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忘却是非之辩,庄子哲学陈述实相

忘却是非之辩,庄子哲学陈述实相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是非之情生,由于彼我之念立之故。忘彼之对偶即忘我者也。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既成乎心,故是非日彰,莫可究诘。盖庄子既谓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适越而昔至;又谓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由是非根究到彼是。则是非者乃至无穷而无定之物矣。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是若果是也,则是之异乎不是也,亦无辩。

忘却是非之辩,庄子哲学陈述实相

是非之情生,由于彼我之念立之故。《齐物论》起首所谓“荅焉若丧其耦”者,即遗我之对偶,即遗彼者也。曰“今者吾丧我”者,明叶秉敬《书肆说铃》云:丧我,非是把在我的都丧去了,正是不以我为,而以天地万物都合为我,故名。虽为丧我,其实所以成我也。丧我与篇末物化二字正相应。盖不见有物,物化而合为一;我不见有我,我丧而同乎万物,此一为大齐也。(原书载《皇明小说》中)忘彼之对偶即忘我者也。忘我者忘彼,忘彼者忘我,忘我不自是,遗彼者不非彼,于是是非之情,不复成立。然不能忘者必自是,不能遗彼者必非彼,即彼我之念立,而是非之情生。故庄子说明彼我是非之关系,曰:

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齐物论》

又曰:

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愚者与有焉。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齐物论》

道之所以隐于小成,正因人各师其成心。既成乎心,故是非日彰,莫可究诘。章炳麟为之释云:

此即原型观念也……此中且举世识一例:节序递迁,是名为代。夫现在必有未来,今日必有明日,此谁所证明者?然婴儿初生,狸鼠相遇,宁知代之名言哉?儿嗁号以索乳者,固知现在索之,未来可以得之也。鼠奔轶以避狸者,亦知现在见狸,未来可以被噬也。此皆心所自取,愚者与有。……此非取之原型观念,何可得邪?《齐物论释》

依章氏所说,若离开一切,谨言成心,或者尚可讲得通,但求之《庄子》本书似未尽然。盖庄子既谓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适越而昔至;又谓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由是非根究到彼是。彼是谓互相对待者。若如章氏所谓儿啼索乳、鼠奔避狸,物情同然,了无彼此。既无彼此,便成绝对,更何有是非之可言?反之,求之郭庆藩、王先谦两氏注中,尚得近狸之解说。郭谓“域情滞著、执一家之偏见者,谓之成心”。王谓“心之所至,随而成之,以心为师,人人皆有”。两氏所言大旨相同。若谓心本无拘而先入为主,既先得某种暗示,熏陶既久,习见益深,故结果 则成:

唯其好之也以异于彼,其好之也欲明之彼。《齐物论》

执此偏见,以异于人,而循环反复,易地皆然。又曰:(www.xing528.com)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齐物论》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郭象注云:“物皆自是,故无非是;物皆相依,故无非彼。”“彼处于是,是亦因彼”,郭注云:“夫物之偏也,皆不见彼之所见,而独自知其所知。自知其所知,则自以为是。自以为是,则以彼为非矣。”然是非之所由生,盖起于物之自我而相彼矣。物之自我而相彼者,岂有穷乎?则是非者乃至无穷而无定之物矣。岂能定其一为必是,而其一为必非乎?而世必欲定之,此辩之所以起也。然辩其果足以明是非否乎?又曰:

既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我与若不能相知也,则人固受其黮暗。吾谁使正之?使同乎若者正之,既与若同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者正之,既同乎我矣,恶能正之?使异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异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同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然则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也,而待彼也邪?《齐物论》

成玄英疏云:“我与汝及人,故受黮暗之人,总有三人,各执一见,咸言我是,故俱不相知。三人既不能定,岂复更须一人,若别待一人,亦与前何异?待彼也邪?言其不待之也。”然则虽辩,而是非仍莫能定也。然则将奈之何乎?曰:莫若以明。

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齐物论》

所谓“以明”者,系以彼明此、以此明彼。郭象注曰:“欲明无是无非,则莫若还以儒墨反覆相明。反覆相明,则所是者非是,而所非者非非。非非则无非,非是则无是。”故曰:和之以天倪而已。

何谓和之以倪?曰:是不是,然不然。是若果是也,则是之异乎不是也,亦无辩。然若果然也,则然之异乎不然也,亦无辩。《齐物论》

斯则各任其自是,而不以为非,则天下无是非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