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讲圣人或君子当“被褐怀玉”。借用《第四十一章》“天(大)象无刑(形);道褒(隐)无名”这句话,老子在这里讲到,简单易行的道理就是圣人或君子往往就是怀抱美才却犹“被褐”从不外显,圣人或君子如此,“大道”亦是如此。
吾言甚易知也, 我的话很容易理解,
帛书甲本如此,乙本无“甚”字,下同。
甚易行也。 也很容易施行。
河上公:老子言吾所言省而易知,约而易行也。
而人莫之能知也, 而天下的人都不能理解,
而莫之能行也。 更不能去施行。
河上公:人恶柔弱,好刚强也。王弼:可不出户窥牖而知,故曰甚易知也,无为而成,故曰甚易行也。惑于躁欲,故曰莫之能知也。迷于荣利,故曰莫之能行也。
言又(有)宗, 言论有宗旨,
言:言论。宗:宗旨、纲领。
事又(有)君。 做事有主见。
帛书乙本如此,“又”为“有”之假借。甲本作“言有君,事有宗”。从乙本。
君:主。河上公:我所言有宗祖根本,事有君臣上下,世人不知者,非我之无德,心与我反。王弼:宗,万物之宗也,君,万事之主也。
夫唯无知也, 正因为不理解这个道理,
是以不我知。 所以不理解我。
不我知:“不知我”的倒装句。
河上公:夫唯世人也,是我德之阁,不见于外,穷微极妙,故无知也。王弼:以其言有宗,事有君之故,故有知之人,不得不知之也。
知者希, 理解我的人很少,(www.xing528.com)
高明:乙本“知”下一“我”字,当作“知我者希”。
希:同“稀”,少。河上公:希,少也。
则我贵矣。 取法于我的人就更可贵了。
帛书甲本残“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贵矣”。
则:任继愈:以为榜样,做法。陈鼓应引释德清注:“‘则’,谓法则。言取法也。”高亨:则,古贼字,害也。
河上公:唯达道者乃能知我,故为贵也。王弼:唯深,故知之者希也。知我益希,我亦无匹,故日知我者希,则我贵也。
是以圣人, 所以,圣人,
被褐而怀玉。 (总是)穿着粗衣而怀抱美玉。
被:通“披”。褐,泛指粗布衣服。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美玉。常指比喻怀抱美才而深藏不露或出身贫寒而怀有真才实学。
河上公:被褐者,薄外。怀玉者,厚内。匿宝藏德,不以示人也。王弼:被褐者同其尘,怀玉者宝其真也。圣人之所以难知,以其同尘而不殊,怀玉而不渝,故难知而为贵也。
这一章讲“被褐怀玉”,怀抱美才,却“被褐”不显,有对于有“道”圣人或君子而言,千古以来一向如此。怀抱美才易,而安于“被褐”者难。所以老子说,“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用经常用的话,就叫“知易行难”。
分三层理解:
第一层,“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讲“大道”易知、易行,却“莫之能知”“莫之能行”“知易行难”。
第二层,“言又(有)宗,事又(有)君。夫唯无知也,是以不我知。知者希,则我贵矣”,讲“不我知”,“则我贵”。正是大众不理解,所以取法于“我”才更加可贵。
第三层,“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这就是主旨,别小看“不我知”,往往那些“被褐怀玉”的人,不被世人所知晓,他们不仅有着治世之才,而且具有高尚的品德。
有论者认为“这一章是老子的自我慨叹”,“是在老子受排挤、受威胁的环境写出的”;或有人认为“老子深为他曲高和寡感到苦闷”等,大致是对老子思想的误解,《第四十一章》其实讲得已经很清楚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