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主旨讲“弗为而成”,不刻意去做,就能成功。这里当然有个前提,就是因循自然,明天道、知天下。如此,才能“弗为而成”。否则就是背道而行,“其出也弥远,其知弥少”。
不出于户, (“识道”“得道”的人)足不出户,
帛书甲乙本如此。
以知天下; 就能够推知天下的事理;
天下:任继愈认为,古人的“天下”即全国。
河上公:圣人不出户以知天下者,以己身知人身,以己家知人家,所以见天下也。
不规(窥)于牖, 眼睛不用望窗外,
帛书甲本如此。
规:通“窥”,窥察。《说文》:窥,小视也。从小孔或缝里看。
牖:《说文》:牖,穿壁以木为交窗也。段注:“交窗者,以木横直为之,即今之窗也。在墙曰牖,在屋曰窗。”
以知天道。 就能够了解自然法则。
帛书甲本如此,乙本残“牖,以”。
天道:自然规律。任继愈:日月星辰运行的规律。高亨译为“天时”。
河上公:天道与人道同,天人相通,精气相贯,人君清静,天气自正,人君多欲,天气烦浊,吉凶利害,皆由于己。王弼:事有宗而物有主,途虽殊而其归同也,虑虽百而其致一也。道有大常,理有大政,执古之道,可以御今,虽处于今,可以知古始,故不出户窥牖,而可知也。
《韩非子·喻老》:空窍者,神明之户牖也。耳目竭于声色,精神竭于外貌,故中无主。中无主,则祸福虽如丘山,无从识之。故曰:“不出于户,可以知天下;不窥于牖,可以知天道。”此言神明之不离其实也。
其出也弥远, (不“识道”、没“得道”的)人走得越远,
王弼本作“其出弥远”。
其:回指上文的探索求知之时。弥:越。
其知弥少。 他(对“道”)的认识也越来越少。
帛书甲本残“知弥少”,乙本残“少”,本章残缺部分据甲乙本、王弼本补正。
弥:更加;越。
河上公:谓去其家观人家,去其身观人身,所观益远,所见益少也。王弼:无在于一而求之于众也。道视之不可见,听之不可闻,搏之不可得,若其知之,不须出户,若其不知,出愈远愈迷也。(www.xing528.com)
是以圣人, 因此得道之人
不行而知, 不需远行便可知道依“道”而推,
河上公:圣人不上天,不入渊,能知天地,以心知之。
不见而名(明), 不察识而能明晓,
名:通“明”。明白,明晓。高亨:称说。任继愈:据韩非《喻老》引《老子》作“明”,通用。高明如是。
河上公:上好道,下好德,上好武,下好力,圣人原小知大,察内知外。王弼:得物之致,故虽不行而虑可知也,识物之宗,故虽不见而是非之理可得而名也。
弗为而成。 不去做就能成功。
帛书甲本残“知弥少”,乙本残“少”。
弗为:弗,不;弗为,不为,不去做。王弼本作“不为而成”。高亨、任继愈均译作“不用亲自去作”,“不必去做”。“不为”,陈鼓应认为即无为。
关于“弗为”和“无为”,《老子》多章讲“不为”,唯此章讲“弗为”应该与“无为”是有差异的,“弗为”和“无为”不同义。
河上公:上无所为则下无事,家给人足,万物自化就也。王弼:明物之性,因之而已,故虽不为而使之成矣。
《韩非子·喻老》:赵襄主学御于王子于期,俄而与于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白公胜虑乱,罢朝,倒杖而策锐贯颐,血流至于地而不知。郑人闻之曰:“颐之忘,将何不忘哉!”故曰:“其出弥远者,其智弥少。”此言智周乎远,则所遗在近也。是以圣人无常行也。能并智,故曰:“不行而知。”能并视,故曰:“不见而明。”随时以举事,因资而立功,用万物之能而获利其上,故曰:“不为而成。”
这一章讲“弗为而成”,在学界引起诸多争议。早期就有任继愈先生指出,科学发展到今天,“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已成为普通的常识。今天我们的人如果仍提倡“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就不对了。更有学者指出,老子认为,一个人坐在家里,就能认识宇宙一切事物;相反地,走出越远,认识就越少。这种否定观察外界,脱离实践的认识方法,是十足的唯心论,应该批判。学界其他论点不一一而论。
《老子》此章本义或非如此。陈鼓应先生认为,老子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依循着某种规律运行着,掌握着这种规律(或原则),当可洞察事物的真情实况。此观点道出了本章的要旨。
在本章中,老子之所以提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明),弗为而成”,一定是以其哲学思想“道法自然”“清静无为”为前提、为基础。“道”,是规律,应该“法”自然,因循自然,而不是违背自然。遵循自然,关系人心向背、社会发展;反之,违背自然,仅从认知角度讲,是“其出也弥远,其知弥少”。所以说,明天道、知天下,它不仅仅是老子哲学的认识论、方法论,更是老子实践论,是对人类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而其他章节也是如此。如果不全面考量、深入探究,我们就会在认识事物发展规律上陷入怀疑论、不可知论的误区。另外,轻易否定抽象性的理论思维,冠之以“唯心论”的帽子,也是认识论及方法论的一个误区。
本章分两部分理解理解:
第一层,言掌握“道”,即便“不出”“不窥”,可以知天下、推天道,否则,其必然是“出也弥远,其知弥少”,一切作为都是背道而驰。强调的是主观而行愈远,则离“道”、背“道”愈远的道理。
第二层,讲依道而行,因循自然的结果,归纳为“三不(弗)”:不行而知,不见而明,弗为而成。不需远行便可知道依“道”而推,不察识而能明晓,不去做就能成功。
言行“道”者,以“识道”“明道”,知晓天下万物的变化发展规律,故知其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另外,“弗为”是否解读为“无为”,应该慎重对待。尽管“无为”思想是老子道家思想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多章加以阐述。如《第二章》:“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三章》:“为无为,则无不治矣”;《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第五十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不欲而民自朴”,等等。但认真辨析,此章“弗为”与老子的“无为”思想是不等同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