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子注读:道生万物-老子注读

老子注读:道生万物-老子注读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道”为宇宙本体,所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生二,一又生成二(阴阳),二:指阴阳二气。二生三,阴阳二性和成三,三:阴阳二性和成新的物质。三衍化为万物。万物背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过此以往,非道之流,故万物之生,吾知其主,虽有主形,冲气一焉。这一章讲“道生万物”,万事万物皆因“道”而生,要“识道”“遵道”“从道”。

老子注读:道生万物-老子注读

本章主旨讲“道生万物”,万事万物皆因“道”而生,要“识道”“遵道”“从道”。“道”为宇宙本体,所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宇宙生成、万事万物的生成,都是“道”的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的结果,也可以说是一切事物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

“万物负阴而抱阳,中(冲)气以为和”,则是说,任何事物都有阴阳二性,且相互结合、融合,成为新的物质、新的和谐体。

后半部分,则讲一切事物都是“损之而益,益之而损”,都是在彼此减损、彼此增益矛盾双方即对立、又统一,相互转化的发展变化过程当中。体现了老子辩证法思想。

道生一, 道生成一,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诸家解读各异。一般说来,并不把一、二、三看作具体的事物和具体数量,是“道”的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的结果。《淮南子·天文训》是它的一个最早的哲学上的解释:道曰规(高明注:王念孙谓“曰规”二字衍文),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照《淮南子》解,“二”是“阴阳”,“三”是“阴阳合和”。

一:不能简单理解成数量关系,指道始所生,初始状态,用“一”来表述。直译为:“道生成一”。河上公:道始所生者一。

作“无”解。王弼:万物万形,其归一也,何由致一,由于无也。因无乃一,一可谓无,已谓之一,岂得无言乎。

一生二, 一又生成二(阴阳),

二:指阴阳二气。河上公:一生阴与阳也。高亨、陈鼓应:指天地。任继愈:是指混沌原始状态的逐步分化。

二生三, 阴阳二性和成三(新的事物),

三:阴阳二性和成新的物质。几种说法。“天地人说”:河上公:阴阳生和清浊三气分为天地人也。“三气说”:高亨:阴气、阳气、和气。“分化说”:任继愈:分化再分化。

三生万物。 三衍化为万物。

三生万物:即是由两个对立的方面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三”,进而生成万物。河上公:天地共生万物也,天施地化,人长养之也。

万物负阴而抱阳, 万物背阴而向阳(如人前为阳,背为阴),

《淮南子·精神训》:夫精神者,所受于天也,而形体者,所禀于地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背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河上公:万物无不负阴而向阳,回心而就日。

中(冲)气以为和。 并且阴阳二气互相激荡形成新的“和”产物。

帛书甲本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乙本残“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

中:帛书甲本如此,王弼本等作“冲”。《说文》:涌搖也。陈鼓应:交冲,激荡。高亨:(冲)即交流。和,和气。冲气:冲和。陈鼓应:指阴阳两气相激荡。任继愈:冲虚的气,肉眼看不见的气。

河上公:万物中皆有元气,得以和柔,若胸中有藏,骨中有髓,草木中有空虚与气通,故得久生也。

人之所恶, 人们最厌恶的,

帛书甲本作“天下之所恶”,乙本作“人之所亞”。亞:亚,同“恶”。东汉许慎《说文》:丑也。段玉裁注:“此亚之本义。亚与恶音义皆同。”

唯孤、寡、不榖(谷), 就是“孤”“寡”“不榖(谷)”,

帛书乙本残“孤”。

孤、寡、不谷:古代王侯自谦之称。《战国策·齐策》:虽贵必以贱为本,虽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称孤、寡、不榖。

而王公以自名也。 而王公却用这些来称呼(自贬)自己。

帛书乙本残“名也”,王弼本作“而王公以为称”。

物或损之而益, 一切事物,有时减损它却反而得到增益,

益之而损。 有时增益它却反而得到减损。(www.xing528.com)

帛书甲本作“勿或”,“勿”“物”通假。甲本残“而益,益”,乙本残“物或益之而”。

或:有时。

河上公:夫增高者崩,贪富者致患。王弼:万物万形,其归一也,何由致一,由于无也。因无乃一,一可谓无,已谓之一,岂得无言乎。有言有一非二如何,有一有二,子生乎三,从无之有,数尽乎斯。过此以往,非道之流,故万物之生,吾知其主,虽有主形,冲气一焉。百姓有心,异国殊风,而得一者,王侯主焉。以一为主,一何可令。先多愈远,损则近之,损之至尽,乃得其极。既谓之一,犹乃至三,况本不一,而道可近乎。损之而益,岂虚言也。

故(古)人之所教, 人们之说教,

帛书甲本残“之所”。

故:高明:“故”字当假为“古”,“故人”应读作“古人”。教:教诲。

河上公:谓众人所以教去弱为强,去柔为刚。

夕(亦)议(我)而教人。 我再去说教他人。

帛书甲本如此,乙本此段均残。王弼本作“人之所教,我亦教人”:别人这样教导我,我也这样去教导别人。

夕、议:帛书本《老子》整理小组据传世本认定“夕”是“亦”的通假字。高明认为,“故”“夕”“议”三字皆为假借字。“夕”字当假借为“亦”。“议”字乃“我”之假借字。

河上公:言我教众人,使去强为弱,去刚为柔。王弼:我之非强,使人从之也。而用夫自然,举其至理,顺之必吉,违之必凶,故人相教,违之必自取其凶也。亦如我之教人,勿违之也。

故强良(梁)者不得死, 强暴的人不得其死,

帛书甲本如此,乙本此句残。

强良:即强梁,强横凶暴。河上公:强梁者,谓不信玄妙,背叛道德,不从经教,尚势任力也。不得其死者,为天所绝,兵刃所伐,王法所杀,不得以寿命而死也。

吾将以为学(教)父。 我把这句话当作教戒之始。

帛书甲本残“将”,乙本残“为学”。王弼本“学父”作“教父”。

学父:同“教父”。言教戒的开始。父,通“甫”,开始。

河上公:父,始也。老子以强梁之人,为教戒之始也。王弼:强梁则必不得其死,人相教为强梁之教人,不当为强梁也。举其强梁不得其死以教即吉,云顺吾教之必吉也。故得其违教之徒,适可以为教父也。

这一章讲“道生万物”,万事万物皆因“道”而生,要“识道”“遵道”“从道”。

《老子》(《道德经》)第一章起就从不同的角度开始讲“道”。《第一章》:“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讲“道”为“非恒道”;《第四章》:“道冲,而用之又弗盈也”,讲“道”为虚空;《第九章》:“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讲“道”为“退身”;《第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微眇(妙)玄达,深不可志(识)”,讲要“善道”“识道”;《第十六章》:“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讲符合自然,是“道”的表现;《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讲大德形态,遵从“道”的法则;《第二十三章》:“故从事而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讲遵从“道”的规律的人,同于道。

《第二十五章》是重点,讲“道法自然”,“道大,天大,地大,王(人)亦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三十二章》:“道恒无名、朴”,讲“道”的本质;《第三十五章》:“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大。乐与饵,过客止。故道之出言也,曰:‘淡呵,其无味也。’视之不足见也,听之不足闻也,用之不可既也”,讲“道”的作用、特质;《第四十章》:“‘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讲“道”的运动、应用;《第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堇(勤)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费;进道如退;夷道如類;上德如浴(谷);大白如辱;广德不足;建德如偷;质真如渝;大方无禺(隅);大器免(晚)成;大音希声;无(大)象无刑(形);道褒(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讲“大象无形”“道隐无名”,要“明道”“进道”。

《第五十一章》:“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刑(形)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也,夫莫之爵,而恒自然也。道,生之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复(覆)之”,讲“道生德蓄”的道理,要“尊道贵德”;《第六十二章》:“道者,万物之注(主)也”,讲“道”主宰万物;《第七十七章》:“天之道,酉(犹)张弓者也:高者印(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故天之道,损有余而益(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孰能有余而有以取奉与无者乎?惟有道者乎”,讲“道”实现公平正义;《第七十九章》:“天道无亲,恒与善人”,讲“天道无亲”;《第八十一章》:“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讲“道利万物”。

言“道”的内涵、本质、特征;或言“道”的运动、作用、运用;或言“道”与“德”的关系、相互意义;或言“明道”“进道”,如此等等,内容广泛,言辞精辟。

本章也是重点:“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冲)气以为和”,则讲“道生万物”。一为万事万物生成;二为《第四十一章》所言:唯道,善始且善成。总的来讲,反映了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是老子唯物辩证法思想的再次体现。

本章分三层理解:

第一层讲“道生万物”,是主题。“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是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事物均衡为“和”。

第二层讲“善下、处下”。一是侯王也知道“善下”,往往以“孤、寡、不榖(谷)”来自贬,表面上如此,不是发自内心、发自自然的,有极大的虚伪性、欺骗性,他们实际是高高在上、狂征暴敛、欺压百姓;二是讲“上下”“增损”辩证关系:“损之而益,益之而损”,是符合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

第三层讲违“道”者不会有好结果。所谓“强梁者不得死”,违背“道”的统治者,只知道索取无度,不知道宽厚待民,一定不得其死。对统治者的虚伪性、欺骗性进行了彻底的揭露、批判。这正是老子思想进步性的表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