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莱雷在进行成人扫盲教育中运用的最基本的原理是:根据人们现时所处的地方、其环境以及其经历来进行教育。根据这些资料,人们就会对自己提出问题,就会发现其人性。
一般来说,占有是人必须具有的条件,占有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不是一些人而是所有的人都有占有的要求。但是,占有太多,人就会出现问题。
当人们思考到这些问题并与自然相联系时,也就打开了一条对自然进行改造的道路。因而,人就可以做很多事情:他会思考和发现自己,他不仅会向世界挑战,同时也会对自己作出承诺。
弗莱雷认为,在教育中开展对话的最大的问题是要人们知道,积累有关爱、信心、希望和批判精神等方面的经验是十分重要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弗莱雷设计了一系列的情景,建立了一些共同的知识,通过一般的对话来讨论世界、自然和文化。
为了将人置于能促进其发展的环境中,必须要使其具有一种思考和批判的能力来面对世界存在的问题。但是,弗莱雷认为,这不能强迫进行,人们必须自己形成批判意识。此外,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学到知识,解决问题。
为此,弗莱雷设计了十个情景,要求根据这些情景进行对话,使人们获得有关世界、自然、文化的知识,来促进他们自己的发展。这些情景是在不超过20人的小组中进行的。
情景(1)人、自然世界与文化世界
对话主题
人生活在世界上并与世界发生关系。世界可分为自然世界和文化世界。
通过对这个情景的讨论,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以及弄清什么是自然世界,什么是文化世界。
作为创造者和再创造者,人通过劳动来改变现实。提的问题很简单,如谁打的井?为什么要打井?怎样打井?什么时候打井?同时联系情景中的其他“因素”重复提问。然后引出两个基本概念:需要和劳动。
文化最初被解释为一种存在。人们打井是因为需要水。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打井,与世界发生关系,学到了知识。同时,通过劳动,人们经历了变革的过程。这样,人们开始造房子、做衣服、制造劳动工具,等等。
由此开始进行小组讨论,以简单而又十分客观的词语讨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不应该像以前那样是支配性的,也不应该是改造性的,而应该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协调人员的主要工作是提问,但不要下结论。协调员是讨论的促进者和协调者,而不是一个主讲者。
情景画面
处于自然中的人和一些基础文化设施。其中有:土地、天空、动物、植物、水、房子、一些熟悉的农具以及安放的地方等。
解码(分解画面)
1.我们在这儿看到了什么?(一座房子、一个人等。)
2.谁造的房子?(是人造的。)
3.人是怎样造房子的?
4.人们造房子的目的是什么?
5.人会造水吗?
6.人用水能做些什么?
7.水、土地、空气、动物等属于什么?(自然。)
8.房子、书、锄头、衣服等属于什么?(人改造自然。)
9.自然与文化之间有什么区别?
提出问题
1.人创造了什么?人还有什么没有创造?
2.人为什么要种田?(饥饿。)
3.人为什么要造房子?(保护自己。)
情景(2)作为对话媒体的自然
对话主题
在情景(1)的讨论中,已经分析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是一种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不应是支配和受支配的关系。
情景(2)要促使小组来分析对话。对话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意识的交流。
情景(2)要促使小组分析在这种交流中世界的作用,这个世界是由人改造过的,赋予人性的世界。
情景(2)要促使小组分析对话中的温情、谦和、期望、批判、创造,等等。
情景画面
两个人(两个男人,或两个女人,或一男一女)在对话,谈论有关的自然产物。内容包括人自己、自然、文化、涉及到的人,如做生意的人、种地的人等。
解码(分解画面)
1.我们在这儿看到了什么?
2.什么是自然?
3.什么是文化?
4.这些人在做什么?
5.为什么要对话?
6.和谁在对话?
7.他们在寻求什么?(爱、做生意等。)
8.我们讲的是什么语言?
9.我们看到或没有看到的有关房子的一些词汇有哪些?
提出问题
1.为什么人需要讲话?
2.如不懂别人的语言怎么办?
3.上帝会讲话吗?怎样讲?通过什么途径?
4.讲话是人的文化的象征吗?
情景(3)无学问的打猎者
对话主题
在情景(3)(4)(5)中,要扩大文化的概念。在区分自然和文化事物中,开始进行情景对话。较典型的情景对话有:
“在这幅图画中,属于文化的是弓箭以及印第安人穿戴的羽毛,”小组成员说。当问及他们,为什么羽毛不是自然的,他们回答说:“羽毛只有在鸟的身上才是自然的。一旦人们打死了鸟,拔下了羽毛,用劳动来改造了它,那就不再属于自然,而是属于文化的。”
在巴西各地的扫盲过程中,这一类的回答已出现过无数次了。在区分了打猎者的历史文化阶段后,小组成员知道了什么是无学问的文化。通过创造出的工具,可以使手臂加长5~10米,这样就不必用手去抓东西了,于是人创造了文化。此外,人们将工具的使用以及早期的生产技术传授给青年一代,就产生了教育。
于是开始讨论在无学问的文化中,怎样进行教育。在这种情况下,不应该说是确切意义上的文盲。这样,小组成员很快就认识到,文盲是属于有学问的文化范围,是没有掌握读写的技术。这样的一种认识,很令一些人吃惊。
情景画面
猎人或农民使用陈旧落后的工具。内容包括自然、基础文化、围着遮羞布的人、小孩正在学习狩猎或种地等。
解码(分解画面)
1.我们在这儿看到了什么?
2.什么是自然?
3.什么是文化?
4.这种文化适应我们的时代吗?
5.这个工具属于文化吗?
6.教小孩使用工具是否是传授文化?(教育。)
提出问题
1.为什么现在的人已不用遮羞布了?
2.谁教他的?
3.如果是哑巴,是否会传授?
4.在教育中,语言的功能是什么?
5.是否需要传授技术来创造文化?
6.是否认为书写是传播知识和进行对话的一种技术?
情景(4)有学问的打猎者(有学问的文化)
对话主题
在情景(4)中,将这个打猎者看作是具有他的文化的人,尽管他可能是文盲。
开始讨论从弓箭到猎枪的技术发展。分析人与世界发生关系以及改造世界中,由于人具有创造精神,通过劳动人不断进行创造。
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只有对人的人道化作出贡献才具有意义,只有对人的解放作出贡献才具有意义。
最后,分析在发展过程中教育的意义。
情景画面
有学问的猎人或农民、通常的工具,尽管当时只是看到过(如拖拉机)。内容包括自然、持同一姿势的大人或小孩、狗、蜜蜂等。此外,还有一些图示,如书、信、指示牌等。
解码(分解画面)
1.我们在这儿看到了什么?
2.什么是自然?
3.什么是文化?
4.这种文化适应我们的时代吗?
5.这个人得到了怎样的发展?
6.他对其儿子有什么期望?
7.他要狗干什么?
提出问题
1.为什么人会有进步?
2.为什么人要改进其工具?
3.为什么人要劳动?
4.为什么人要教育其子女?
5.为什么人要写字、要写信?
6.我们是否生活在一种有学问的文化中?我是吗?(一旦发现在有学问的文化中他是文盲,他就会感到很吃惊。)
情景(5)作为打猎者的猫
对话主题
在这三个系列情景中(情景3、4、5),主要的意图是区分两个打猎者的历史阶段以及前两个和第三个打猎者在本体论上的差别。当然,在讨论中并不需要专门讲解“阶段学”,也没有必要去论述“本体论”,因为在人们的语言和方式上已认识到有这种差别。
在巴西利亚有一个文盲,他绝对自信地说:“这三者中,只有前两者是打猎者,因为他们在打猎前和打猎后都在创造文化。而第三个是一只猫,它在捕鼠前或后都没有创造文化,所以猫不是打猎者,而是追捕者。”他在打猎和追捕之间进行了细致的区分。实际上,他学到的基本概念是“文化创造”。他已知道,人是文化的主体,而动物不是。
在讨论这些情景的基础上,继续讨论有关人与动物、创造、解放、智慧、本能、教育、训练等方面所有观察到的东西。
情景画面
在这三个系列情景中,一幅画面是一个用弓箭打猎的人,另一幅画面是用枪打猎的人(反映出具有先进文化),还有一幅画面是一只猫或其他动物正在捕捉猎物。内容包括自然、文化、正在捕捉动物等。
解码(分解画面)
1.我们在这儿看到了什么?
2.什么是自然?
3.什么是文化?
4.人是造物主吗?
5.动物是造物主吗?
6.动物可教吗?
7.动物会交流吗?动物会通过书写交流吗?
提出问题
1.智慧对人有什么作用?(www.xing528.com)
2.为什么阅读是有益的?
3.为什么动物不会进化?
情景(6)人用劳动来改变自然的东西
对话主题
这是文化的第一个方面。在这个情景中,一开始就讨论这个情景表示了什么。
问题是:“你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做什么?”
“在用泥土做东西,”有些人说。
“用劳动在改变自然的东西,”另一些人说。
在分析了一系列工作后,询问情景中可能会产生的劳动成果是什么。
回答可能是“罐”“锅”“瓶”,等等。
情景画面
人在制陶或在做其他东西。内容包括一种完善的工具、收集的艺术品、有人在观察或欣赏、书面教材、某种计时工具(能表明已工作了多长时间)等。
解码(分解画面)
1.我们在这儿看到了什么?
2.什么是自然?
3.什么是文化?
4.画中的人在做什么?
5.什么是劳动?为什么要劳动?
6.劳动的结果是什么?(文化物品。)
7.人需要生产所有的东西吗?
8.需要别人的劳动吗?
9.男人、妇女和小孩可以干同样的活吗?
提出问题
1.人为什么要劳动?
2.人为什么要努力干活?
3.为什么要做“漂亮”的东西?
4.什么是“漂亮”?
情景(7)花瓶,人对自然的劳动成果
对话主题
在累西腓的一个“文化圈”里,在讨论这个情景时,有一个妇女的话很使人感动。她激动地说:“我创造了文化,我会做这个了。”
很多人指着花瓶里的花说:“如果是鲜花,就是自然的;如果是装饰品,就是文化的。”
一开始就以某种方式激起了而在以后又加强了创造物的美学观。继续详细讨论这一情景,从精神需要上来分析文化。
情景画面
一种文化的艺术品,与一种植物或动物有关。内容包括用颜色、造型艺术制作的东西,用于插花、养植物或动物。
解码(分解画面)
1.我们在这儿看到了什么?
2.什么是自然?(剪下的花是文化。)
3.什么是文化?
4.什么是实用品?
5.什么是艺术品?
6.什么是劳动?
提出问题
1.所有实用的劳动成果都是生产出来的吗?
2.所有劳动成果都能成为艺术品吗?
3.艺术是人的一种需要吗?
4.人怎样与艺术沟通?
情景(8)诗,艺术加工的语言
对话主题
一开始,协调人员很有节奏地朗诵幻灯放出来的课文。
“这是一首诗,”大家说。诗的特点是大众喜欢,因为作者是大众中的普通人。
开始讨论诗是否属于文化。
“和花瓶一样,是文化,但与花瓶又有不同,”大家说。
在讨论中批判性地认识到,诗的表现适用于一种不同的需求,与制作出的物品是不一样的。
在讨论了大众艺术与高雅艺术创造的不同方面后,协调人员重读课文,请小组再进行讨论。
情景画面
艺术书籍,如诗歌集等,可以是叙述销毁原子弹或消除贫困等。内容包括真正的艺术表现,如诗歌、艺术书籍、绘画、艺术人像照等。
可以展示一首叙述有关要销毁原子弹和战争,争取世界和平的诗:
原子弹
可怕的原子弹,
它的辐射,
意味着恐惧、
毁灭和灾难。
假如消灭了战争,
所有人都团结一致,
我们今日的世界,
就不会遭到破坏。
解码(分解画面)
1.我们在这儿看到了什么?
2.什么是自然?
3.什么是文化?
4.诗是文化吗?
5.花瓶和编织品是文化吗?
提出问题
1.怎样才可能产生文化?
2.什么是大众艺术?
3.什么是高雅艺术?
4.诗要表达什么意义?
情景(9)行为方式,对新事物的反应
对话主题
在这个情景中,要讨论和分析作为文化表现的行为方式,然后讨论有关对变化的看法。
在图画中,有一个巴西南部的高卓人和一个巴西东北部的牛仔,他们的穿着各不相同。通过他们的衣服,转而讨论他们的一些行为方式。
在巴西南部的一个州的“文化圈”里有这样的对话:“在图画中,我们看到了巴西南部和东北部地区的传统,穿着的传统。但在形成传统前,是有这样的穿衣需求。一个是穿暖色的衣服,一个是穿皮装。有时不是出于需要,但保持了传统。”
对这个情景的分析总是很热烈。该情景力图要形成的概念是:行为方式的特点是一种文化的表现。
情景画面
展示两个不同文化、不同服饰、不同习俗的人以及他们使用的一些动物。内容包括一个人,他具有较明显的保守特征;另一个人较先进,在教前者念书,也许在教他一些有用的东西,如怎样获得信息或怎样治病等。
解码(分解画面)和提出问题
1.我们在这儿看到了什么?
2.什么是自然?
3.什么是文化?
4.这两个人有什么差别?
5.为什么他们的穿着不一样?
6.为什么他们干不同的事?
7.这是表现其文化的一种形式吗?
8.这两者是否会交流文化?
9.所有新的东西都不好吗?
10.所有的商业广告都不好吗?
情景(10)文化圈在活动(总结讨论)
对话主题
这个情景展示的是“文化圈”正在进行活动。一看到这个情景,参与者很容易感到自己就在其中。
作为知识的系统获得,既讨论了文化,也探讨了文化的民主性。这幅图就能表现出巴西“基本民主化”的过程。
“文化的民主性应该从作为民众的我们这儿开始,而不是从有些人想要我们怎样做开始,”其中一人说。除了讨论文化和文化的民主性,小组成员也分析了“文化圈”的功能、它的积极意义、对话的创造力、意识的澄清,等等。
用了两个晚上讨论了这些情景,极大地鼓励了人们在第三天的扫盲。这种情景式对话,已成为打开书写交流大门的一把钥匙。
只有这样,扫盲才能获得意义。扫盲教育的过程也是一种思考的过程:人们开始思考他们自己的思考能力;思考他们在世界上的位置;思考世界;思考他们的劳动;思考他们改造世界的能力;思考意识的交流;思考扫盲(因为这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事);思考自己怎样走出自我,作为创造者来与世界建立关系。
只有这样,扫盲教育工作才有其价值,因为在这儿词语才被人们真正理解:词语是作为改造世界的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尽管还是文盲,但他已发现了无知识与有学问的相对性,并摆脱了精英的控制。在这种情况下,扫盲教育意味着人们努力思考他们自己,思考他们生活的世界,思考他们与世界的关系,并发现“世界也是他们的,劳动不是对人的惩罚,而是一种爱的方式,是使世界变得更好的方式”。
情景画面
展示一个“文化圈”在开展活动,意味着小组成员就处在此画中。在画的正中是一个花瓶和一位协调员。
解码(分解画面)和提出问题
1.什么时候人们结束学习?什么时候才能系统地获得知识?
3.我正在向我的文化小组、向我的国家、向世界挑战吗?
4.人类的问题会影响我吗?
5.商业广告对我有益吗?
6.家庭、神甫、教师、报纸、“文化圈”应该提供和传播哪方面的知识?
7.小组成员想要学习什么东西?怎样进行扫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