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子注读:第十七章成功之路

老子注读:第十七章成功之路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君民之间,除仅相知以外,毫不发生其他关系。其下,母(侮)之。夫御体失性,则疾病生。成功遂事,成就了事,王弼本作“功成事遂”。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以形立物,故功成事遂,而百姓不知其所以然也。故而,最好的统治者在于“贵言”,不行严刑峻法、不施“政教”,以上率下,则百姓回复于事物之“自然”(本然)。无论是畏惧制度、规定,还是畏惧管理者本身,不是最好的结果。

老子注读:第十七章成功之路

本章讲“道贵本然”。本然是什么?本来之性。作为统治者来讲,贵言;作为百姓而言,贵自然。二者都是“贵本然”。

重点强调将统治者是否遵“道”而行、“本然”而为,分为“四等”:太上、其次、再次、更次。前两者差别在于,依王弼言“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或“不能以无为之事,不言为教”;后两者依王弼言,则差之千里:一谓“赖威权”,一谓“以智治国”。河上公则谓:“刑法治之”“禁多令烦”。故而,最好的统治者“贵言”,不行严刑峻法,不施“政教”;以上率下,则百姓回复于事物之“自然”(本然)。

太上,下(不)知有之; 最好的统治者,百姓仅仅知道他的存在;

太上:最上。帛书甲乙本、王弼本如此。一说“太上”就是“清静至极”的“道”。

谓“大君”“大人”:河上公:太上谓大君,无名之君也。下知有之者,下知上有君,而不臣事,质朴也。王弼:太上谓大人也,大人在上,故曰太上。大人在上,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故下知有之而已。

下:高亨:民也,百姓。高明:“下”者,在下之人民,……“太上,下知有之”,谓最好之世,下民仅知有一君之名目而已。意谓过此以外,即无所知也。盖老子之意,以为至德之世,无事无为,清静自化。君民之间,除仅相知以外,毫不发生其他关系。

吴澄、明太祖、焦竑、《永乐大典》等作“不”。任继愈:“不”字更符合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

若依“太上,不知有之”:最好的统治者,人们不知道他的存在。

其次,亲誉之; 其次的,是亲近相誉;

亲:亲近。誉:赞誉。河上公:其德可见,恩惠可称,故亲爱而誉之。王弼:不能以无为居事,不言为教,立善施化,使下得亲而誉之也。

其次,畏之; 再次的,百姓畏惧他;

畏:畏惧。

河上公:设刑法以治之。王弼:不复能以恩仁令物,而赖威权也。

其下,母(侮)之。 更次的,人民轻慢、不敬重他。

侮:轻慢,不敬重。高亨:侮辱(咒骂反抗)。任继愈:轻蔑。陈鼓应:轻侮。罗尚贤:欺压。

河上公:禁多令烦,不可归诚,故欺侮之。王弼:不能法以正齐民,而以智治国,下知避之,其令不从,故曰侮之也。

信不足,安有不信。 统治者诚信不足,所以百姓才不相信他。

安:于是。帛书乙本如此,甲本作“案”。高亨:案,安古通用

河上公:君信不足于下,下则有巧诈民。君信不足于下,下则应之以不信,而欺其君也。王弼:言从上也。夫御体失性,则疾病生。辅物失真,则疵衅作。信不足焉,则有不信,此自然之道也。己处不足,非智之所济也。

犹呵,其贵言也。 谨慎啊,从不轻易发表意见。

犹:形容警觉、戒备的样子。参考“犹呵,其若畏四邻”句。罗尚贤:谋划。

王弼本作“悠”,悠然。陈鼓应:悠兮:悠闲的样子。犹、由、悠,古通假。“犹呵,其贵言也”:高亨:静默把,岂在于重视言语的说教呢?任继愈:[最好的统治者]是那样的悠闲啊,它很少发号施令。陈鼓应:[最好的统治者]悠然而不轻于发号施令。(www.xing528.com)

河上公:说太上之君,举事犹贵圣于言,恐离道失自然。

成功遂事, 成就了事(成就功业),

王弼本作“功成事遂”。

遂:就。河上公:谓天下太平也。

而百姓谓我自然。 百姓都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做的”。

一说:百姓都不知有太上的存在,以為一切都是自然而然。

河上公:百姓不知君上之德淳厚,反以为己自当然也。王弼:自然其端兆不可得而见也,其意趣不可得而睹也,无物可以易其言,言铃有应,故曰犹兮其贵言也。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以形立物,故功成事遂,而百姓不知其所以然也。

老子在这一章里主要讲“为道”状态,具体说就是运用到“为政”来讲,应该是一个什么状态,是“贵本然”。对统治者来讲,贵言;对百姓而言,贵自然。二者都是贵本然。

分两个层次理解:

第一个层次,本章举了为政者四个层面,或者叫为政的四种境界:

“太上,下知有之”,即最好的统治者,百姓仅仅知道他的存在;“其次,亲誉之”,其次的,是亲近相誉;“其次,畏之”,再次的,百姓畏惧他;“其下,侮之”,更次的,人民轻慢、不敬重他。

重点强调统治者是否遵“道”而行、“本然”而为。显然,第一、二等的是“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和“不能以无为之事,不言为教”(王弼),“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为首、为要;第三、四等的是谓“赖威权”,又谓“以智治国”(王弼),河上公则谓:“刑法治之”“禁多令烦”,次之又次之,离“道”差之千里。

第二层次,从“信不足,安有不信”到“而百姓谓我自然”。

“信不足,安有不信”,言统治者与百姓上下效行的关系,统治者诚信不足,所以百姓才不相信他。故而,最好的统治者在于“贵言”,不行严刑峻法、不施“政教”,以上率下,则百姓回复于事物之“自然”(本然)。当然,此“自然”是统治者“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贵言”的结果,百姓才会本然而然。

那么,从现代管理学,也可以理解老子给管理者划分了四个层次:

最高的境界叫“太上”,是大家知道有这个领导、管理者的存在。最好的领导、管理者尊重科学,掌握事物发展变化规律,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无论是政策、法律法规还是制度要求,都要体现事物发展变化规律,包括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等,还要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第二层次的领导、管理者是“亲誉”,是大家对其亲近相誉。得到百姓亲近和赞誉,对一个领导、管理者来讲,相对于后两者而言,还算是“不错的”评价。这样的领导、管理者,即便是能力、水平突出,但过于强调主观、自我,缺乏尊重自然规律的“认知”,也许有“认知”,往往流于表面、肤浅,失于浮躁和功利之心。

第三个层次的领导、管理者是“畏之”,大家畏惧、害怕领导、管理者。无论是畏惧制度、规定,还是畏惧管理者本身,不是最好的结果。为什么?关键在于内在的敬服,在于认知、认同、践行,不在于外在的“惧怕”“赖威权”。而从管理者角度来思考一下,大家是畏惧管理者本身呢,还是畏惧管理者这个位置呢?

最后一个层次,那是最差的结果,都不愿意看到的是,大家在内心的不认同,否定得更彻底:“侮之”。为什么?好大喜功、政令多出、形式严苛、过于繁复。

历史的兴衰、社会的更迭、人事的变迁,都说明了这一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