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二月二习俗
3月4日是农历二月初二,是传统的春龙节,龙抬头日。古人认为龙是鳞虫之长,有兴云布雨的本领,春耕播种季节,旧时南京郊县的农民,为求丰收只得祈祷龙神的保护,寄希望神龙呼风唤雨,故二月初二形成许多崇龙习俗。如到江河湖畔祭祀龙神,规定天亮以前不得到江河挑水,以防伤害“龙身”。妇女在该日要停止针线活,以防刺伤“龙眼”,此日饭食皆以龙名,面条谓之“龙须面”,饺子谓之“龙耳朵”,饭叫“龙子”,饼叫“龙鳞”,团子叫“龙蛋”等等。
明《宛署杂记》载:“都人呼二月二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蜒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亦名引钱龙。”郊县农家还有“撒灰囤儿”的习俗,在庭院中用草木灰撒成大小不等的“灰囤子”,在每个灰圈圈内,放一小把稻谷、麦粒或玉米、豆子,这是将灰囤子比作粮囤,讨“五谷满仓”之意。
在南京城里还流传着“二月二,家家户户接女诉冤仇”的习俗,接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省亲,女儿回来后倾诉在夫家的遭遇,父母劝慰自己的孩子,怎么勤俭持家,孝顺公婆,妯娌和睦。女儿在公婆家辛苦了一个正月,也好就此在自己的父母家休息休息,和闺中好友一起出去踏青游春,话话家常,过几天轻松日子。
立夏尝三新
农历四月初,春去夏来,天气日渐暖和,万物欣欣向荣。三麦油菜已经成熟,樱桃、青梅、枇杷等鲜果陆续上市,各种菜蔬也应时而生。这时,人们自然需要换换口味,南京就有“立夏尝三新”的习俗。“三新”指樱桃、青梅、鲥鱼。
樱桃又名含桃,有朱樱、紫樱两种,味甘美,能调中益脾,美人面颜。古时常用以祀宗庙,作贡品,朝廷亦用以赐百官。
青梅,指未成熟的梅,味酸而脆,可与蜜糖相拌食用之。
鲥鱼,每年春夏之交,该鱼从沿海水域回游上溯到江中产卵。史载:“鲥鱼三月出扬子江中,味极甘美,然多骨而速腐。”是长江中名贵鱼类之一。
送夏
进入夏季,天气不仅转热,各种传染病也增多,有的人消化力锐减,会因此不思饭食,即所谓“疰夏”。南京风俗有“送夏”(父母向出嫁的女儿送凉枕、羽毛扇、夏服)、称体重(据说立夏时称过体重之后,便不会疰夏)。南京人还喜欢吃豌豆糕,《金陵岁时记》称:“立夏叫小儿骑座门槛,食豌豆糕,谓不疰夏。”啃秋
立秋日南京人必吃西瓜,叫做“啃秋”。南京暑夏炎热,许多市民将竹床搭在室外露宿。立秋后露水日重,天渐转凉,市民一般不再露宿。
爬城头
爬城头在正月十六。每年这一天南京人都要和家人或三五友好登城览胜,俗话叫“走百病”、“踏太平”。过去游人主要登三山、石城、聚宝(中华)、通济四城门。现在只有聚宝门(中华门)可以爬了。正月的南京,天气回阳,外出走走,换换新鲜空气,焕发精神,对身体不无好处。
灯 节(www.xing528.com)
灯节在正月十五,又叫元宵节或上元节。南京灯节前后历时十天,初八上灯,十八落灯。明代灯节最盛,从笪桥至评事街,鱼龙纷沓,五光十色。届时老少看灯,万人空巷。后来集中挂灯区移到了夫子庙一带,至今每年灯节这一带仍很热闹。旧时讲究“上灯元宵落灯面”,是说南京人灯节期间的食俗。
上巳节
上巳节是农历三月初三。南京有民谣道:“三月三,荠菜花赛牡丹,女人不戴无钱用,女人一戴粮满仓。”这天人们采荠菜花煮鸡蛋,传说可治头痛。上巳节始于六朝东晋,当时南京流行一种迷信,人们把荠菜花挂在门头、锅灶上或床下,妇女则把荠菜花戴在头上,借以消灾灭难。
“蚕月”闭户
农历四月江南人还称之为“蚕月”,因此时正逢蚕儿上簇作茧。南京郊县的养蚕人家,为免除蚕儿疾病,立夏期间家家闭户,禁忌往来,有“蚕家忌客门门闭”之俗。
浴佛节
农历四月初八原是浴佛节,旧时寺庙逢此举行浴佛放生活动,并举行庙会。如今市区居民已不过浴佛节,但市郊农民依旧在这天赶集。集市上每每有各类文艺演出,人山人海,十分热闹。这一天,南京郊县农民一般都要蒸煮江南特有的乌黑发亮、清香可口的青精饭,俗称乌饭,又名“阿弥饭”。它是用南天烛(即青精树)茎叶捣烂后浸泡糯米,再晾干蒸煮而成。古人做时要“九浸九蒸九晒”,米粒紧缩,碧如坚珠。每天煮食一碗,能强筋骨,益气力,固精驻颜,被誉为“仙家服食”。
传说四月初八是浴佛节(释迦牟尼生日),西域佛家弟子以黑黍饭祀之,中国佛家也相仿效。因为乌饭可口,又有益于健康,人们便争相煮乌饭赠送亲友,于是流传成俗。溧水等地农民还用乌饭酿酒,溧水乌饭酒一般在生女孩时制造一坛,直保留到女孩长大出嫁之日方能开饮,所以此酒特别醇香可口。
过去南京人在这一天都要赶庙会,看浴佛,祈平安。每处庙会都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南京端午习俗
昔日南京有首民谣:“五月五,划龙船,过端午。”农历五月初五叫端午,因时近夏至,“日叶正阳,时当仲夏”,故又称端阳节、天中节或地腊节等。
明代,朝廷于此日赏赐百官“不落荚、虎头采绦、夏服、宫扇”,以示关心体恤下臣。不落荚即今之粽子。晋人周处在南京写的《风土记》一书中说粽子:“俗以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角黍……”此时的粽子是以黍米裹成,到唐时已用白米包粽子了。“炊余胀满肞角,剥出凝成细纤膏。”因形制不同,有角粽、锥粽、茭锥、筒锥、秤锤粽、百索粽、九子粽。唐时还有一种纤巧的粽子,尖小如初生绿菱。到明、清,粽子的品种更多了。人们除吃粽子外,中午习食火烧蒜头、苋菜,饮雄黄菖蒲酒。以手指蘸雄黄酒在小儿额上划“王”以避邪。午饭后,合家同往夫子庙秦淮河看龙舟竞渡。
金陵龙舟,向有“三帮”。据《岁华忆语》记述:“秦淮河船户敛资为之,曰河帮;外江船户之入城者,曰江帮;上新河之木商所集者,曰木帮。午日,各帮咸集于夫子庙前之泮池……”以争奇斗胜取乐。各帮龙舟均饰以采亭,五彩缤纷,选貌美的小儿扮演戏剧中的人物间坐舟中,四至六人敲打锣鼓以助兴,艄公掌长竿,“长年之好身手者,于上作种种游戏”。沿河两岸人家,当船过之时掷银角、铜钱或放鹅鸭,为龙舟争取之以为乐,称之为夺标。这一天男女老幼倾城出游,罗绮如云,游舫蚁集,金鼓喧振,欢声雷动。富户人家还事先定租游船,泛舟览胜,至夕乃归。“土俗清明供祀墓,诗家端午吊离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