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主旨“天道无恒”,没有不变的事物,“无”“有”为天地万物及变化之本始。作为“道经”首章,开宗明义,提出了“道”的概念、“道”为本源、“道”为变化的理论及依据,指出“道”是探求万事万物的必然门径。
本章从客观存在、认识论的哲学高度为“道”的概念建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道,可道也, 可以用言词表达的“道”,
河上公:谓经术政教之道也。
非恒道也; 那就不是恒常不易之“道”;
河上公:非自然长生之道也。常道以无为养神,无事安民,含光藏晖,灭迹匿端,不可称道。
此段六个“也”,据帛书甲乙本,诸本皆无。
“恒”:长久。汉代因避汉文帝刘恒讳而将“恒”字改为“常”。韩非子《解老》、王弼本作“常”:“道之可道,非常道也。”王弼本: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
《韩非子·解老》:凡理者,方圆、短长、粗靡、坚脆之分也,故理定而后可得道也。故定理有存亡,有死生,有盛衰。夫物之一存一亡,乍死乍死,初盛而后衰者,不可谓常。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而常者,无攸易,无定理。无定理,非在于常所,是以不可道也。圣人观其玄虚,用其周行,强字之曰“道”,然而可论。故曰:“道之可道,非常道也。”
译文:作为概念的理,就是指万物的方圆、短长、粗细、坚脆的区别,所以理确定以后才可能进一步获得规律。因此,确定了的理仍有存亡、生死和盛衰的变化。万物有存有亡,忽生忽死,先盛后衰的变化,不能叫作永恒。只有那种和天地的开辟一起产生,到天地消散仍然不死不衰的,才能叫作永恒。永恒,就是没有变化,没有定理。没有定理,不处在固定的场所,因此无法说明。圣人观察到永恒规律的玄虚,依据永恒规律的普遍作用,勉强把它命名为“道”,然后才能够加以论说。所以《老子》说:“道如能说明,就不是永恒的道了。”
名,可名也, 可以用文字详述的“名”,
名:人或事物的称谓,也可指“道”的形态。
河上公:谓富贵尊荣高世之名也。
非恒名也。 那就不是恒常不易之“名”。
恒:王弼本等作“常”,下文皆如此。
河上公:非自然常在之名也。常名当如婴儿之未言,鹞子之未分,明珠在蚌中,美玉处石问,内虽昭昭,外如愚顽。
无,名万物之始也; “无”,指称天地的本始;
高亨、陈鼓应等如此。河上公、王弼、任继愈、高明等断句:无名,万物之始。下同。
河上公:无名者,谓道。道无形,故不可名也。始者,道本也。吐气布化,出于虚无,为天地本始也。
有,名万物之母也。 “有”,指称万物的根源。
母:河上公:本也。《辞源》:本源。《老子》:无名天下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河上公:有名谓天地,天地有形位,阴阳有柔刚,是其有名也。万物母者,天地含气,生万物,长大成就,如母之养子。
王弼:凡有皆始於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及其有名有形之时,则长之育之亭之毒之,为其母也。言道以无形无名,始成万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玄之又玄也。
故,恒无, 因此,确定“无”,
欲也以观其眇(妙); 旨在观察万物内在的微妙;
眇:妙。高明同此。观其眇:探索万物的内在本质。帛书甲本如此。(www.xing528.com)
河上公、王弼作“妙”。河上公:妙,要也。人常能无欲,则可以观道之要。要谓一也。
王弼:妙者,微之极也。万物始于微而后成,始于无而后生,故常无欲,空虚其怀,可以观其始物之妙。
恒有, 确定“有”,
欲也以观其所徼。 旨在观察万物的外在边际。
徼:音jiào,边际。张松如引《说文》:观其徼,是观察万物的所循所求。旨在观察万物的外在现象。帛书甲乙本作“噭”,罗尚贤:借为曒。曒:明也,光也,引申为明处,是则徼、曒义通。
河上公、王弼作“缴”,归,归终。河上公:缴,归也。常有欲之人,可以观世俗之所归趣也。王弼:缴,归终也。凡有之为利,必以无为用。欲之所本,适道而后济。故常有欲可以观其终物之缴也。
两者同出, 无、有两者同时发生,
异名同谓。 不同的名字表述同一个过程。
谓:称谓。此为“指称”。帛书甲乙本如此,“谓”作“胃”。王弼本作“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河上公:两者谓有欲无欲也。同出者,同出人心也。而异名者,所名异也。名无欲者长存,名有欲者,亡身也。
玄之又玄, 运用无、有反复地抽象思维,
玄:《辞源》:深奥,神妙。《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指道家之道。特指道家。玄之,意思是对奥妙的探索。河上公:玄,天也。言有欲之人,与无欲之人,同受气于天。天中复有天也。禀气有厚薄,得中和滋液,则生贤圣,得错乱浊辱,则生食淫也。
众妙之门。 是认识一切奥妙的必经途径。
门:意指必经的途径。
河上公:能知天中,复有天禀,气有厚薄,除情欲,守中和,是谓知道要之门户也。王弼:两者,始与母也。出者,同出于玄也。异名,所施不可同也。在首则谓之始,在终则谓之母。玄者,冥也,默然无有也。始母之所出也,不可得而名,故不可言同。名曰玄而言谓之玄者,取於不可得而谓之然也。谓之然则不可以定乎一玄,若定乎一玄而已,则是其名则失之远矣,故曰玄之又玄也。众妙皆从门而出,故曰众妙之门也。
本章为“道经”的开篇。按帛书《老子》,它是接“德经”终篇之语“天道无亲,恒与善人”展开的,教导如何体“道”、识“道”。河上公称之为“体道章”。
老子提出“道”这个概念,是道家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道是我们认识事物、探索事物一切奥秘的门径。所谓“天道无恒”,即没有不变的事物,通过“无”“有”,我们可以了解、掌握事物外在与内在的变化。如果说有“永恒”,变化、规律就是“永恒”的。
“道”为本源、本体、规律、原理、境界、原则;就运用来讲,是途径、方法。
那么“道”这个属性是唯物还是唯心的呢?有人认为它是一种物质性的东西,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元素;有人认为它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同时也是产生宇宙万物的泉源。其实它是唯物的,是客观存在。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揭示“道”是客观存在,是运动变化的。宇宙万物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等一切运动,都是遵循“道”的规律而发展变化。如同“名,可名也,非恒名也”,万事万物并非静止不变,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变化。
关于什么是道,韩非子《解老》中“道者,万物之所(以)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与河上公“谓经卫政教之道也”有着本质的差异。韩非子是从唯物的方面来理解老子的“道”的。
汉代的王充在《论衡》一书中,同样认为老子的“道”的思想是唯物论的。但是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时代,情形有了变化。一些学者体会老子哲学所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妙义,肯定宇宙的本体只有一个“无”,号称玄学。分三层理解:
第一层“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讲“道”“名”无形无状,皆为形而上的东西,抽象而不可言语表达,不可用文字描述。
第二层“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讲“无”为天地的本始,“名”为万物的根源。从“无”中观察万物内在的微妙,从“有”中观察万物外在变化的现象;
第三层“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讲“无”“有”二者虽然表达不同(无形、有形),但同出于“道”,极其抽象,是认识一切奥妙的必经途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