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弗莱雷提出的解放教育仅仅是一种方法或技术,就像弗莱雷早期在成人扫盲教育中使用的方法一样。这种看法完全是片面的,是对弗莱雷的解放教育的曲解。
虽然弗莱雷的解放教育主要是论述学校教育领域的问题,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弗莱雷的解放教育已超越了学校的围墙,涉及到更大的社会问题。正如弗莱雷所说,“如果解放教育仅仅是方法和技术的问题,那么只需用现代的方法和技术去替换一些传统的方法就行了。但这不是问题的所在。这儿的问题是解放教育对教育和对社会的不同看法。”[11]
按照弗莱雷的看法,学校是社会的一个部分,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教育中许多问题的根源在于社会。因此,不能就教育而论教育,应要联系到社会。弗莱雷指出:“以前的‘新学校运动’、‘进步主义运动’、‘现代学校运动’等,确实为教育的进步作出了贡献。但是,总的来说,这些运动仅仅局限于学校教育领域,没有扩展到更大的社会。而解放教育的重大特征之一是要激励一种超越学校围墙的批判。也就是说,通过批判传统学校,最终要批判形成这些学校的资本主义制度。”[12]
因此,弗莱雷认为,“解放教育所强调的批判,并非是局限于教育子系统的批判,相反,解放教育的批判超越了教育领域,而成为一种社会批判。”[13]
显而易见,弗莱雷的解放教育之目的已不仅仅是教育问题了,而是深刻的社会政治问题。弗莱雷已把教育和政治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为此,弗莱雷探究了教育的本质问题。他说:“我们必须了解真正的教育子系统,了解这种教育系统是怎样被构建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整体框架中的,了解在学校领域内行之有效的教育的本质。”[14]
弗莱雷指出:“不是教育决定社会,相反,是社会根据当权者的利益决定了教育。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就不能期待教育成为改变有权者和当权者的那个社会的杠杆。想要当权者实施一种反对他们的教育是极为天真的。如果教育不受政治的控制而独自发展,就会给当权者带来无穷的问题。但当权者不会放任自流,他们会控制教育。”[15]
弗莱雷认为,教育子系统与社会母系统不是一种机械的关系。这两者的关系是历史性的、辨证对立的。也就是说,根据统治阶级的观点,正规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再造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然而,辨证地来看,还存在另一种任务需要完成,即批判和反对再造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www.xing528.com)
那么由谁来承担批判统治阶级意识的重任呢?弗莱雷认为,“是具有追求解放的政治理想的教育家。”[16]弗莱雷指出,第二个任务不可能由统治阶级来实施,因为他们的理想是要再造他们在社会中的权力。这样,这个任务只能由那些想要再创或重建社会的人来完成。
因此,弗莱雷提出了解放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揭示现实。因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任务就是要掩盖现实真相,不让人们具有批判的意识,不让人们批判地“阅读”他们的现实,不让人们探究事实的根源。掩盖现实真相就是要叫人们把A说成B,把B说成C,就是要使人们相信现实是一种固定的东西,只能描述,而不能认为每个阶段都是由历史造成的,也不能认为在历史过程中是可以改变的。这样,在学校教学中,解放教育的任务就是要阐明现实。
弗莱雷认为,无论是掩盖现实还是揭示现实,都不是中立的,而是有政治目的的,因而教育也是政治的。为了揭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和统治阶级的课程所掩盖的现实真相,弗莱雷主张,“要用解放的政治、要用具有重建社会政治理想的人去占领学校的阵地,占领教学的阵地。”[17]
由此可见,弗莱雷的解放教育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方法或技术。用弗莱雷的话来说,“解放教育是一种民主的教育、揭示性的教育、具有挑战性的教育;也是认知、了解现实、理解社会如何运行的一种批判行为。但这仅仅是对学校领域一方面来说的。另一方面,解放教育又与社会运动有密切的关系,例如,妇女解放运动、环境保护运动等。所有这些群众运动将会在本世纪末形成一种十分重要的政治力量。在与这些运动的关系上,解放教育还有某些方面有待发展。”[18]
弗莱雷既在学校当过教师,也在社会运动中参加过成人扫盲教育。这两个方面的工作他都很喜欢,但他更倾向于在城郊地区开展社会的、群众的运动,因为他认为在大的社会中比在学校里会学到更多的、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为此,弗莱雷也希望,“学校的教师不要整天呆在学校,跟着课程表走,按照教学计划上上课,开开书单,改改作业。如果有可能的话,教师应要参与到社会运动中去,去挖掘自己的热量,这样才能了解教育的另外一面,而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的知识。”[19]
对如何成为解放教育的教师,弗莱雷认为关键的还是要具有批判的意识。他说:“在正规教育之外,还有一些民众创造的非常重要的东西。这对教师来说是一种开放式的体验。但是,如果教师说他愿意呆在学校里,我也会尊重他的意见。即便如此,教师在学校里也需要有批判的意识。”[20]弗莱雷指出:“无论是讲授还是讨论,传统教育的教师是要掩盖事实,而解放教育的教师却要揭示事实。这儿的问题是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是否接近要了解的事实,是否批判性地引导学生接近社会,是否激发学生的批判思维。”[2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