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子注读-第十一章无之为用

老子注读-第十一章无之为用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章里老子提出“无用之用”思想,无、有相互矛盾、相互统一。以其无,能受物之故,故能以实统众也。当其无、有,正因为它的无和有,器之用也;才会有陶器的作用。“无”发挥了它的作用。言无者有之所以为利,皆赖无以为用也。二是讲“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揭示了事物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他对老子的“道常无为”、否定礼乐制度的观点提出批评,提出,“圣人之在

老子注读-第十一章无之为用

本章里老子提出“无用之用”思想,无、有相互矛盾、相互统一。现象决定本质。老子列举了车毂、埏埴、户牖三个例子,指出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统一关系。“有”和“无”是相互对立、相互矛盾、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无之为利,有之为用”,“无”是存在的条件,“有”发挥“无”的作用、更高的效率

人类社会活动来讲,重“有”轻“无”现象非常普遍,这是阻碍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顽疾”。

冯友兰先生说:“老子所说的‘道’,是‘有’与‘无’的统一,因此它虽然是以‘无’为主,但是也不轻视‘有’,它实在也很重视‘有’,不过不把它放在第一位就是了。”

卅(三十)輻(辐)同一毂,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

甲本残缺,乙本如此。同:王弼本为“共”。

辐:辐条。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古时代的车轮由三十根辐条所构成。

毂:音gǔ,是车轮中心的木制圆圈,中有圆孔,即插轴的地方。

河上公:古者车三十辐,法月数也。共一毂者,毂中有孔,故众辐共奏之。治身者,当除情去欲,使五藏空虚,神乃归之也。治国者,寡能总众,弱共扶强。

当其无、有, 恰当运用它的无和有,

当:罗尚贤:当(dàng),恰当、适当。高亨:犹在也。

车之用也; 这就产生车轮的作用;

王安石、高亨、高明等皆“当其无,有车之用”断句,下同。

河上公:无谓空虚,毂中空虚,轮得转行,举中空虚,人得载其上也。王弼:毂所以能统三十辐者,无也。以其无,能受物之故,故能以实统众也。

埏埴为器, 糅和陶土做成器皿,

埏埴:音shān zhí,埏,和;植,土。即和陶土做成供人饮食使用的器皿。河上公:埏,和也。埴,土也。和土以为饮食之器。

当其无、有, 正因为它的无和有,

器之用也; 才会有陶器的作用。

河上公:器中空虚,故得有所盛受。

凿户牖以为室, 开凿门窗建造房屋,

户牖(音yǒu):门窗。河上公:谓作屋室。

当其无、有, 正因为它的无和有,

室之用也。 才有房屋的作用。(www.xing528.com)

河上公:言户牖空虚,人得以出入观视。室中空虚,人得以居处,是其用也。

故, 因此,

有之以为利, 所以,“有”给人利用,

河上公:利,物也。利于形用,器中有物,室中有人,恐其屋破坏。腹中有神,畏形之消亡也。

无之以为用。 “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河上公:言虚空者,乃可用盛受万物,故日虚无能制有形。道者空也。王弼:木埴璧所以成三者,而皆以无为用也。言无者有之所以为利,皆赖无以为用也。

老子在这里提出“无用之用”思想,“无”中生“有”,是其朴素辩证唯物主义、对立统一思想的体现,亦可参照《第二章》。从两个层面理解:

一是通过车辐、陶土、户牖三个例子(其实还有更多的例子,老子仅仅列举此三种)指出,发挥“器之用”的所在,是无、有的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是讲“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揭示了事物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本章是对《第四章》“道冲,而用之又弗盈也”,“天道虚空”观的进一步发挥、阐述,“实”为现象,“虚”为本质,更多地强调“天道虚空”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道”的存在,虚而不竭尽,无形无象,作用无限。“虚空”的存在,决定了万象“存在”,决定了万象“存在”的意义;反之,有了万象的“存在”,才更加体现“虚空”的价值。

从社会现象来看,更是说明这一点。人类进步、社会进步,放在一个广阔的历史空间,体现了人类进步、社会进步的价值和意义。同样,人类进步、社会进步丰富了广阔的历史空间,时间长河无尽“内涵”。

对于思想观念来讲,任何一种学说、方略、方法,都是不断发展、充满变化的,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包括老庄、孔孟思想,都是一种历史。历史再复杂,都存在着发展的空间。

对于治国理政,有发展、竞争的空间,但更要有致虚、守静、客观、尊重规律的理性思考。

对于人性来讲,更要明“无有”“得失”之理,《第九章》“天道知止”,“金玉满堂,莫之能守;贵富而骄,自遗其咎”,戒妄、戒枉、戒贵、戒骄;《第十章》“天道弗宰”,“生而弗有,为而不恃”,不恃有、不主宰、不割裂,都是“妄”“满”“过”的表现。

曾国藩说,“世间事各有恰好处,慎一分者得一分,忽一分者失一分。全慎全得,全忽全失。小事多忽,忽小则失大,易事多忽,忽易则失难。存心君子,自得之体验中耳”,指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每一个人内心要保持更多的“无”,才能拥有人生最大的“有”;社会有人类更多的“空间”,才会有更快、更好发展的现实可能。

王安石说,“道有本有末。本者,万物之所以生也;末者,万物之所以成也”。从“本”“末”生成关系来分析、阐述道的性质和范畴。但是他又在“本”和“末”的意义上提出“自然”和“人力”即“无为”和“有为”。“本者出之自然,故不假乎人之力,而万物以生也;末者涉乎形器,故待人力而后万物以成也”,王安石认为,道出于自然,不借于人力,万物得以相生。对需要借助人力以成的事情,则必须要有为,故而,“夫不假人之力而万物以生,则是圣人可以无言也、无为也;至乎有待于人力而万物以成,则是圣人之所以不能无言也、无为也”。

所以王安石不同意《老子》“抵去礼乐刑政而唯道之称”,认为这是“不察于理而务高之过矣”,“故昔圣人之在上,而以万物为己任者,必制四术焉。四术者,礼乐刑政是也,所以成万物者也。故圣人唯务修其成万物者,不言其生万物者,盖生者尸之于自然,非人力之所得与矣。老子者独不然,以为涉乎形器者,皆不足言也、不足为也,故抵去礼乐刑政,而唯道之称焉。是不察于理而务高之过矣。夫道之自然者,又何预乎?唯其涉乎形器,是以必待于人之言也、人之为也。其书曰:‘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夫毂辐之用,固在于车之无用,然工之琢削未尝及于无者,盖无出于自然之力,可以无与也。今之治车者,知治其毂辐而未尝及于无也,然而车以成者,盖毂辐具,则无必为用矣。如其知无为用,而不治毂辐,则为车之术固已疏矣。今知无之为车用,无之为天下用,然不知所以为用也。故无之所以为车用者,以有毂辐也;无之所以为天下用者,以有礼乐刑政也。如其废毂辐于车,废礼乐刑政于天下,而坐求其无之为用也,则亦近于愚矣。”(《王安石老子注辑本·三十辐章》)

他对老子的“道常无为”、否定礼乐制度的观点提出批评,提出,“圣人之在上,而以万物为己任者,必制四术(礼乐刑政)”,“如其废毂辐于车,废礼、乐、刑、政于天下,而坐求其无之为用也,则亦近于愚矣”。

在“无”“有”关系上,王安石过于站在“有”的立场,强调“有”的作用,从而否定“无之为用”的思想和观点,并没有从深层面探究出老子“无”“有”思想之要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