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弗莱雷的一个创新之举是实施了一种叫作“跨学科课程改革计划”。根据弗莱雷的课程改革思想,这种跨学科课程改革计划运用建构主义的原理,注重全体成员参与课程开发,强调课程内容要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主张以人们熟悉的主题来构建所有的课程。
跨学科课程改革计划的实施主要包括以下的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现状研究阶段
在现状研究阶段中,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讨论他们面临的、熟悉的、有待解决的、值得探讨的一系列问题,然后形成一种主题,称为“原生主题”。讨论、寻找和确定原生主题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了解并且批判性地介入现实的一种途径,因为这些原生主题往往都揭示了学校和社会的一些基本问题或重大问题。然后,将这些原生主题与各种不同的学科联系和结合起来,这样,教学内容就以跨学科的方式组合起来了。这种组合,关键的是强调探讨问题的各方面的相互关系。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通过共同协作来收集有关教学资料的,包括人口统计信息、收入状况统计、对家长的调查、与学生交谈、观察和了解就近的企业以及其他机构,等等。然后,教师集中分析这些资料来确定重大的问题,从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个作为原生主题,安排在某个单元或时段中进行教学。
2.第二阶段:知识组织阶段
在知识组织阶段中,首先,来自不同学科的教师围绕原生主题组织其内容领域,即在各个学科领域中,列出各种原生问题,并且在每门学科的内容中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然后,教师与学生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师生的共同探讨,会激励学生去探索学科领域的知识,培养学生运用不同学科的技能,最为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力和创造力。
为了更好地进行知识的组织,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广泛的资源,如进行野外旅行、开设讲座、利用报刊上的文章、文学作品、视听辅助设备,等等。
3.第三阶段:知识应用阶段
在知识应用阶段中,学习过程完全围绕着知识的应用。在这一阶段中,教师安排许多练习,要求学生将所学的新知识应用到具体情景或实际问题之中。
由此可见,弗莱雷的跨学科课程改革实施的这三个阶段强调的是共同参与、集体讨论、批判思维、提出问题、解答疑问、促使每一个人都得到发展。我们可以把跨学科课程改革的三个阶段中的要求归纳在表7-1之中。
表7-1 跨学科课程改革计划三阶段要点
为了更好地了解弗莱雷的跨学科课程改革计划的实施的过程,我们把跨学科课程改革计划的整个过程以图示的方式综合如下。(www.xing528.com)
图7-1 跨学科课程改革计划实施过程图
跨学科课程改革计划的实施是在试验的基础上逐渐向全市学校推广的。首先是在10所自愿参加实验的学校中开始;然后推广到100所学校,其中每10所学校都与1所实验学校挂钩;最后,扩展到全市的学校。
我们选择其中的一所学校来看看课程改革计划是如何在学校中实施的。在最初开展实验的帕拉西纳斯学校,学校确定的原生主题是:劳动的发展和展望。随之而产生的原生问题是:“劳动和雇佣是社会变革的一种工具吗?它们会改善劳动者的生活吗?”在确定了原生主题和原生问题之后,各位教师就可以在这些主题和问题之下开发出一系列的论题。
例如,在该校,一位语文教师就把课程与原生主题和原生问题很好地结合了起来。在确定了原生主题“交流和不同语言”后,他在教有关所谓的“正确”的官方语言时,涉及到了文化统治、如何尊重不同语言、尊重不同的地区文化并且理解语言的重要性等。因为在巴西,地区的差异是以种族为特征的。在随后的质疑和提问过程中,种族主义就会成为关注的焦点,或可以成为“次主题”。
另一位地理教师与学生探讨的原生主题,包括土地的分配和土地使用的形式、移居、空间占据(如界线、管辖权、地区、边境、区域等),以及地理空间占据中的不公正等。因为在巴西经济发展是很不平衡的,有些地区比另一些地区生活水准要高出好几倍。此外,巴西国内从农村到城市的移居、从贫穷地区向富裕地区的移居,引起了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而这些从农村或其他地方移居到城市的人,缺少基本的公共服务,如水、电、住房以及教育和卫生等设施。
还有一位教历史的教师,他让学生学习原生主题,通过让学生探究劳动和劳动场所的发展、权力关系(如殖民者和被殖民者、雇主和雇佣者的关系)、历史上的阶级斗争以及有组织的劳工和工会的发展等,让学生学习原生主题。表7-2综合了该校原生主题是如何与各学科相结合的。
表7-2 原生主题与各学科的结合
续表
弗莱雷领导的圣保罗市教育局开展的跨学科课程改革计划,对传统课程进行了彻底改革。尽管跨学科课程改革是以弗莱雷的解放教育理论为指导并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还是遇到了巨大的困难和障碍。
在圣保罗市,有些学校仍不完全实施新课程,有的甚至断然抵制这种改革。在这些学校中,教师仍致力于传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传授;课堂中继续以教师为中心,严格按各类学科进行教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