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弗莱雷的《巴西的教育与现实》1959年在累西腓出版后(以后又经修订,改名为《作为解放实践的教育》),弗莱雷的思想在拉丁美洲的教育实践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弗莱雷的解放教育思想是在拉丁美洲国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中矛盾十分尖锐的时代形成的。因此,从拉丁美洲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来考察弗莱雷的教育思想的形成以及理解为什么弗莱雷的思想在拉丁美洲那么流行是极为重要的。
1.拉丁美洲社会政治发展状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渴望政治民主、争取民族独立、谋求经济发展成为拉丁美洲社会发展的一个总趋势。20世纪60年代,拉丁美洲发生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重大事件。一是古巴革命成功,建立了拉丁美洲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这对拉丁美洲国家产生了极大影响。二是在民众主义的影响下,民众力量相对发展和巩固(特别是工人阶级的工会和左翼政党)。三是美国加强了对拉丁美洲的渗透,如肯尼迪政府提出并支持的“进步联盟计划”为拉丁美洲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教育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财政援助。在美国加强对拉丁美洲地区渗透的同时,拉丁美洲国家通过进口替代,工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并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在农村的土地改革过程中,拉丁美洲国家力图改变传统的农业操作模式,试图促进农业综合企业的发展。在改变原来的经济和政治机构的过程中,这些倾向具有极大的意义。
在这一时期,拉丁美洲国家中已出现了“独裁危机”的早期症状。民众主义(如庇隆主义、瓦加斯主义等)的出现,只不过是30年代寡头政治危机与60年代南美国家试图建立工业资产阶级独裁之间的一个插曲。随着这种努力的失败以及民众的政治活动一浪高过一浪,促使资产阶级集团求助于政变来使军人掌握国家政权,这也成为维护资产阶级秩序的惟一手段。
军人执政导致了拉丁美洲国家民众革命运动的不断兴起。拉丁美洲国家按各自的历史经验,以不同的方式和策略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民主、民众运动。
拉丁美洲民众主义是一股强大的思潮。具有拉丁美洲特色的民众主义运动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拉丁美洲国家正处在加速工业化的过程中,城市化迅速发展,农村劳力大批涌入城市,导致社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形成了一个新的、庞大的劳工民众阶层。为了争取更多民众的支持并以和平方式保持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拉丁美洲国家政府当时都实施民众主义政策。
拉丁美洲民众主义政府的主要特点是:
(1)在民族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民族资产阶级政府在国家的各个领域发挥主导作用;
(2)在阶级调和思想指导下,尽可能地考虑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
(3)在改良主义思想指导下,对外国资本加以一定的限制,发展民族经济。
在这一时期中,拉丁美洲典型的民众主义政府有墨西哥的卡德内斯政府,它实施了较激进的社会改革,甚至提出了开展“社会主义教育改革”。另一典型是阿根廷的庇隆政府,提出要实施“社会公正”原则,即所谓的既不亲资本主义,又不主张社会主义的“第三种立场”,奉行发展民族经济、扩大社会福利的民众主义政策,得到了广大民众的强烈支持。(www.xing528.com)
发展到60年代,拉丁美洲民众主义运动不断强大。古巴革命的胜利,进一步推动了拉丁美洲左派激进力量的发展壮大。
从60年代到80年代,尽管拉丁美洲国家大多数是由军人执政,但军人政府实施的是新权威主义政策,强调的是在集权统治下,实施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扩大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实行专家治国方针,积极推行社会改革(包括教育改革),以图国家现代化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为取得民众的支持,军人政府也往往会对下层社会的广大民众表示关注。此外,拉丁美洲国家一直存在的激进的民众主义思想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国家各个领域的发展中利用各方面的影响,不断促进民众主义运动的发展。
20世纪60~70年代,在拉丁美洲国家社会发生激烈而痛苦的变革过程中,教育意味着什么?当拉丁美洲的出生率占世界最高峰,有一半人口在19岁以下,有成千上万的文盲,这时该怎样来理解拉丁美洲的教育发展?拉丁美洲人在思考:思考教育,思考教育变革。
正是在这一时期,弗莱雷提出的作为解放实践的教育的观点以及被压迫者教育学的观点(与当时盛行于拉丁美洲教育界的教育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不同),自然为拉丁美洲国家的进步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并加以实验。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拉丁美洲社会的政治和法律基本属于民主资产阶级性质,这些国家的民众主义运动才能够组织政治性的群众运动,有时候也对抗资产阶级政府。因而,在这种背景下,强烈的反资本主义、反帝国主义的政治斗争也经常发生,同时也包含维护对人权的尊重。这种状况与70年代和80年代早期是不一样的。从这方面来看,正是这样一个时期,使弗莱雷那样的政治教育学在拉丁美洲应运而生,并对拉丁美洲以及世界上的进步教育机构产生影响。
2.拉丁美洲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丁美洲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这与拉丁美洲国家实施外向型经济有很大关系。拉丁美洲国家经济很早就加入了国际“大循环”。起初是被迫的,后来经过调整,实行了对发展民族经济有利的自主开放政策,即继续通过外资、外债、外贸的途径来实现各国发展的战略。同时,也废除了对发展民族经济不利的某些做法,对外资既利用又限制等。这种外向型的经济,一方面加速了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发展,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如外债过多,无力偿还;国际市场变化快,预测不准,反应慢;进口太多,冲击民族工业等。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在拉丁美洲国家中出现了众多谋求经济发展的思潮和理论,其中,对拉丁美洲国家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是“发展主义理论”和“依附理论”。
发展主义理论是由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于50年代提出来的。他批判了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揭露了发达国家对落后国家的剥削,提出了著名的“普雷维什命题”,即“中心—外围”理论。他认为,旧的国际经济秩序是以一切服从“中心”(发达国家)的利益而牺牲“外围”(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为特征的。因此,他倡导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提出要以实现“工业化”为重点,以国民生产总值高速增长为目标,以国家规划和必要的干预为手段,以改善国际经济秩序为条件的发展战略。普雷维什的发展主义理论成为具有拉丁美洲特色的一种发展经济学派。这一学派的理论不仅对经济也对其他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使很多拉丁美洲青年的思想具有了较激进的倾向。
20世纪60年代,“依附论”出现在拉丁美洲。当时拉丁美洲的一批学者批判地发展了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发展主义理论。他们认为,“外围”国家是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发展的,因为跟随着“中心”国家的发展,是一种“依附性发展”,这会导致“越发展越依附”的状况。他们把影响拉丁美洲发展的问题都归咎于外部的控制和影响,得出了“只有彻底摆脱对外部的‘依附’才能独立自主发展”的结论。因此,拉丁美洲国家要取得独立自主的发展,应同资本主义国际体系“脱钩”,而不是“结合进”这个体系中去,来“争取改善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尽管“依附论”后来受到一定的批评和修正,但在当时的拉丁美洲,其影响也是巨大的。
在拉丁美洲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展主义”和“依附论”对拉丁美洲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十分强烈。这一方面反映了拉丁美洲国家当时存在的坚决反对外来势力、反对依附、反对国际剥削和压迫、主张独立自主发展经济的强烈的民族主义倾向;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拉丁美洲的广大知识分子及民众中存在的这种民族主义的情绪,对政府官员和国家政策都或多或少地产生某些影响。同时,这种民族主义的倾向和情绪也进一步影响到其他学术领域的研究。弗莱雷的解放教育理论的产生与当时拉丁美洲的整个氛围不无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