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索班级人际交往的媒介

探索班级人际交往的媒介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际交往媒介是实现人际关系的途径,人们只有借助一定的媒介才能进行交流。班级人际交往则主要通过课内外活动来增进班级成员之间的了解。这些特点说明,班级人际交往比其他交往形式具有更高要求,并且尤其需要注重言语和非言语沟通等多种途径的结合。(二)班级中的非言语交往在人际交往中,人们除了通过语言表情达意外,还会借助动作、面部表情、人际距离等非言语符号传递信息。

探索班级人际交往的媒介

人际交往媒介是实现人际关系的途径,人们只有借助一定的媒介才能进行交流。人际交往是一个动态过程。班级人际交往则主要通过课内外活动来增进班级成员之间的了解。有学者曾总结了班级人际交往的主要特征,即一是它不仅能传递知识性的信息,而且能交流思想、观点态度、评价和感情;二是主要依靠人的自然手段进行,如语言、表情、手势、姿态等;三是双方进行信息交流的目的和动机对人际交往过程有重要影响;四是沟通的结果直接影响班级成员的态度、情感和行为[2]。这些特点说明,班级人际交往比其他交往形式具有更高要求,并且尤其需要注重言语和非言语沟通等多种途径的结合。

(一)课堂教学中的言语交往

1.教师的“讲”与“问”

言语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有些教师认为,课堂上只要有问答就是在进行交流。比如,在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在学生回答了问题后,都爱问:“他(她)回答得对不对啊?”或者“他(她)回答得好不好啊?”还有一些教师请学生就课文内容进行分段。第一个学生认为分三大段。教师提示说:“还有其他的想法吗?”第二个学生便回答,可分四段。教师再做同样的提示,第三个学生便猜到应该是分五段了。这种非此即彼或猜谜式的提问,不但会固化学生的思维,也是教师控制意识的流露。

“会讲”和“会问”,是教师在课堂中的言语行为主要表现。会讲是能以浅显易懂的方式说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较快理解新的知识内容;会问是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新学习的内容,促使他们形成自己的思维方法[3]。在讲授过程中,启动导入时应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比如,设计悬念或者进行铺陈性描述,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在教授新知环节,则要注意语言的逻辑性和清晰性,并辅以相关的实例说明,增强知识的直观性。“讲”看似是教师的“独角戏”,但在讲之前,如果教师已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进行评估,那么,教师的讲授就能帮助学生融通新旧知识,并引导他们拓展知识。这时学生的反应是内隐的。通常来讲,在课堂中“讲”和“问”的结合,是为了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分析综合能力。所以教师在提问时,要尽可能减少是非问,多设立开放性、发散性的问题,以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加工。

2.学生“应”与“说”

学生在课堂中的言语行为主要是参与式、应答式,也包括教师启发或指引下的自主言说。这些主要有赖于教师的言语行为和课堂情境。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对社会环境的认知会影响其行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个别学生的互动及其结果,会成为影响其他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学生会通过观察他人参与的结果是受到奖励还是惩罚,才决定自己做出怎样的行为。因此,如果教师在上课时表现出饱满的热情,多让学生发表观点,并能及时对其良好行为施以正面的强化,那么,其他学生也因受到感染而积极模仿,形成良性的互动氛围。

(二)班级中的非言语交往(www.xing528.com)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除了通过语言表情达意外,还会借助动作、面部表情、人际距离等非言语符号传递信息。随着认识的深入,人们也越来越重视非言语的作用。在班级人际交往中,学生和教师都会不自觉地根据对方的神情、语速、语调、姿态等细节判断对方的感受以及对自己的评价。恰当地运用非言语系统,有利于人际吸引和融合。

1.体态语言学类非言语

体态语是通过人体的动作、表情等表达信息。与人交流时,目光接触非常重要。师生交谈时,一般要注视对方,表达尊重的内涵,尤其面对一些缺乏自信的同学,多加注视,可表示重视或鼓励的倾向;在注视时切忌直勾勾地看着别人的眼睛,而是关注对方的脸部;也不要斜视或漠视,这容易使对方感觉被看不起。彼此进行谈话时,双手可随意相叠,最好不要双手背在身后,或者交叉护于胸前,会给人一种盛气凌人或不信任的感觉。有的教师习惯不停地掰粉笔或敲桌子,都会传递一种不安的信息。此外,微笑、语气、声调等,也可以用来向对方传递某种意义。

2.近体学类非言语

近体学还称距离学或空间语言学,是研究交际过程中双方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所处交际位置的距离的学科。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双方之间的距离有一定的含义。一般说来,关系越密切,距离越近。根据相关专家定义,人际距离分为亲密区(50厘米以内)、个人区(50~125厘米)、社交区(125~350厘米)、公共区(350~750厘米)[4]。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交往都要根据彼此的喜爱程度、不同情境、性别及个性差异等因素灵活运用。

除了交往的距离,座位的安排也关系着班级成员之间的互动。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意图安排不同的座位形态。行列式是最常见的座位形态,这时学生只注视一个方向,适合进行接受性学习。这种座位形态前排和中央地带构成的行动区域,教师和学生互动最频繁、参与最多。而教师则对区域外的学生监督较松散,甚至默认这些学生可以不参与班级活动[5]。而让学生围成大圆圈进行教学的圆形座位形态,则比较适合采用讨论、游戏、表演等活动,但如果班级人数太多,学生需坐成一个很大的圆圈,会增加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学生也比较容易分心[6]。还有一种是小组式的座位安排,把全班分为若干小组,每组4人左右,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相互交往与影响,有利于合作学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