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候”,是自然界的生物与某些非生物对气候影响的客观反映,如植物的幼芽萌动、抽芽、开花、结果与落叶的日程;动物的冬眠、复苏、繁殖、换毛、迁徙日程;河流、湖泊水的结冰、消融等自然现象。
气候变迁史上的物候时期,就是借助物候资料进行研究的气候变迁时期。就我国历史而言,物候时期是指从商代后期至明代初年的这一时期(约从公元前1100—公元1400年)的二千五百年时间。这一时期的物候现象,明显表现为几个小阶段:
西周初年有一段时间,仍然延续商代比较温暖的气候,大致同考古时期一样,这从物候中可以看得出来。如周代的官方文件大量书写于竹简;当时的许多会意类的文字,如笠(帽子)、篮(器皿)、籍(书籍)、筷(餐具)、箭(兵器)以及笙(乐器)等类,都以“竹”字为头。这种情况表明了两点:一是这些东西是用竹子做成的;二是适于温暖气候条件下生长的竹子,当时在周人生活的黄河流域广泛生长着。这些物候表明,当时黄河流域的气候是温暖的。
西周初年的温暖气候,延续时间并不很长,过了不久,气候就变得寒冷了。据《竹书纪年》(晋太康年间出土)记载的物候:周孝王时,汉水曾在公元前903年和公元前897年的冬季先后两次结冰。在历史上,位于秦岭之南的汉水结冰是罕见历史现象。汉水结冰,就是当时冬季气候寒冷的客观反映。
西周前期开始的寒冷气候,延续了约一二百年时间,到了春秋时期,气候又变温暖了。在《春秋》一书中往往提到,山东的鲁国过冬,冰房得不到冰;像竹子、梅树这些亚热带植物,在《左传》和《诗经》中却常常提到。《诗经·秦风》中有“终南何有?有条有梅”的诗句。从以上物候资料可知,当时黄河流域的气候的确是比较温暖的。
战国时代,气候继续温暖。孟子曾讲到一些物候现象,他说:当时齐鲁地区农业种植可一年两熟。荀子后来也说:“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2]可是现在当地在纯自然条件下却不能做到一年两熟。这些物候现象表明,战国时代,当地气候比现在要温暖得多。(www.xing528.com)
秦和西汉时期,气候同样继续温和。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描述当时的经济作物的地理分布时讲到了物候现象:“蜀汉江陵千树橘;……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3]这里的橘、漆、竹都是亚热带植物。这些植物当时的分布比现在这类植物的分布在气候带上要更北一些。这也是当时气候温暖在物候方面的反映。
从东汉初到唐初,我国的气候又处于一个新的寒冷期。东汉初,有一年冬天天气严寒,直到晚春,国都洛阳还降霜降雪,并有不少穷苦人被冻死。三国时期,曹丕在公元225年去广陵(今江苏淮阴)视察十多万士兵的军事演习,但由于严寒,淮河忽然冻结,演习不得不停止。在南北朝时期,气候仍然寒冷。据史籍所载物候,南朝时在南京覆舟山曾建立冰房,为王室保存食物。有很大可能,冰房的冰是取之于当地的。这就表明,当时南京一带地方冬天比现在大约要冷2℃,年平均温度比现在要低1℃。
到了唐代前期,我国气候又变得温暖了。据记载,公元650、669和678年的冬季,国都长安无雪、无冰。唐玄宗(712—756年)的妃子江彩萍,因在其住地种满梅花,所以人称其为梅妃。梅是亚热带植物,它在长安的栽种成功,表明当时长安地区气候温暖。气候的这一温暖期,可能一直延续到北宋中期以前。
到了北宋中期以后,气候又出现变冷的趋势。当时王安石曾作诗嘲笑北方人常误认梅为杏,诗中说:“北人初未识,浑作杏花看。”这可能是由于气候变冷,北方已无梅,所以当时北方人见梅不知叫梅,而误认为是杏。北宋末年的苏轼(1037—1101年),在咏杏花诗中哀叹关中之梅消失,如咏:“关中幸无梅,赖汝充鼎和。”这一寒冷期,大体上一直延续到公元1400年前后,即明朝前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