在沙漠地带内形成沙漠化土地。我国西北部荒漠地带的搭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有些地区,以及阿拉善河西走廊等地沙漠的局部变化均属这一类。

新疆地区的地理状况是很复杂的。新疆的地理环境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即广阔的沙漠、沙漠中的片片绿洲、广阔的草原和山地森林。我们讲地理环境变迁,主要是为了讲历史上人类的活动,所以,在此着重讲一些沙漠、绿洲变化与人类活动相关简况。

塔克拉玛干(维族语“进去出不来”之意)沙漠东部、南部边缘地区,在历史时期内经历了一个绿洲沙漠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表现得很明显。公元前138年,张骞西域后开辟的丝绸之路南道所经过的楼兰、且末、精绝、扜弥、渠勒、于阗、莎车等地,都有较发达的农业。至今,沿古米兰河还保留着成为西汉农业技术发达标志的完整的灌溉系统。据《汉书·西域传》所载,鄯善(今罗布泊西)曾有居民一万四千余;且末(今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有人口一千六百余,此地盛产葡萄诸果;精绝(今尼雅河下游)有人口三千余。据此推断,当时这些地方自然环境是比较优越的,农业是比较发达的。古楼兰(鄯善)虽然是“地沙卤少田”,但“多葭苇、柽柳、胡桐、白草”。可是今日古楼兰城废墟周围被新月形沙丘环绕;在精绝附近的尼雅河下游三角洲上,干涸的河岸上稀疏分布着枯死的胡杨,古城被3~5米高新月形沙丘所包围。据黄文弼考察研究,古楼兰城于公元376年废弃,精绝于公元644年后废弃,米兰城大约于九世纪后废弃。那么,这些古城为何被废弃呢?这是因为,分布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部、西南部边缘地区的各河流均发源于昆仓山和阿尔金山。这里的河流都靠冰雪融水补给。各河流都夹带有大量泥沙,因此下游一般泥沙堆积、沉降速度很快,河床淤高迅速,容易造成泛滥和决口,甚至改道。据考证,古楼兰城的废弃和城周围沙漠化发生,直接与居住在这里的鄯善居民兴修水利有关。鄯善居民兴修水利时,曾强行引孔雀河塔里木河南流进行灌溉,结果孔雀河、塔里木河改变流向,不再流入罗布泊,一方面致使罗布泊西北部水源断绝,另一方面又使楼兰城周围地区河流改道、水源枯渴、植被枯死,固沙能力丧失,遂就地起沙,古城不得不废弃。其他古城的废弃,都是类似原因。

斯坦因1900年10月2日从叶尔羌东去和阗途中,先是穿过一片狭长耕作区构成的伯什力克小绿洲,接着迎接他的是“一片纯属荒芜的砾石平原”,行走一整天,所发现的全是“贫瘠的不毛荒地”。当他继续向东行进时,“到处都能见到各种动物被烈日烤干的死尸以及晒得发白的骸骨。10月10日,斯坦因进入和阗境内。在途中,他曾经过小绿洲,见过湖泊,渡过河流,但大多为沙漠地区。

斯坦因所亲自看到的和阗,环境很美。他描述说:“道路两旁都是连绵不断的庭院、村舍和精耕细作的农田。整个大道两侧几乎都遮蔽着白杨、柳树,秋天使得大部分树叶都变成黄色或红色。……由擦肩而过繁忙的人流不难看出一个大商业中心已经临近。”但他又指出,和阗西边的大道上,由于干旱缺少雨水,所以“路上的浮土深可没踝”[87]。但是,我们还须指出,斯坦因所描述的仅限于叶尔羌至今和田西郊的情况。同时,今和田不是古于阗。古于阗在今和田东面约90公里处的今宁弥之西。古于阗因克里雅河的干涸而变成了废址。唐玄奘《大唐西域记·瞿萨旦那国》说:于阗城“周四千余里,沙碛太半,壤土隘狭”[88]

历史时期沙漠变迁,在阿拉善西部巴丹吉林沙漠西北的居延地区反映得也非常明显。古代居延海地区的居延海与居延泽是有区别的,居延海是一个沙漠河流终端湖,居延泽原是沼泽地区。历史上弱水下游的居延洼地,包括今日嘎顺诺尔、苏古诺尔洼地和古居延泽地区两部分。在汉代,弱水自青山头狼心山以北分东、西两支北流,西支流入嘎顺诺尔,东支在狼心山以北60~70公里处再分两支:一支是今日的东河,下游汇入苏古诺尔;另一支当时曾流经黑城居延一带,形成扇状水系分五支流向居延泽,这里就是汉代的居延地区(即今日的额济纳旗地方)。汉代的居延属国、居延城、居延候官,建安时代的西海郡等都在此范围之内。从这里出土的汉简、陶瓦、砖残片以及烽燧、城墙、井渠遗迹来看,当时农垦规模很大,而繁荣的经济活动一直延续了两个多世纪。东汉以后至唐代,这里军事重要性减弱,经济活动也不如以前活跃,可能已有小范围沙漠化现象发生。从这里所发现西夏和元代文物分布区域比汉代小,可知垦区已较西汉时大为缩小。黑城毁于元末明初的战争,随之垦区也就废弃。到了明初,修建了嘉峪关和长城。明代中期,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廊本身。这样以来,由于弱水中上游大量修筑河渠、堤坝,扩大农业用水,致使下游水量相应减少。下游水量减少后,河水载沙、输沙能力就减弱,这样河水所夹带泥沙就加速淤积,因无人疏浚,因而东河河床迅速升高,迫使河水向地势较低的西部流去。从此,古黑城垦区三角洲上的河床变为干涸河床,居延泽也随之逐渐干涸。正因为水源的这种变化,致使沿河地带的胡杨、柽柳死亡,结果原有植被的防沙作用日益丧失。明代前后,在强劲的风力作用下,流沙开始大量堆积,沙漠化土地从而出现,最终沙漠中的这一片绿洲也大部分沙漠化了。

对居延泽地区的沙漠化原因,如果我们仅仅从当地去找,很容易得出纯自然原因是主要原因的结论,但如果把古弱水流域,特别是河西走廊人们引弱水灌溉等因素考虑进去,就必然正确地得出人为原因是主要原因的结论来。

总之,历史时期我国沙漠的变化是很大的,其基本变化趋势则是沙漠日趋扩大,当地的生产条件日趋恶化,存在着明显的沙进人退现象,不少环境科学家还大声疾呼人们注意沙漠对耕地的吞食情况。从上可知沙漠变迁是我国历史变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沙漠变迁,对认识和理解一些历史问题是有很大帮助的。

【注释】

[1]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

[2]《荀子》卷6《富国》,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第695册,第173页。

[3]《史记》卷129《货殖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72页。

[4]王乃昂:《历史时期甘肃黄土高原的环境变迁》,《历史地理》第8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0页。

[5]参见刘得祯、李红雄主编:《庆阳文物》,兰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9-22页。

[6]《史记》卷129《货殖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60页。

[7]《资治通鉴》卷51《汉纪》永建四年八月,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1653页。

[8]《甘肃省乡土志稿》第6章《甘肃省之林业》,《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30册,甘肃人民出版社,第532页。

[9]《二十五史》第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9页。

[10]《新唐书》卷167《裴延龄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107页。

[11]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卷3下册,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17页。

[12]京房:《易传》,司马彪《续汉书》卷3,《七家后汉书》,第23页。

[13]《汉书》卷29《沟洫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92页。

[14]《后汉书》卷2《明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14页注(一)。

[15]《汉书》卷29《沟洫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78页。

[16]《汉书》卷29《沟洫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85、1687页。

[17]《史记》卷8《高祖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83页。

[18]《全唐诗》第4册卷117,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173页。

[19]转引自《中国地理》1984年2期,第83页。

[20]《后汉书》卷76《王景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465页。

[21]《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8,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

[22]《少年科学画报》1986年第11期。

[23]谷奉天:《黄河口地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1985年第3期,见《中国地理》1985年第7期。

[24]《兰州晚报》1986年10月13日,第1版。

[25]杨纪珂:《必须广义地理解环境保护问题》,《中国地理》1982年第10期。

[26]《长江会变成第二条黄河吗?》,《地理之谜》,文汇出版社1989年版,第226页。

[27]王国维:《水经注校》卷32“肥水”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018-1019页。

[28]王国维:《水经注校》卷32“肥水”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019页。

[29]《隋书》卷73《赵轨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678页。

[30]《宋史》卷301《张旨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0004页。

[31]《宋史》卷291《李若谷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9739页。

[32]《汉书》卷29《沟洫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85页。

[33]《汉书》卷29《沟洫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78页。

[34]《梁书》卷5《元帝纪》,《二十五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033页。

[35]史念海、曹尔琴、朱士光:《黄土高原森林与草原的变迁》,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0页。

[36]史念海、曹尔琴、朱士光:《黄土高原森林与草原的变迁》,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9页。

[37]史念海、曹尔琴、朱士光:《黄土高原森林与草原的变迁》,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9页。

[38]马建华等编著:《现代自然地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51页。

[39]马建华等编著:《现代自然地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51页。

[40]张俊民、蔡凤岐、何同康:《我国的土壤》,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92页表5。(www.xing528.com)

[41]张俊民、蔡凤岐、何同康:《我国的土壤》,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90页。

[42]《华亭县志》卷3《灾异志·霪涝说》,《中国方志丛书》第554册,第292页,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影印,民国二十二年印本。

[43]陈永宗、景可、蔡国强:《黄土高原现代侵蚀与治理》,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23-124页。

[44]陈永宗、景可、蔡国强:《黄土高原现代侵蚀与治理》,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24页。

[45]中国科学院黄土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开发分区研究》,转引自王元林《泾洛流域自然环境变迁研究》,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440页。

[46]《清代黄河流域洪涝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92-193页。

[47]乾隆《合水县志》上卷《形胜》,《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44册,第30页。

[48]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环江流域北部地广人稀地区水土保持调查报告》(1960年),转引自陈永宗等《黄土高原现代侵蚀与治理》,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62页。

[49]《元史》卷65《河渠二》,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1631页。

[50]顺治《甘肃新通志》卷2《天文志》附“祥异”,《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23册,第161页。

[51]《清代黄河流域洪涝档案史料》,转引自王元林《泾洛流域自然环境变迁研究》,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37页。

[52]《国民党甘肃省政府档案》,转引自王元林《泾洛流域自然环境变迁研究》,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56页。

[53]陈永宗、景可、蔡国强:《黄土高原现代侵蚀与治理》,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93-95页。

[54]唐克丽主编:《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区域特征及其治理途径》,转引自王元林《泾洛流域自然环境变迁研究》,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414-415页。

[55]中国科学院黄土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开发分区研究》,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20页。

[56]陈永宗、景可、蔡国强:《黄土高原现代侵蚀与治理》,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95页。

[57]陈永宗、景可、蔡国强:《黄土高原现代侵蚀与治理》,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6页。

[58]《汉书》卷28《地理志下·北地郡》,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16页。

[59]《汉书》卷28《地理志下·北地郡》,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16页。

[60]《平凉县志》卷1《山川》,《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43册,第501页。

[61]《平凉县志》卷1《山川》,《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43册,第500页。

[62]《泾州志》上卷《地舆·山川》,《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42册,第274页。

[63]《平凉府志》卷2《河渠》,《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41册,第331页。

[64]《清史稿》卷42《灾异志三》,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584页。

[65]《华亭县志》卷3《灾异志·杂异说》,《中国方志丛书》第554册,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国二十二年,第302页。

[66]《华亭县志》卷3《灾异志·杂异说》,《中国方志丛书》第554册,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国二十二年,第305-306页。

[67]《灵台县志》卷4《灾异》,《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42册,第224页。

[68]《灵台县志》卷4《灾异》,《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42册,第226-227页。

[69]《长武县志》卷1《疆域志·城池》,《中国方志丛书》第258册,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69年版,第35页。

[70]《长武县志》卷3《故城今城表》,《中国方志丛书》第258册,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69年版,第66页。

[71]《长武县志》卷4《县境桥亭镇堡寺庙表》,《中国方志丛书》第258册,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69年版,第68页。

[72]《长武县志》卷2《山川表》,《中国方志丛书》第258册,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69年版,第58页。

[73]《邠州新志稿》卷3《地理·河流》,《中国方志丛书》第256册,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国十八年抄本,第22页。

[74]《三水县志》卷2《地理·山川》,《中国西北稀见方志》第8册,第92页。

[75]《三水县志》卷2《地理·山川》,《中国西北稀见方志》第8册,第91页。

[76]法显:《佛国记》,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六年三月初版,第1页。

[77]《隋书》卷83《西域传·吐谷浑》,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842页。

[78]《隋书》卷83《西域传·高昌》,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847页。

[79]《金史》卷24《地理志上·边堡》,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63页。

[80]《太平御览》卷555《礼仪部三十四》,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511页。

[81]转引自《元和郡县图志》卷4《关内道四》,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0页。

[82]《新唐书》卷35《五行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901页。

[83]《读史方舆纪要》卷61《陕西十·夏州城》,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2657页。

[84]《读史方舆纪要》卷61《陕西十·榆林镇》,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2656页。

[85]《史记》卷30《平准书》,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421-1422页。

[86]《汉书》卷94下《匈奴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826页。

[87]参见斯坦因:《沙埋和阗废墟记》,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版,第119-129页。

[88][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中华书局1985年版,100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