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史前工厂:博物馆教育项目的成功示范

史前工厂:博物馆教育项目的成功示范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验考古是考古学的一个分支。母系氏族村表演项目——舞蹈母系氏族村参与项目——制陶虽然,由于投资者预期过高、维持费用难以为继等原因,该项目日渐萎缩,最终黯然退场,但这种建立在实验考古学基础上的陈列项目无疑是与现代博物馆的理念相契合的。这个节点很快就到了——2013年,当研学旅行热潮乍起,西安半坡博物馆实验考古顺理成章地演变为史前工场这一优秀教育案例,并迅速走红。

史前工厂:博物馆教育项目的成功示范

尽管博物馆工作人员做出了种种努力,但是原始社会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还是太遥远了,观众往往一边听讲解一边发出这样的疑问:石器、骨器是怎样制作的?它能使用吗?陶窑能烧出那么好的陶器吗?

考古发掘得出的科学结论不容置疑,但是要让观众接受这些结论,还需要更直接的证据。博物馆工作人员想到了实验考古这一在西方国家考古界已经取得一些成效的方式。

实验考古是考古学的一个分支。是指运用实验手段复制、重建考古发掘所获的古代工具、武器、房屋、堡垒、村落等遗址、遗物,以便更直接、更详细地了解古代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及思维过程。

通俗地说,就是现代人利用古代人的方法生产制作当时的生产工具或用具,其最大特点是把静的、死的东西变成动的、活的形象,进而展示给观众。

自20世纪60年代起,西安半坡博物馆就进行了骨针制作、石器钻孔、锯石及使用石斧砍伐树木等试验,初步了解了当时制作工具的技术水平。

这份《半坡骨器制作实验简况》记录了骨针和骨鱼钩的制作过程。

半坡骨器制作实验简况原始记录稿

半坡骨器制作实验简况

鼎玉

半坡遗址出土的上千件骨制工具,制作精致,体现了当时工艺的发达程度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如果从技术上讲,已经达到原始技术的高峰。那么它是怎样作成的,我们对出土工具进行的观察和制作实验,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这次共试制了骨质工具11件,兹将骨针和鱼钩的制作情况简介如下,仅供参考:

骨针两根,系新鲜牛骨作成,分别长6.3厘米和5.6厘米,细小光滑,比较难做。首先用石锤、石片从劈开的牛骨上打下一块骨条,磨成规则的长方形,用了3小时22分钟;接着用锋利的石片加水,把骨条锯成为两根针的雏形,用了95分钟;然后在较粗的砂石上加水磨了70分钟,制成一根针身;最后一道工序是钻孔,先用尖利的石片在针身偏平的末端挖出一个浅坑,能使钻头搭住。钻杆是一根手指粗的长37厘米的竹管。将一端劈裂,把石钻头夹在竹管中用皮绳缚紧,这样就可以钻孔了。开始钻孔时,将骨针放在平坦的砂石上,一只手按住防止滚动。另一只手慢慢摇钻,等钻头深入针身,再用两只手夹着钻杆前后搓动。一个孔从两面钻,计更换了4个钻头45分钟就钻成了。第一根骨针共用了4小时21分钟,第二根骨针共用了4小时零6分钟。其中钻孔时间为35分钟,而且孔比第一根的小,还快了10分钟,原因是钻头锐利,技术较前熟练。

鱼钩两个,一个有倒钩,一个无倒钩。都是新牛骨制成。无倒钩的鱼钩的做法,是先在粗石上加水,把骨料外沿磨光,用去48分钟;然后用石片加水刮削或锯掉钩弯内的骨头,这是最细致最费工的,仅这一道工序就用了20多个石片,花了6小时39分钟方才完工。这个鱼钩共用了7小时27分钟。有倒钩的鱼钩更难做,用了16小时。

其他骨器的制作方法,大致也是先将骨料劈成或锯成所作工具要求的雏形,然后在砂石上加水磨光,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骨器制作之外,还陆续进行了陶器的烧造、房屋的营建技术等考古实验。其中模拟复原房屋营建技术这一项实验持续时间最长。

远在开馆前不久的1958年9月间,为向国庆节献礼,就在遗址大厅复原了半坡先民居住的圆形房子与方形房子各一座。1977年,将这种单体的房屋复原由室内搬到室外——“半坡原始住房典型实例”开始在遗址南侧露天陈列。之后进行了两次正式的复原建设:1981年进行的第一次复原,是在古建筑学家杨鸿勋先生指导下进行的,共复原了3座房屋,即在《西安半坡》考古发掘报告中编号分别为F37、F24、F6的房屋。房屋复原后,F37为方形半地穴房屋,屋顶为四面坡“攒尖顶”,门道被呈人字形的两面坡式门棚所遮盖,椽与椽之间填塞成束的蒿草,外表涂抹厚约3~4厘米的草拌泥,半地穴的四壁和底面(居住面),以及门道底面均涂抹一层薄薄的细泥,使其平整。F24为长方形地面上房屋,屋顶呈人字形两面坡,山墙上部留有排烟通风口;墙体为柱间密排木板,并用葛条扎结固定,再于其内外两侧面涂抹草拌泥;屋顶为椽上密排木板,再于其上涂抹草拌泥。F6为穹庐式地面上房屋,墙体较薄,门开在南侧中下部,门槛内外均有高0.40米的土墩,以方便进出;门上方有一排烟通风口;门内两侧有隔墙,隔墙后即为适于卧寝的空间。(www.xing528.com)

房屋复原后,由于风吹雨淋、时间太长而塌毁无存。这样的房屋如果住上人,并常于风雨后加以维修,定会耐用较长时期。

1987年对以上房屋进行了第二次复原,并增加了编号为F39的具有矮墙、四面坡“攒尖顶”的方形地面上房屋。吸取上次教训,这次在复原的同时建造了遮雨棚,有效延长了复原房屋的寿命。有关复原工作,业务人员及时地予以总结,并公之于众(附录三)。

房屋复原步骤之一:绑扎屋顶木椽

1987年复原中的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1987年复原的半地穴式方形房屋

1987年复原的地面上方形房屋

西安半坡博物馆对实验考古的重视最后催化了一个规模更大、内容更全面的参观项目的诞生:半坡母系氏族村。

倡导建立一座史前文化村是赵文艺先生1985年就提出来的,后来一些文章,如孙霄《西安半坡史前文化村陈列布局设想》(附录一)、成建正《半坡史前村落复原场地的设想》(附录二)等对此倡议进行了论述。1994年5月,半坡母系氏族村终于在半坡遗址保护大厅旁落成开放,在这个全新的参观项目中,观众可以看到史前半坡村落的复原场景和半坡人的真实生活情景:由真人表演的半坡人捕鱼、打斗、祭祀舞蹈等场面,真实形象地再现了原始人的生活。该项目还为观众提供了众多可以动手参与的项目,如垂钓、制陶、射箭及穿着原始人服饰等。

母系氏族村表演项目——舞蹈

母系氏族村参与项目——制陶

虽然,由于投资者预期过高、维持费用难以为继等原因,该项目日渐萎缩,最终黯然退场,但这种建立在实验考古学基础上的陈列项目无疑是与现代博物馆的理念相契合的。剩下的问题只是在投入和产出之间寻找一个合适的节点了。这个节点很快就到了——2013年,当研学旅行热潮乍起,西安半坡博物馆实验考古顺理成章地演变为史前工场这一优秀教育案例,并迅速走红。此乃后话。

西安半坡博物馆在遗址博物馆陈列方面的不懈探索,得到博物馆学界研究者的认可。袁仲一先生在纪念西安半坡博物馆建馆40周年的一篇文章中这样归纳:遗址博物馆如何做好陈列展示,西安半坡博物馆创造了丰富的经验,有些经验是具有普遍意义的。“①在主体陈列中,充分利用和展示遗址丰富的内涵。利用各种标识和小标牌,把半坡聚落遗址的土层叠压关系,各个房屋遗址的叠压,房子的柱洞、灶坑、门道、窖穴、防护的壕沟、瓮棺葬……各种各样的遗迹、遗物指点给观众,引导观众一一观察与思考。这体现了遗址陈列的一条基本原则,即把遗址的内涵尽可能全面地、详细地使观众了解。提供的信息愈多,观众对已消失的古文化的理解就愈深刻、愈具体,获得的知识也更扎实和丰富。②围绕遗址搞好辅助陈列,进一步展现遗址的内涵。半坡博物馆利用遗址内出土的大量遗物,系统全面地展示半坡先民的生产、生活、信仰、爱好、审美,以及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等多方面的内容。使观众进一步加深和细化对主体陈列的理解,了解半坡先民生产、生活的方式,及其在中华文明发展历史长河中的地位,探寻事物发展的规律。这种陈列方式已为后来的中国遗址博物馆所继承。③根据实验考古学的原理,在馆内建半坡先民氏族文化村,让观众更直观、形象地了解当时人住房的形状、结构、房内的陈设,先民们制陶、编织、渔猎,以及音乐、舞蹈等生产、生活的情况。把沉寂的破碎的遗迹、遗物进行了活化和形象化,使已消失的6000年前半坡先民的生活再现于世人面前。这种陈列方式在国内外比较少见,是新的探索与创造。再现是在深入研究文化遗址的基础上对古聚落的恢复与重建,是科学的,而不是凭空的设想。[1]”在开展大量以“如何让观众看懂”为努力方向的实践活动的同时,专业人员也不失时机地试图进行理论的总结。《西安半坡史前文化村陈列布局设想》《半坡史前村落复原场地的初步设想》《半坡博物馆史前考古实验概述》《史前遗址博物馆应重视考古实验》(附录四)等一系列文章,是这方面的代表作。进入21世纪,在诸多理论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研究人员提出了建立史前工场的构想(附录五)。

从单件文物的模拟制作到各式原始房屋的复原陈列,再到大型参观项目——母系氏族村的诞生,这些不懈的努力,恰似撒向这块土地上的种子,一旦具备适宜的气候和温度,便会发芽、开花、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