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子注读第八章:上善若水

老子注读第八章:上善若水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章提出“天道善下”思想。“正”在《老子》出现十一次。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善于滋润(帮助)万物而不与相争;不争:王弼本作“不争”,诸本皆同此。所以不会有过失(怨咎)。需要强调的是,从《第五章》提出“天道无亲”,《第七章》提出“天道无私”,到本章提出“天道善下”,是贯一始终、一脉相承的。

老子注读第八章:上善若水

本章提出“天道善下”思想。着重阐述了水的上善之德,特性是什么,是“善下”“谦下”。“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最接近于大道。“善下”“善让”思想是道家一贯主张。河上公称此章为“易性章”。

道体为用,老子提出“七善”原则: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正”在《老子》出现十一次(其中本章与《第五十八章》“正”“政”通假)。本章是第一次:正善治。“正”通“政”。另见《第三十七章》《第三十九章》《第四十五章》《第五十七章》《第五十八章》《第七十八章》等。

上善若水。 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

上:最。若:帛书甲本作“治”,乙本作“似”。王弼本作“若”,诸本皆同此。

上善:最高境界的善行。任继愈:最高的善。河上公:上善之人,如水之性。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水善于滋润(帮助)万物而不与相争;

不争:王弼本作“不争”,诸本皆同此。帛书甲本作“有静”,乙本作“有争”。

河上公:水在天为雾露,在地为泉源也。

居众人之所恶, 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低地,

河上公:众人恶卑湿垢浊,水独静流居之也。王弼:人恶卑也。

故几于道矣。 所以最接近于“道”。

几:接近。河上公:水性几与道同。王弼:道无水有,故曰几。

居善地, 所处善于选择低下的位置,

善地:善喜土地。河上公:水性善喜于地,在草木之上,即流而下,有以于地动而下人也。

居善地:依任继愈说,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依陈鼓应说,居处善于选择地方。

心善渊, 心胸善于保持水的沉静,

渊:沉静、深沉。河上公:水深空虚,渊深清明。《第十五章》:“古之为道者,微眇玄达,深不可志。”

与善仁, 待人善于真诚、友爱、无私,

诸本同此。帛书乙本作“予善天”,帛书甲本“予善”。河上公:万物得水以生,与虚而不与盈也。

与:交往、待人。

言善信, 说话善于履行诚实守信,(www.xing528.com)

帛书乙本如此。

河上公:水内影照形,不失其情也。

正(政)善治, 政事善于合理达到目的,

正:通“政”。河上公:无有不洗,清且平也。

事善能, 处事善于发挥能力、所长,

河上公:能方能圆,曲直随形。

动善时。 行动善于因时、因势而动。

河上公:夏散冬凝,应期而动,不失天时。

史记·七十列传·太史公自序》: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指道,客观规律),赡足(富足;充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夫唯不争, 正因为不与人相争,

争:帛书甲本作“静”。乙本及王弼本作“争”。河上公:壅之则止,央之则流,听从人也。

故无尤。 所以不会有过失(怨咎)。

尤:怨咎、过失、罪过。河上公:水性如是,故天下无有怨尤水者也。王弼:言水皆应于此道也。

本章讲“天道善下”,与《第六章》用“玄牝之门”把“道”比作天地之根,绵绵不绝相比,将水比作最接近于“道”的事物形态,具有“上善”之德,善“处下”,“善利万物而不争”。

分三个层面:一是阐明水具有“上善”之德,善“处下”;二是提出“七善”原则: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三是对“上善”之德的补充,“不争”之德。

需要强调的是,从《第五章》提出“天道无亲”,《第七章》提出“天道无私”,到本章提出“天道善下”,是贯一始终、一脉相承的。

由此,道体为用,天道推及人道,水德推及人德。人道、人德就应该遵循“七善”原则,且是对水德的提炼、细化。

王夫之:“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著;处众之后,而常德众之先。”老子在本章中用了较大篇幅阐明“七善”原则,都是其哲学思想、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具体反映和体现,体道、行道。

“居善地”,强调的是环境的重要性,位置谦下;“心善渊”,强调的是内心的存养,虚静渊深;“与善仁”,强调的是交往品德为上,真诚友爱无私;“言善信”,强调的是言语与行为一致,诚实守信;“政善治”,强调的是政治有为,政事合理;“事善能”,强调的是处事能力,善于发挥特长;“动善时”,强调的是因势利导,善于把握时机。

我们从中又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世人论及老子思想所谓“无为而治”“愚民”“避世”等观点,可谓谬之千里矣。

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今天,老子思想对我们的政治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为政理念等方面仍有充分的借鉴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