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主旨“天道‘无贤’”,不过于推崇、标榜。河上公名为“安民章”,实际上是道家政治思想、理政治国的体现之一,故而老子提出“三不”:不上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四其”: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其实最朴实讲,就是多了是负担,“标榜”多了就是过度拔高,就会导致极致,就会适得其反。
“不争”,在《老子》中共出现八次,分布在七章之中。即《第三章》《第八章》(两次)《第二十二章》《第六十六章》《第六十八章》《第七十三章》《第八十一章》。
“无为”在《老子》(帛书本)出现十一处,本章(《第三章》)第二次出现:为无为,则无不治矣。其他在《第二章》《第三十八章》《第四十三章》(两处)《第四十八章》(两处)《第五十七章》(两处)《第六十三章》《第六十四章》出现。
不上贤, 不过于推崇(标榜)有才德的人,
上:王弼本作“尚”。“上”通“尚”,崇尚,提倡。
不尚贤:《庄子·天地》: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河上公:不尚者,不贵之以禄,不尊之以官。
尚贤:《墨子·尚贤》:子墨子言曰:“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则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恶。是其故何也?”子墨子言曰:“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使民不争; 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
河上公:不争功名,反自然也。
不贵难得之货, 不追逐难得的财货,
贵:重视,珍贵。货:财物。河上公:言人君不御好珍宝,黄金弃于山,珠玉捐于渊。
使民不为盗; 使百姓不产生偷窃(之心);
河上公:上化清静,下无食人。
不见可欲, 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
见:通“现”,显露。
可欲:指足以引起欲念的事物。河上公:放郑声,远佞人。郑声即郑卫之音,春秋战国时期郑、卫地区的汉族民间音乐。《论语·卫灵公》:“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后以“放郑”谓弃绝淫靡之音。
使民不乱。 使百姓不被迷乱。
河上公:不邪淫。王弼:贤犹能也,尚者嘉之名也。贵者隆之称也,唯能是任,尚之曷为。而唯用是施,贵之曷为。尚贤显名,荣过其任,下奔而竞,效能相射,贵货过用,食者竞趣,穿寄睹斋筐,没命而盗,故可歌不见,则心无所乱也。
是以圣人之治也, 所以圣人的治理原则,
河上公:说圣人治国与治身同也。
虚其心, 使百姓之心“空虚”(无智巧、无欲),
虚其心:虚,空虚。河上公:除嗜欲,去乱烦。
实其腹, 使百姓之腹“充实”(有满足、无贪求),
河上公:怀道抱一,守五神也。王弼:心怀智而腹怀食,虚有智而实无知也。
弱其志, 使百姓主观意志削弱(要知柔),
弱其志:志,意向,意志。此指主观意志。河上公:知柔谦让,不处权也。(www.xing528.com)
强其骨, 使百姓之筋骨健强,
河上公:爱精重施,髓满骨坚。王弼:骨无知以干,志生事以乱。
恒使民无知无欲也。 常使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
河上公:反朴守淳。王弼:守其真也。
使夫知(智)不敢、弗为而已。 使一些懂智巧的人不敢妄为罢了。
河上公:思虑深,不轻言。王弼:知者谓知为。
为无为, 按照“无为”(不妄为)的原则作为,
河上公:不造作,动因循。
则无不治矣。 就没有治理不好的社会了。
河上公:德化厚,百姓安。
道家同样“无为”的概念,放在不同的语境,内涵也就不同,本章如此。
本章提出“天道‘无贤’”,不过于推崇、标榜,就是“无为”的表现。与一、二章“天道无恒”“无为弗恃”一脉相承。
道家政治思想、理政治国其中之一就是“三不”原则:不上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圣人之治”运用到具体就是“虚、实、弱、强”: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对于老子观点,非议、批评以任继愈、高亨等的“愚民说”和“复古倒退说”为代表。任继愈认为,老子反对当时出现的尚贤主张,他主张愚民,和孔子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主张有一致的地方。高亨认为,反对儒墨尚贤而治的学说,其实质是复古倒退的。
持相反观点的以陈鼓应为代表:名位实足以引起人的争逐,财货实足以激起人的贪图。他指出,所谓“无欲”,并不是要消除自然的本能,而是消解贪欲的扩张。
老子的社会政治思想,要联系上下文来仔细分析,本章贯一始终。其实不上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是前提,强调执政者本身;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是立政,强调针对上述观点的施政做法。最后讲,“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为无为,则无不治矣”。说得很清楚了,要使民众不伪智、不智巧、不贪欲,就是不要将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于民,也就没有治理不好的社会。故而河上公说:不造作,动因循。德化厚,百姓安。前后互为矛盾、互为关系,否则会陷入割裂关系,而断章取义。
不上贤。历史上,刻意“标榜”“拔高”者,未见其少矣。由于历史的局限,或好大喜功,或盲目跟风,或利益均沾,等等。如古代过度“标榜”圣贤等,无所不用其极;现代出于“政绩”者、贪于功名者、跟风者;教育制度者,有限“规则”下:“区域”取分、高考“工厂”、文理“状元”、成绩排名、各种“竞赛”;科研造假者,基因“皇后”、汉芯诸事件,始作俑者,博取名利、地位;方方面面,利益交叉、叠加,谋取最大化,也可谓无所不用其极。所以河上公说,不尚者,不贵之以禄,不尊之以官,官为公仆者。
不贵难得之货。河上公:言人君不御好珍宝,黄金弃于山,珠玉捐於渊。简而言之,就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历史上,初为立国者尚可守此初衷。
不见可欲。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不是剥夺人们的欲望,而是让百姓们没有盗取利禄之心,避免使社会占有欲、追逐欲盛行。河上公:不邪淫。王弼:贤犹能也,尚者嘉之名也。贵者隆之称也,唯能是任,尚之曷为。而唯用是施,贵之曷为。尚贤显名,荣过其任,下奔而竞,效能相射,贵货过用,食者竞趣,穿寄睹斋筐,没命而盗,故可歌不见,则心无所乱也。
这种“无为”思想和学说,对于在当今全社会实践中,倡导科学发展观,领导决策科学、民主,善于发现规律、尊重规律;在廉洁廉政建设中,领导干部以上率下,廉洁自律,全社会着力倡导廉洁、廉政文明之风,仍然有着进步的意义。
可分三层理解:
第一层:“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讲“三不”原则:不上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
第二层:“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讲圣人之治“虚、实、强、弱”。
第三层:“为无为,则无不治矣。”讲“无为”无不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