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会倾听
听是沟通的基础,是接受反馈信息的最佳途径。同时,认真听是对他人的尊重。因此,学会倾听是有效沟通的基础。学会倾听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专注用心。留心听学生的说话内容,从他所表达的信息里了解他的思考过程和内心感受,尽量无我地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防止因为自己的偏见对学生产生错误判断。在听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一些非语言的技巧。二是给予适当的回应。其一,可以用简洁扼要的语言,把学生的主要观点以及对它的理解简要复述出来,让学生确认是否有误解的成分。其二,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更全面地考虑问题和了解自我。在提问时,避免用质问的语气和词语。三是在评价时,避免采用绝对性的话语,为学生和自己都留有余地。
(二)适时传递个人的积极期望
教师期望是教师对学生所做的关于当前和未来的预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Robert Rosenthal)所做的实验表明,当教师对学生所要达到的知识、能力、行为状况等有着某种预先设定时,教师这种内在主观倾向往往反映在其外在行为上,从而给学生造成某种特定的心理环境,影响学生的自我概念和学业成绩。教师的高期望,使学生在各方面容易取得较大进步;教师的低期望和无期望,则压抑了学生的提高。
充分发挥教师期待的积极影响,其一,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特点,发现他们的长处,对学生们形成积极期待;其二,通过交往频率、目光注视、赞扬和批评等,向学生传递期待。当面对自卑或学习困难的学生,可向他们提供难度不同的学习材料,耐心对问题做出解释、说明或提示,让学生感到教师对自己的信任和支持,使他们把教师的期望内化为对自身的认识及前进的动力,并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在沟通中,教师适时传递积极的期望,不但能融洽师生关系,还能帮助学生确立自信与自尊,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挑战。
(三)注意言语表达的艺术性
1.富有幽默感
一些调查证明,在学生列举的他们所喜欢的教师的特征中,幽默一直是名列前茅的。可见,幽默是理想教师人格特征中的重要积极因素。用幽默的方式批评学生的不良行为,学生会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意见。
2.运用含蓄的美
在师生沟通中,有时因某种原因不便把某一信息表达得太清晰直露,而要靠对方从自己的话语中去揣摩,体会出里面所蕴含着的真正意思。这种“只需意会,不必言传”的手段,就称为含蓄。含蓄是教师高雅、有修养的表现,也是对学生的尊重,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学生的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高,教师使用含蓄语的频率也会越高。但有些学生也会认为,教师的含蓄是不坦率的表现,存在一定的抗拒心理。所以,教师在含蓄表达时,要考虑学生的理解力和基本心理倾向。
3.用模糊保尊严
在师生交往中,有时会因种种原因,不便或不愿把自己的一些意见明确地表达出来。这时,教师就可以采用模糊的技巧,把输出的信息加以“模糊化”,为沟通留有余地。尤其在公共场合,当教师对学生的一些事情的真相未了解清楚,“模糊化”的表达,能给教师留下主动性和灵活性。
模糊有时也是为了照顾对方的自尊,尤其是批评性的语言。比如,当教师发现学生在上课时出现的问题,一般会指出问题的症结,但基本不会点名批评,这种说法一方面保护了同学的自尊,同时又对他(们)起到了提醒、敲打的作用。模糊有时还是为了避开某些敏感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模糊不等于糊涂。糊涂者思路杂乱、逻辑不清,而使用模糊语者,思路是清晰的,目的是明确的,语言本身也符合语法逻辑。当然,大多数情况下,沟通的语言需要明确,模糊表达只是在一定情境下的权宜之计。
4.以沉默引反思
人们常说,沉默是金。教师在沟通过程中有意识地适当保持沉默,能起到提醒或集中注意力的作用。学生平时已习惯了教师的说教,如果教师忽然不说话,在引起学生注意的同时,会使他们在心里思考,这有助于学生反思自己和他人的言行。有的学生甚至会忍不住打破沉默,主动发起对话。
教师沉默时,表情要严肃、眼神要专注,使学生在沉静、严肃的气氛中感觉到自己的不满和责备,让学生产生一种心理压力,并在自我反省中检查领悟自己的不足或过错,从而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当然,运用这种方式要把握时间的长短,要适可而止。
最后,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要想真正达到沟通的目的,教师应避免使用各种不当甚至忌讳性言语,比如,发号施令(命令、威胁、过度忠告等)、讽刺挖苦(暗示、中伤等)、傲慢无礼(训斥、揭露、“贴标签”等)、无的放矢(泛泛而谈、隔靴搔痒等)。这些言语或者表达了教师的强势,或者侮辱了学生的人格,或者传达了偏见、误解等负面意向,或者直接强化了师生之间的对立,不仅收不到积极、正面的教育效果,而且往往适得其反,甚至可能把教育行为及其效果变成了“负向教育”“反教育”。
[1]郑全全,俞国良.人际关系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www.xing528.com)
[2]鲁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93.
[3]胡谊.成长的阶梯——成为专家教师之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31.
[4]唐思群,屠荣生.师生沟通的艺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00.
[5]周新富.班级经营[M].台北:华腾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06:12-13.
[6]徐长江,宋秋前.班级管理实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71.
[7]郑金洲.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40.
[8]章志光,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309.
[9]陈仙梅.学生人际交往选择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J].心理科学,1993(1):32.
[10]金盛华,宋振韶.当代青少年同伴交往的影响机制及其引导[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05.
[11]戴维·波普诺.社会学[M].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91.
[12]卫道治,等.人·关系·文化——教育社会学观略[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15.
[13]朱红枫.非正式群体状况及班级管理策略——基于某职校班级的社会学分析[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4:23.
[14]江宏.中学生非正式群体探讨[J].中国教育学刊,2001(2):17.
[15]赖华强.班主任工作案例教程[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83.
[16]李鹰.中学生异性交往的现状[J].教育研究,2006(9):75.
[17]梁卓欣.青少年的“早恋”问题与教育浅议[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3):56.
[18]张凯,杨立强.国内外关于移情的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07(5):162-16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