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南京旅游,一般国内游客不会感到语言交流上的障碍。现在的南京话已接近普通话,只是有些词语的发音带些特殊性。
南京方言在南北朝以前属吴语区。自从五马南渡,晋王室南迁,北方人大量进入南京,语言也随着由吴语向北方语转变。刘宋时,以洛阳话为代表的北方话在建康取得“官话”地位,以后又经几次大规模的北人南迁,定居金陵,推动了语言继续向北方话转变,形成属于北方语系统江淮次方言的南京方言。
半个多世纪以来,南京方言受普通话的影响,处于急速变化之中。目前退居城南一隅的老南京话后继无人,据语言学家们预计,不要多久,南京方言将在南京消失。
这里,从词汇的角度列举几个同词异义、义同形别以及一些熟语。(www.xing528.com)
同词异义:“胡椒”是指辣椒;“南瓜”是指北瓜;“胎气”兼指义气;“干面”指面粉;“绝对”指好极了。
义同形别,下昼儿:指下午的点心。老巴子:指排行最小的子女。癔怪;表示厌恶。胳膝头儿:膝盖。犯嫌:讨厌。拿翘:故作姿态,借故推托。精脚巴:赤脚。韶老太:形容说话罗嗦。海里胡天:不知天高地厚,瞎吹。皮儿汤:说话不算数。二五:指人神经质,不识好坏。塔僵、夹生:为人不随和,不好相处。在意:留神、注意。算活拉倒:作罢;污歹:很坏。刷刮:做事利索。黑漆麻乌:黑得很。
熟语:“汉西门,只出龙衣不出材(财)”。比喻这儿人吝啬。“文德桥栏杆,靠不住。”比喻不可信赖的人。“上灯元宵落灯面。”正月初八上灯节吃元宵,十八落灯节时吃面。“春牛首,秋栖霞。”春游牛首山,秋游栖霞山。“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早上进茶馆,晚上下澡堂,比喻旧时南京人的习俗。“要吃猪肉邵复兴,要吃牛肉马祥兴,要吃鳝鱼老正兴,要吃鸭子魏洪兴。”说明诸老字号的拿手菜。“过(个)街喽,石(十)子岗;百子亭,千章巷。”利用谐音,并按“十”进位,将地名串联在一起。“东门街,南伞巷;西华门,中央门。”按方位词串联起来的地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